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谁说AI没用?疫情之下,AI已经代替人类做了很多事情……

时间:2023-03-20 01:45:06 科技观察

已经经历了十多天的极其漫长的时间,而疫情也没有任何消散的迹象,形势越来越越来越严重。百度实时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2月4日9时,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20471例,重症2788例,死亡425例,治愈出院635例,疑似病例.23214例。2月2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判断,预计未来10天至两周内将出现疫情高峰。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能放松警惕。国难当头,全国动员一切力量,共克时艰。在这个特殊时期,之前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开始质疑:人工智能不是被吹捧为万能的吗?但当疫情爆发后,才发现AI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诚然,AI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和实用化暴露了一些弱点,但只要细细留意就会发现,在这个真枪实弹的战场上,AI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分子诊断方面、药物研发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疫情以来AI做了什么。AI诊断阿里巴巴达摩院自主研发AI算法,半小时完成疑似病例基因分析达摩院算法专家顾飞博士在疾控中心设置基因检测分析参数2月1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制与预防、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AI团队与杰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线。该平台将在浙江大规模应用。其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AI诊断技术,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了AI算法,可将疑似病例的基因分析从数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大大缩短诊断时间,并能准确检测病毒的变异。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快速准确诊断对疫情控制尤为重要。此次开发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采用不同于核酸检测方法的全基因组检测技术,对疑似病例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对,可有效防止因病毒引起的漏检。突变,减少了原来需要几个小时的整个基因分析过程缩短为半个小时,大大提高了疑似病例诊断的速度和准确率。浙江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负责人孙毅博士表示,基于这个平台,未来检测范围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整个确诊病例,还将为后续的疫苗和药物研发打下基础。1月27日,百度App还开通了“在线问医”服务的免费通道。在今日百度总裁李彦宏发布的启动信中,他透露,截至2月2日中午12点,“问医”累计访问量达8225万,累计问诊人次超过超过180万。医院负荷有所贡献。此外,1月31日,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服务商推想科技研发的肺炎诊断AI专用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投入使用,是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发热门诊定点机构。医院临床应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依赖于病毒核酸的检测。该方法虽然特异性强,但灵敏度较差。根据目前的经验,肺部影像学表现早于临床症状。因此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前筛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这套AI辅助诊断系统后,放射科医生可以快速响应并给出诊断报告,筛查“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减少患者排队时间和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疫情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尤其是对话机器人,之前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随处可见。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智能机器人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十名工程师奋战5天,阿里巴巴达摩院连夜研发出智能防疫机器人。经过五天的努力,阿里巴巴达摩院推出了“智能防疫机器人”。解答有关疫情、就医、防护措施等问题。对于正常用户和轻症用户,人工智能可以起到一定的答疑作用,避免医疗资源短缺和交叉感染的风险。1月27日,浙江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浙礼办”APP上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项平台——浙江省新型肺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而该平台提供的服务正是“智慧办事”平台。阿里巴巴达摩院最新研发的“流行病机器人”。据达摩院统计,哲理班在线智能咨询服务上线首日,解决了92%以上的用户咨询。智能防疫机器人还支援了浙江、黑龙江、济南、山东等地。在济南,机器人还提供呼叫服务,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应对疫情。结果,一部分前线人力被释放了。此外,AI初创企业Spiech推出智能疫情机器人,为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免费提供人工智能来电排查和追踪服务。日通话量超过10000,支持按需设置拨出时间。其主要功能包括居民回访和信息通报,可用于开展外来人口筛查、健康监测和防护建议,记录和定期跟踪重点人群的疫情信息。同时,可以向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和培训信息。疫情期间,有需要的单位可拨打“18612056606”申请免费使用。百度还开通了智能外呼平台,用语音机器人代替人工,帮助政府机构和基层社区快速完成疫情排查和通报。Udesk推出自研AI“语音机器人”助力疫情排查,5分钟可拨打200通电话;达门科技捐赠多款5G云智能机器人助力疫情防控,如5G云医疗辅助机器人、5G云消毒清洁机器人、5G云送药服务机器人、5G测温巡检机器人等可远程护理,测温、消毒、清洁、送药。科大讯飞将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省市和地区提供智能语音外呼、智能录入终端等服务,为基层医疗提供最基础的预防。与需要适应特定场景需求、开放算力和算法的应用相比,底层算力才是能够在疫情中发挥普适作用的力量。各家AI科技公司也纷纷宣布,将为疫情防控开放算力。1月29日,阿里云宣布开放所有AI算力,并将联合合作机构向全球科学界免费开放相关药物研发资源,共同加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基于阿里云提供的强大AI算力,可以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1月30日,腾讯官方宣布将免费提供超级计算能力、计算集群支持和基础云计算能力。这两个团队在腾讯提供的算力支持下,承担着新冠肺炎的药物筛选和病毒变异预测工作。同时,腾讯成立应急工作组,助力加快疫苗研发和新药筛选。继阿里和腾讯之后,1月30日,百度宣布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算法和全球现存最快的RNA结构预测网站将免费提供给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和科研中心使用世界各地。新冠病毒RNA二级结构预测缩短至27秒;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在北京清河火车站投入使用,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的感染风险……2月1日,滴滴云也已加入免费开放算力行列,为国内科研机构、医疗救灾平台等免费提供GPU云计算资源和抗疫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GPU云服务器、负载均衡等.SLB、弹性公网EIP等及相关技术支持服务。数据调用处理值得一提的是,百度设立了总规模3亿元的疫情和公共卫生保障专项基金,并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比如持续更新的百度地图。据悉,疫情期间,百度地图智慧眼动大数据通过数据定向分析,确定了500万人的流出方向。通过百度迁移,用户可以分析出全国乃至各省市每天的流入流出情况。在直观的可视化视图下,各地可以对疫情防控进行更精准、更严密的管控。AI模型预测除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疫情的早期预测也是当前的重点。对此,企业已经在行动。加拿大数据评估公共卫生风险公司BlueDot,结合AI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进行“自动传染病监测”。据BlueDot称,该公司于2019年12月下旬通知了客户新型冠状病毒。BlueDo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amranKhan表示,该公司的预警系统模型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通过分析来跟踪100多种传染病的爆发。每天约有100,000篇文章,使用65种语言。当系统发现潜在热点时,它会提醒研究数据的流行病学家,如果怀疑存在威胁,公司会向所有客户发送警报,以响应有时不够及时的官方数据来指导公共卫生官员危机期间的机构。如何分配资源等等以上只是AI在疫情爆发以来所做的一些不完整的总结。虽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已经可以看出AI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特殊时期,医护人员和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是一把利器,代替人类奋战在一线。相信通过这场实战,AI将在医疗健康领域释放出更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