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首先说实话,我也没看出来。把网上的小编都屏蔽了不科学~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推荐的,但是买不起宝马就买不起可乐。?言归正传,朋友圈走向何方,还要看微信团队自己。如果是小广告,可以接受。如果代购泛滥,我……不需要吗?老实说,我没看到......我看到的是中国手机品牌vivo的广告:微信朋友圈广告官方预告4天后,第一批动态消息广告开始出现周日晚上在一些微信用户的朋友圈里。三个广告商参与了首次发布:汽车制造商宝马、手机制造商Vivo和软饮料制造商可口可乐。宝马、vivo、可口可乐都以图片+HTML5的形式投放品牌广告。与可口可乐的大众消费、vivo千元千元的国产智能手机相比,单价从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宝马并没有那么高。而且,多次传出微信的信息流广告会根据“性别、年龄、兴趣爱好、地理位置和兴趣标签”进行精准投放。看到BMW广告的就是BMW的潜在客户,看不到的就买不起?攀比和嘲讽充斥着朋友圈。PingWest品玩网不愿透露姓名的小编Spectrum当然和我一样接到vivo的广告,任性地说“我没兴趣”,深情告白BMW:“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一个实在叫不出名字的朋友在装哭:“尼玛,宝马的广告怎么不推给我?是不是把我划成超级穷群了?我连手机都没收到手机加可乐……太过分了,太看不起人了,下次给我发9.9元包邮的定向广告,我泪流满面……”某先生收到后冷冷的说道可口可乐广告:“其实我只喝百事可乐……”当然是人生赢家来到了日本(孙),一位新媒体女神发表演说:“看到了宝马的广告,谢谢微信对我如此尊重,从此走上人生巅峰”。鉴于反感情绪高涨,一些好心人更换了头像,更名为宝马中国,并转发了广告,为朋友圈送去温暖。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晋升”二字。买不起宝马,半夜挣扎着下床,默默拿起小本子记下谁看过宝马广告,方便以后借钱:但我发现这些人他妈的也买不起!!暂且不说月光的收入,有多少人有车本,而且就算有车本,在北京也拿不到很多钱?!他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点:都是iPhone用户。难道传说中的微信定向广告意味着宝马广告只针对iPhone用户?邻居远房表哥的三叔的二儿子身价十亿,还是三星W系列双屏翻盖用户!根据微信广告系统的官方文档,广告首先从优质种子用户中挑选出来,然后根据用户与广告的互动情况通过社交链进行传播。比如我的朋友圈有一个广告,如果我选择屏蔽,或者根本不去碰,那么这个广告出现在我其他朋友圈的概率只有20%。如果我和这个广告互动(比如点击详细信息,阅读图片或跳转链接,甚至点赞评论),那么他出现在我朋友圈的概率就增加到95%。在这种全民狂欢的时候,很多用户都会点赞或者评论宝马的广告来调侃。算法效果的失真在所难免,错误的投放选择也可以通过社交链进行放大。据称,这一轮宝马广告覆盖了1000万人。于是我去查了下宝马2014年在中国的销量数据:2014年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各款车型共售出455979辆。潜在用户太多了。据说BMW也在央视等大众媒体上做广告,那么关注央视的都是BMW的潜在用户吗?今天早上,一位广告界的精英小姐姐解答了我的疑惑:“这些是品牌广告,不是具体的产品广告,想要的效果是树立品牌形象,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不是直接产生消费并不是说所有的广告主都是宝马的潜在消费者,而是宝马希望这些人对自己的品牌有认同感,看看试水微信广告的3家企业——宝马、可口可乐、vivo也是电视广告中的常客,他们代表了大众广告市场的三大共同力量:汽车、快消品、手机,洗衣液、家电等厂商依旧缺席,下面这些厂商,联合利华,宝洁,或者加多宝,可能我也急着跟微信合作。”东义区一位老师分析说:“转型社会,多少人对自己的阶层地位感到不安。微信“按类推送”的广告策略,真是够狠又能准确抓住人心的弱点。”而微信官方给出的答复是“微信朋友圈广告还在内测阶段,所以所谓的投放规则、收费标准等都是猜测。”朋友大锤:“安心工作,争取早日看到宝马的广告。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