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30日报道,受国务院委托,6月2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就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探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并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报告。“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苗圩表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宽带通信网络。截至2015年3月,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接近93万公里,光纤入户(FTTH/O)端口达到1.86亿个,全国93.5%的行政村开通宽带,移动通信基站达到353.9万个。固定电话、固定宽带、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分别达到2.5亿、2亿、12.9亿和6.5亿。在此基础上,我国制造业等经济领域全面推进信息化,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入,装备、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信息化进入新阶段综合应用。一批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国际顶级阵营。在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10名和前30名中,中国公司分别占据4家和8家。苗圩表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国正在组织实施“宽带中国”专项行动和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加快向无线、移动、宽带、泛在的下一代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演进。苗圩表示,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超前布局,推动网络长期演进和技术升级,为两业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支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建成服务便捷、高速通畅、技术先进的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在不断加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发和标准化,开展商用试验。报告还提到,借助“两化融合”,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成为推动行政管理创新、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信息网络已成为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体的重要新兴平台;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对引领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医疗、社会保障、人口就业、食品药品监管等重要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蓬勃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苗圩认为,虽然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政策支持和投资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两化深度融合的需求,宽带网络速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薄弱,缺乏标准和知识产权,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集成服务能力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数据共享安全风险突出,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应用、保护、开放等缺乏统一规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最活跃、交叉最密集、渗透最强。”苗圩认为,“推动两产业深度融合,未来重点是抓紧落实《中国制造2025》,抓紧制定‘1+X’”。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强国等重大工程,力争在几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