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研究:AI生成的面孔比真实面孔更值得信赖

时间:2023-03-20 21:03:32 科技观察

今天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上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一种衡量“深度造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真人很容易被机器生成的面孔所迷惑,甚至认为它们比真人更值得信赖。信息图表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哈尼·法里德(HanyFarid)说:“我们发现合成面孔不仅高度逼真,而且被认为比真实面孔更值得信赖。它可以非常有效当用于邪恶目的时。”并未参与该论文的意大利瑞士大学副教授PiotrDidyk表示:“我们确实进入了深度造假的危险世界。”Didyk认为,虽然创建类似的复杂视频更具挑战性,但其工具可能很快就会普遍可用。这项研究的合成面孔是在两个神经网络之间的来回交互中形成的,这是一种称为生成对抗网络的类型的例子。其中一个网络称为生成器,它会生成一系列不断进化的合成面孔;另一个网络称为鉴别器,它在真实图像上进行训练,然后将生成的输出与实际人脸的数据进行比较。用于评分。生成器以随机像素开始练习。随着鉴别器的反馈,它逐渐产生越来越逼真的面孔。最终,鉴别器无法区分真人脸和假人脸。该网络在代表黑人、东亚、南亚和白人男性和女性面孔的真实图像阵列上进行训练,这与早期研究中更常见的白人男性面孔形成鲜明对比。在将400张真实面孔与400张合成面孔进行匹配后,研究人员要求315人从128张图像中识别真假。另一组219名参与者接受了一些培训,并获得了关于如何在尝试区分人脸时识别假货的反馈。最后,第三组223名参与者对128张图像的可信度进行了评分,评分范围为1(非常不可信)到7(非常可信)。第一组在区分真假面孔方面的表现不亚于掷硬币,平均准确率为48.2%。第二组没有表现出显着的改善,只有大约59%,即使有关于这些参与者的选择的反馈。评估可信度的小组给合成面孔的平均分数略高,为4.82,而真人的平均分数为4.48。研究人员没有预料到这些结果。“我们最初认为合成面孔不如真实面孔可信,”该研究的合著者索菲·南丁格尔说。这一发现增加了人们对该技术可及性的担忧,因为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制作具有欺骗性的静止图像。“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Photoshop或CGI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创建合成内容,”Nightingale说。南加州大学视觉智能和多媒体分析实验室的创始主任WaelAbd-Almageed表示,另一个担忧是这样的发现会给人一种印象,即deepfakes将变得完全无法检测。据了解,Almageed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担心科学家们可能会放弃开发针对deepfakes的对策。人权组织WITNESS的项目战略和创新主管萨姆格雷戈里说:“这个研究界没有就如何主动开始改进这些检测工具进行足够的对话,据报道,该组织的部分重点是区分deepfakes的方法。他说,创建检测工具很重要,因为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发现假货的能力,而且“公众总是不得不了解它们是如何被恶意使用的。”他们直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强调了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为这些生成的图像创建永久性水印,“就像嵌入指纹,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它来自生成过程”。研究人员在强调deepfakes的欺骗性使用将继续构成威胁后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我们鼓励那些开发这些技术的人考虑相关风险是否超过它们的好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不鼓励技术的发展仅仅是因为它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