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走到今天的iOS和Android系统,还需要拼个你死我活吗?

时间:2023-03-20 18:20:03 科技观察

今年上半年,苹果和谷歌都发布了最新的iOS和Android系统。两人都谈到了手机成瘾的问题,还对系统内置的相册、新闻等应用进行了改造。至于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AI和AR这两个热门领域。如果你看过这两场发布会,体验过iOS12和AndroidP系统,难免会有一个疑问:现在的iOS和安卓是不是太像了?最明显的是在数字成瘾问题上,苹果和谷歌都在系统中提供了软件,用于统计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长。可以详细查看每天唤醒手机的频率和次数,每个应用的推送通知数量等。同时还可以设置某类应用的使用期限,比如禁止晚上睡前打开微信、微博,减少依赖手机的时间。不知道苹果和谷歌私底下有没有传过这个功能,也不管“手机成瘾”问题是否真的像硅谷从业者说的那么严重,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家公司这次站在统一战线,选择了同样的解决方案,大概是出于某种默契吧。另一个共同的趋势体现在两者的界面视觉呈现和交互系统上。如果以iOS7和Google提出的MaterialDesign为分界点,iOS和Android在扁平化风格的道路上已经走了4-5年。这几年各种磨砂玻璃效果、白底大色块、圆角卡片的界面越来越多,而且完全没有回头或转身的迹象。虽然在铲除拟物化之初,这种大方向的改变一直受到质疑,但在审美观念的转变下,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种简单、轻盈、更易懂、更突出的内容和内容。信息本身的视觉设计,扁平化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系统的主流设计。至于手势交互,在全面屏时代,手机厂商都在努力淘汰实体按键,尽可能向整机一体化方向发展。因此,采用多层振动反馈来模拟物理按压触感,以及结构光器件替代旧指纹模块等新元素,这些硬件层面的变化让iOS和Android的引入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势手势交互。在去年的iPhoneX上,苹果首次尝试砍掉了正面的物理Home键,将原来的点击操作换成了向上滑动、从底部滑动等手势。今年,这套手势进一步融入了iPad,也许9月份新iPad上的Home键也会被取消。至于Android阵营的情况,情况也差不多。早在AndroidP之前,各种手势操作就已经“名正言顺”地加入到大部分国产旗舰手机中。再往上走更大的层面,比如整合移动和桌面应用生态,尝试将AR技术融入更多的移动设备等等,在这些事情上iOS和Android的目标是一致的。今天,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似之处可能远远多于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种在不同平台下也能感受到的高度“一致性”,引出了前几年的一个观点:苹果和谷歌在做非常相似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选择了同一个发展方向。当然,功能点的相似性很难说谁抄谁。经过10多年的发展,iOS和Android之间的交叉互补参照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很想看到这种整合。但另一方面,作为大公司,苹果和谷歌不再过多描述自己的宏伟愿景,也不再刻意寻求一种能够显着领先于对手的形式。目前无论是对iOS还是Android的态度,其实都是在寻求某种使用体验上的“安慰”——不能说无聊,但感觉稳定是第一位的,有些风险较高。High的新功能更加谨慎。选择“维持现状”可能与市场环境有关。根据Gartner的统计结果和Statista的2017年图表,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5.9%,而iOS为14%。两者覆盖了全球99.9%的智能手机市场。至于黑莓或WindowsPhone等其他系统加起来只有0.1%,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目前的用户规模足以支撑其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此外,智能手机市场难以挖掘新用户,苹果或谷歌也难以指望持续增长。实现大规模增长——至少以智能手机的形式——是行不通的。现阶段的手机系统,无论是功能还是生态,都已经足够完善。用户对系统的抱怨越来越少。能够获得更长时间的支持。因此,iOS和Android之间的任何重大变化或激进进步都会打破这种最佳状态。▲图片来自:Lifewire两年前,分析师BenedictEvans也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表示,用户规模稳定后,美国银行经理不会关心中国有多少安卓用户,印度产品经理也不会关心美国有多少安卓用户。iPhone用户。与其在未来争夺一小部分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现有用户能为谷歌带来什么?Apple如何确保其iPhone用户不会转向其他品牌?▲图片来自:Wired今天,谷歌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当Android的用户体验已经基本与iOS持平时,谷歌选择从移动优先转向AI优先,而Android庞大的用户数据也可以强化谷歌在机器学习方面的优势。现在AI已经逐渐渗透到包括照片、相册、地图、语音助手在内的众多Android原生应用中,只要谷歌能够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其AI应用就会不断进化和完善自己。Apple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一方面,AppleWatch、AirPods、HomePod等设备只能在苹果自有生态系统中获得最佳体验,防止对手抢夺其最有价值的核心用户群。.这让苹果能够确保其所有核心iPhone用户尽可能留在iOS生态系统中,同时也吸引了部分Android用户。另一方面,Apple预计每个iOS用户都会使用更多的Apple设备和服务——无论是电脑平板电脑还是手表耳机,甚至是音乐或电视节目等内容形式,只要现有用户愿意支付更多费用为了钱,他们正在为Apple创造可持续的收入。▲图片来自:CNET今年的iOS12也非常明确这一点。苹果选择放慢iOS的大升级,优先维护老用户,就是为了保证这个整体的“舒适度”。虽然苹果依然会瞄准安卓的高端用户群,但是这种挖墙脚的欲望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用更高的iOS系统更新率来嘲笑碎片化的Android,但也因此很难让Android用户对iPhone产生好感。所以,只要苹果和谷歌不犯什么大错,在技术上继续领先,再不进一步,其他人可乘之机就没有了,双头垄断还会继续下去。这是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需要面对但又难以改变的现状。或许,平台之争不再局限于手机层面,那是另一个领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