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据中心正在破坏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优势。可组合分解基础设施(CDI)也越来越受欢迎,但由于进出网络的关键路径存在瓶颈,无法发挥其全部潜力。许多企业都致力于扩大数据中心的规模。企业可以使用成本更低、更灵活的服务器来代替大型、不灵活且昂贵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协同工作以实现类似的目标。这些服务器(由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组成的一体机)的简单性支持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灵活扩展,并且已成为超融合服务器成功采用和扩散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于现代数据中心的需求,用户很难获得采用超融合架构带来的简单、敏捷的好处。原因很简单,现代数据中心将承载各种工作负载。这些工作负载中的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资源。鉴于服务器变体的数量,针对计算、内存、加速、存储等进行了优化,管理这些服务器的复杂性可能会非常高。现在,对于像亚马逊这样的大公司来说,这可能会很烦人。业界对此反应迅速。如果不使用具有异构资源的超融合服务器,而是使用具有物理资源但联网在一起的同构资源(即只有CPU,只有GPU,只有FPGA,只有SSD,只有HDD服务器)构建具有异构资源的分解服务器,那么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您如何使用软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以便在几分钟内将正确的资源交付给应用程序?行业供应商将此称为横向扩展架构的演变:可组合分解基础架构(CDI)。归根结底,运营数据中心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充分利用每一种资源,灵活地按需分配资源给应用,这似乎是触手可及的!ComposableDisaggregatedInfrastructure:引爆点当然,ComposableDisaggregatedInfrastructure(CDI)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专注于数据中心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运营领导者很快就认识到这种范式转变可以带来的巨大好处——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提高响应现代工作负载不可预测需求的敏捷性,以及全面简化基础设施管理。在当今性能和成本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中,这些优势非常重要,不容忽视。事实上,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于2019年12月举行的“IT基础设施、运营和云计算战略(IOCS)会议”的调查结果,43%的与会者将可组合性视为迈向可编程基础设施的一步。21%的与会者将其视为提高硬件利用率的解决方案。然而,18%的人认为这只是炒作。市场研究还表明,可组合分解基础设施(CDI)更常见的用例包括现代应用程序,例如AI/ML、分析和裸机工作负载整合。这些应用程序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需要高性能和低延迟来缩短获得结果的时间并最终提供实时结果。其次,越来越大的工作负载需要越来越多的服务器来完成这项工作。这些应用程序采用可组合分解基础架构(CDI),这需要高性能和大规模。那么,今天可以使用现有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吗?要发挥可组合分解基础架构(CDI)的全部潜力,必须首先解决几个基本瓶颈:首先,每种服务器类型(无论是CPU服务器、GPU服务器还是存储服务器)都以最高效率运行,而不受其他设备的限制在他们进出网络的路径中。简而言之,这些资源必须成为网络的“超级”公民。其次,还必须解决互连这些分散服务器的网络结构中的瓶颈和低效问题,使这些虚拟组成的远程(通过网络)资源成为应用程序的本地资源。第三,整个基础设施必须安全可靠。不幸的是,当今大多数分散式服务器的关键路径上都有CPU和NIC(网络接口控制器),它们都不是特别擅长在服务器之间高效、可靠和安全地计算和移动数据。换句话说,CPU和NIC削弱了滞留在它们后面的资源的性能和成本效率。意识到CPU需要帮助,业界开始将计算从CPU“卸载”到NIC。尽管为改善现状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迄今为止,业界尚未开发出统一的解决方案来高效、可靠和安全地处理大规模数据移动。FungibleDataCenters=Hyperdisaggregation+ComposabilityFungible通过开发一种称为FungibleDataProcessingUnit(FungibleDPUTM)的新型微处理器,从根本上全面解决了这些挑战,其唯一目的是确保数据得到有效、可靠和安全的处理,并从一个服务器到另一个。通过使用紧密集成的软件和硬件的共同优化架构从头开始构建,FungibleDPU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并提供独特的结果。FungibleDPU支持服务器的超分解,术语“超”用于描述在网络上大规模提供“本机”性能特征的能力,同时为其基础设施提供强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后使用Fungible软件套件重构这些超分解服务器,为应用程序提供适当规模的基础设施。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数据中心,无论是小型、中型还是大型,公共还是私有,都将使用某种形式的可组合、分解的架构来构建。它们将是由FungibleDPU和Fungible软件提供支持的Fungible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