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隐私计算方兴未艾,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时间:2023-03-19 23:54:43 科技观察

近日,毕马威推出《2021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报告称,随着科技进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尤其是在经历了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数字化发展趋势明显加速。数据的重要性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此同时,公众对隐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的隐私计算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所谓私有计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共同计算的技术和系统。参与者协作对他们的数据进行联合机器学习和联合分析,而不会泄露各自的数据。隐私计算的参与者可以是同一机构的不同部门,也可以是不同机构。报告显示,隐私计算是由大数据融合应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需求驱动,也是当前国内外政策法规的必然要求。国内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三年后,技术服务收入有望达到10-200亿元,甚至撬动千亿级数据平台营业收入空间。然而,隐私计算要想达到百亿级的市场规模,突破商业化的规模瓶颈,需要克服四个难点。报告认为,一是技术和解决方案尚未完全成熟;二是技术安全性有待提高,缺乏可靠的技术标准鉴定;三是市场需求尚未充分展现,缺乏明确的带动政策和对标示范工程;四是产业促进多方协同合作模式难以构建。“未来隐私计算市场可能与几大主流技术框架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其中开源框架竞争力突出。”报告称,由于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体系,具备区块链能力也将有助于隐私计算技术服务商脱颖而出。记者注意到,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相结合,可以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协同计算和数据隐私保护,而无需收集和共享原始数据。在欧凯云链“星计划”框架下的首届区块链沙龙活动现场,欧凯云链集团副总裁张超表示,狭义上隐私计算技术重在计算,而区块链重在在存储方面,这两种技术可以相互补充。从整套方案来看,目前已有融入区块链数据存储格式的隐私计算方案,也有以某些隐私计算场景为应用的区块链实验。项目,两者相互融合。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无论是BAT这样的大公司,还是初创科技公司,都在陆续进入隐私计算领域。蚂蚁金服、腾讯云、百度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而阿里巴巴、微众银行、京东等公司也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此外,华控清教、复数科技、矩阵元、数豆科技、诺微科技、光树科技、零知识科技等一批专注于隐私计算产品化的初创企业也在不断涌现。许多区块链公司、数据安全公司、金融风控公司、电信公司等也纷纷拥抱隐私计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