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全面了解 B 端产品设计:基础扫盲篇》中,我们已经知道B端设计的难点不在于精致的外观和复杂的设计,而是要满足产品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业务运营效率。所以B端设计师最大的挑战其实就是理解需求。只有对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定位到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为正确的设计提供条件。如果对需求的理解模糊或者错误,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出错误的设计,还会出现大量的backdraft,浪费团队的时间。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和大家谈谈我们是如何理解B端的需求的。理解业务需求在B端项目中,设计师的需求来源主要是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或原型。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是老板或客户的口头描述。但无论是何种形式,对B端产品的需求都是源于业务的需求。例如,在某电商平台上,原本只销售服装产品,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引入了新的鞋靴品类,因此需要对原有的产品创建流程进行调整,比如增加需求如下:创建过程中增加类别选择,方便数据库分类筛选操作;选择鞋子和靴子的类别后,用于服装的不同产品属性,尺寸由字母变为数字;创建鞋靴客服专员角色,并分配相应的权限和接口;...所以,B端产品的需求是因为业务需求而制定的,而不是产品经理凭空想象出来的,认为这个功能很强大,用户肯定会喜欢,所以直接去实现.那么一个对业务一窍不通的设计师应该如何去分析公司与产品需求相关的业务呢?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确定业务目标。对于公司的日常运营,各业务条线都需要消耗人工成本,形成支出。所以在制定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期望应该是它能给企业带来收益,虽然有时候这种收益并不是直接的利润。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抛开所有与业务相关的细节,去发现它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期望。例如,上述增加新产品线的目标是扩大销售类别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增加收入。当然,一些比较大的目标是很好理解的,看起来也很清楚,但是对于业务理解来说,是远远不够得出这个结论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远大的目标一定是由若干个小目标组成的,这些小目标是实现这一结果的条件。因此,我们还需要找出其他目标来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涉及许多业务问题。所以,你要明白,很多时候你无法靠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我们应该做的是向了解或熟悉这项业务的同事请教。向你解释。然后,我们要将得出的结论与笔记或者思维导图软件联系起来,分析这个业务目标的完成度,如下图:这是我简化的业务目标拆分,在实际项目中往往会比较复杂。比较复杂,我们可以进一步拆分为一些很重要的次要目标,这个就看大家对业务的判断了。完成这些内容后,您就可以对当前产品相关的业务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使是你从未接触过的行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宏观的认识。绘制业务流程图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愿景从概念落实到现实,也就是企业在实现这些目标时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能有些同学接触过产品流程图。业务流程图与它比较相似,就是为达到目标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但与产品流程不同的是,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更“线性”,对绩效没有要求。太多的布尔值和循环。比如我们分析正确的选品,那么在确定选片的整个链条中,它的执行步骤是这样的:同理,我们也可以这样画出其他目标的流程图。之所以不把整个业务流程画在一张图里,是因为步骤太多会导致流程图的可视性差,不同目标的执行不一定有很强的相关性或顺序。所以拆分比较合理。掌握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因为以后我们在了解产品的具体需求,制定交互流程的时候,一定要和业务流程联系起来。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时间不够,绘制和维护这些图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那么我建议使用MarkDown之类的笔记工具直接记录,提高效率,不要被“图形”二字所束缚”。总结所有业务角色和职能的实践。除了一些自动化的设备和程序,主体是人。但是人会被分配到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所以我们可以为所有参与业务的成员定义“角色”的分类。例如,在前面的流程案例中,从产品选择到筛选目标产品的执行都是由产品操作员来完成的。在review阶段,会涉及到marketing、director、boss等其他角色,采购单的提交也会涉及到finance,最终入库验收由库管完成。我们不仅要找出角色对应业务流程的事件,还要确定他们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在我以往的制作习惯中,我会把字符做成一个标记符号,然后添加到流程图中并进行相应标记,如下图所示: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组织材料的复杂性,让这对我们来说很容易理解,即使在团队内部讨论时也很容易分享。找出优势和劣势最后,是时候总结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了。在这里,我们要找出的优劣势,并不是像职业经理人那样对优化业务流程的反思。这不仅超出了我们的职责范围,也超出了设计师的范围和经验。虽然说我们要找出的是优点和缺点,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当前流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那么该工艺有哪些缺点呢?除了自己的想象,还要积极观察和交流。每个事件的相关角色对当前遇到的问题都有最清晰的感受。我们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以最终改进所有的结论。比如在分析产品运营的用户评论时,目前的后台评论列表缺少筛选功能,无法导出到Excel。需要通过翻页的方式手动记录结果,非常耗时。那么这个缺点就会成为产品要求之一。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业务中有明显问题的步骤标出来,这也是通过在流程图上标出来的。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获取的产品需求包括对业务问题的分析,我们还需要直接将其与业务流程关联起来,具体处理位置在哪里,涉及到哪些角色。完成这一步之后,我们对业务的认识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来判断当前产品的需求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以及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交互和设计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我们正在为总体目标解决问题吗?什么样的帮助。小结这些内容虽然看似麻烦,但只要你尝试去做一次,一定会受益匪浅。尤其是对目前产品问题解决和公司业务内容完全不了解,只知道跟着产品原型图走的设计师,相信你尝试实施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对目前的工作感到迷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