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头顶上的“机器人”来了!创业者的智慧:研发智能安全帽 可实时定位、自动报警

时间:2023-03-20 18:32:44 科技观察

头顶的“机器人”来了!企业家的智慧:开发可实时定位并自动报警的智能安全帽重要作用。为预防和减少事故伤害,邓欢团队研发了“头戴式”智能头盔,让施工安全从“头”做起。早在11年前,邓欢就带领300多名农民工,在中东卡塔尔的沙漠中,在一处沙土建筑工地上进行土建施工和工地管理。后因施工管理方式与甲方存在巨大差异,导致项目停滞不前。当时,甲方批评该公司“管理方式不当,安全制度不完善”。这样的批评对他毕业后的自尊心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离开卡塔尔后,邓欢的职业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曾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了6年。探索建筑领域。三年前,邓欢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被项目方A嘲讽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立志要用科技实现施工“零事故”,弥补项目管理薄弱环节。创业之路曲折坎坷。邓欢三年搬了五次家。在一次会谈中,邓欢会见了国家首批建筑安全专家、多部建筑安全书籍和规范标准的起草人李刚强先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如何实现零事故。安全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有时甚至不戴安全帽。而邓欢团队的安全帽则配备了各种传感器,结合后台AI等技术,从多方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人可通过无线感应进入工地,签到并实现头盔实名制,让每个工人都拥有一顶“专属”头盔。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在电脑端设置施工区域,自动统计工人的有效工作时间。智能统计方式准确、方便,大大减少了错漏的发生。安全帽不像我们日常戴的帽子那样不舒服,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邓欢的团队还增加了脱帽警示功能。如果工人脱下安全帽,管理后台会立即报警。为了让设计更符合实际需要,邓欢和工人们在工地待了半个月,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比如夏天,工人用安全帽接水洗脸,这就要求智能安全帽要防水;工人宿舍如果充电插座不够用,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专用充电柜。在创业项目的路演中,一顶安全帽引发了投资人的头脑风暴。面对种种质疑,邓欢进一步阐释了创业的概念。智能头盔作为工人的“头顶机器人”,将把人员管理从粗放变为精细,将监督从现场变为远程,将危险报警从被动变为主动,为工人的生命安全打造更坚固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