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马晓宇:曾经的BaaS风雨兼程,开源重燃了移动IM大连接的梦想

时间:2023-03-19 21:32:52 科技观察

2014年,微信凭借QQ的独特优势牢牢掌控国内市场,陌陌通过资本实力重新洗牌,赴纳斯达克上市在美国,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了WhatsApp,买了一个未来。当人们认为移动IM风云已定之时,许多利用移动IM进行社交的APP也获得了风险投资,加入了这场变幻莫测的大战。2015年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将进入活动时代。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的提高,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随着4G的快速发展,移动IM又掀起了一场入口大战。知名风投机构红杉资本高级合伙人、WhatsApp股东AarefHilaly曾表示,移动聊天正在重新定义社交网络,Facebook等充斥着陌生人的社交模式变得一文不值。移动IM将迎来巨大的创新机遇,无论是社交、电子商务、教育,甚至是嵌入式领域,都可以开创大链接时代。“我们的方向是即时通讯云,主要面向多终端,除了现有的iOS、Android和Web端,我们其实还在做嵌入式Linux,会支持更多的嵌入式设备,加上IOT(物联网)对象)来实现设备。互连。”在谈及移动IM的发展和欢欣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欢欣CTO马晓宇表达了他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感悟的远大梦想。同时,作为一个开源的理想主义者,他和整个团队致力于让环信逐步开源,并在整个工作环境中应用开源,让企业跟随开源世界的脚步,坚定地前进在技??术路线上,让一切变得更简单。好转。欢欣CTO马晓宇,从事程序开发已有17、18年。从最早的IC设计,到电信短信网关程序和网关软件的开发,先后加入Symbian和Nokia公司,从事中间件和内核软件开发。凭借着深厚的领域积累,马晓宇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成长一路走来。在欢心项目初期,马晓宇等项目成员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和市场需求,想基于BaaS平台提供IM、推送等服务,在Key-Value存储中,用户体系、权限管理等方面搭建了一个完整的BaaS平台,但这个项目半年后就终止了。面对这样的打击,马小宇和整个团队并没有停止整个项目的开发。从非理性的狂热,到泡沫的破灭,这让他们更加意识到整个市场、整个生态中用户的需求和开放性。重要性。2013年底,马晓宇和他们的团队再次启程。他们回收了之前所有的项目,重新定位,专注于一件事,那就是即时通讯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依然风起云涌的今天,移动IM在整个市场的冲击下愈演愈烈。不过,马晓宇认为,移动IM领域仍有巨大潜力,差异化市场仍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需求。因此,他们开始着眼于平台化和门户化,在满足用户即时通讯需求的同时,继续垂直扩张。可以说,2013年是马晓宇和整个团队最艰难的一年。微信、易信、飞信、来往、陌陌等看似已经占据了整个移动IM市场,但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的形态远未定型,用户也在不断适应和迭代。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肯定。马晓宇和整个团队也看到了这个市场。整个团队以开源和移动技术为背景,一步步将欢心项目带到了移动互联网。成功的背后,有许多艰难的抉择和抉择。方向的选择。接下来,让我们和记者一起了解一下马晓宇和他的团队在移动IM领域的不稳定背后的选择和价值观。记者:您和整个团队一起开发像欢信这样的移动IM产品有哪些考虑?马晓宇:欢欣项目是2013年初开始的,当时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和需求。一开始我们想搭建一个BaaS平台(BackendasaService:后端即服务),提供了一部分IM功能,还搭建了一个我开发了一个推送功能,添加了Key-Value存储,用户系统,权限管理等功能,最终想搭建一个比较完善的BaaS平台。持续了半年左右,发现这个项目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是BaaS对中小开发者来说非常好。无需自带后台,运行简单。但是如果你的业务发展起来,很难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其实我们在2013年底就讨论过这个事情,BaaS平台基本上解决不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后来我们把这个项目回收了,专注做一个东西——即时通信。从2013年底开始,我们重新定位,开始专注于即时通信业务。该产品实际上是在2014年年中推出的,6月份正式上市。欢欣后台架构图记者:2012年,人们开始提到BaaS平台。2013年,越来越多的人谈到在移动互联网上集成BaaS服务。你觉得什么更适合做BaaS服务?马晓宇:对中小型开发团队尤其有效。做手机APP开发,首先要有你的用户体系和Key-Value数据存储。然后学习了社交推送,甚至是朋友圈模块,发现自己搭建一套这样的APP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解决用户的需求并不容易。即使Key-Value可以存储不同的数据,也很难从用户权限的角度来管理需求。因为有些应用,比如只能当领导的秘书,是可以有特定权限的。因此,我认为进一步扩展真正的企业级移动应用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已经在这个BaaS平台上工作了一年。记者:后面还有续集吗?马晓宇:没有,但是我们BaaS平台团队有科研出身。我们选择了Apache最著名的开源项目Usergrid。同时,我们的主要创始人也是UsergridCommitter。通过技术的演进,我们开发了基于Usergrid的环信。用户系统。记者:据了解,你们团队中的很多高管都有一些重要的开源项目背景。他们在Jboss、Hibernate等知名开源项目上也有丰富的经验,欢信等平台的用户大多是开发者。从某种角度来说,你和整个团队也是你自己产品的用户,你最了解你的用户。那么您认为能够被开发者接受的最重要的产品是什么?马晓宇:对,首先我们用环信,我们也用其他的开发者工具,从统计到一些分析、监控、推送。我们认为服务更重要。包括我们以前是做开源社区的,有的时候也在一些兄弟公司的QQ群里看。基本上每天晚上两三点能找到主要技术人员给你回复的开发者只有欢欣。我们仍然从服务提供商那里得到它。很好的评价,这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赢得开发者的认可。记者:从开源的角度来看,欢信开源了即时通讯云的SDK代码,这对开发者部署自己的应用非常有利。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欢欣对开源的态度。请告诉我您如何看待开源?下一个开源计划是什么?马晓宇:首先,我们逐渐开源,包括我们的后台。因为我们最终不依赖于代码本身。毕竟即时通讯现在几乎是一个自由市场,所以我们还是要靠服务来赢得市场。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其实做开源已经很久了。趁着这个机会做焕新也想做一些尝试,我们一直在推动。我们希望焕新能够取得三个成功。首先是商业上的成功。首先是产品有价值。我们做的是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的面向toD的SAAS服务。最后,我们可以有收入,合理的利润,商业上的成功。二是技术上的成功。我们自己的技术栈,不仅用的是自己开发的技术,还有很多优秀的开源软件,从中间件到数据库,大部分都来自国外。我们在解决移动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消费度,或者跨平台部署。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一个目标,技术成功的目标就是说,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然后做一个解决方案作为我们商业产品的一部分,同时我们把它开源来吸引用户使用它,这也是整个团队从长远来看需要做的事情。第三是团队成功。我们团队有一部分人从事过开源项目,他们更向往开源公司的文化和情怀。这个团队的成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一个同事,家在海南,他可以在海南工作,在北京拿工资,然后每隔几个月就来一起开会。我们也开始逐步尝试。过完年有个同事在泰国工作了一个星期,回来跟我们分享。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工作效率在自己比较向往或者熟悉的地方完全不一样,思路特别清晰。所以我们希望在商业公司实现一些开源的企业文化。记者: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即时通信产品。我个人认为都比较成熟,但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户往往不会去关注哪个技术更好,更多的还是要看产品的体验。和服务态度。对此,您认为焕新更能体现在哪些方面?马晓宇:现在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服务进一步深化。我觉得接入欢信平台,提供IM只是第一步。我们现在有专门的CSM(专门用于集群系统管理的集群系统管理中间件),帮助我们的客户成功。通过第一步发送消息给头像、位置、评分、互动、推送等方式来提高它的活跃度,让用户真正玩起来。所以我们开始成立这样一个专门的团队,帮助这些比较大的APP真正分析用户指标,如何通过我们的数据帮助他们进行更多的交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户成功。其实大家也在做第二步,就是做数据挖掘。挖掘用户行为其实对APP是非常有利的。比如我们有一个用户是猎聘。我们可以在上面分析用户和鹿魂头的一些行为关键词,根据这些数据来指导他的业务。第三步,我们现在逐渐觉得,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后,即时通讯需要保持长连接,所以有一定的成本。我认为成本优势也是一个优势。企业达到百万级用户后,每个月的运维成本可能上万。但是如果焕新能优化到提供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价格,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总结起来,第一是我们的客户成功,第二是数据挖掘,第三是成本优势。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客户成功和数据挖掘两个方面,我们还在优化成本优势的过程中。下一步主要是在技术方面,我们需要优化成本。记者:欢欣是基于PaaS平台的,类似这样的产品很多,但要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还是要加强自身生态系统的建设,不断收集用户需求和痛点并加以解决及时,完善和扩展自己的产品,你在这方面是如何建设的?马晓宇:现在我们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我们所有的用户,也就是欢欣的直接用户。第二层是我们有一个QQ群,一个QQ群有2000人。我们有五个小组,现在我们有第六个小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一些基于环信的核心开发人员。他们会给我们一个demo,或者实际提交一个完全开源的APP,是基于欢心的。第三层是我们和一些合作伙伴做的一些探索,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IM极客开源社区,作为我们整个生态的核心部分。记者:从微信、飞信、易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到即时通讯云平台,从只服务一个产品到服务上千种不同的APP产品,他们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从系统的设计和运维的角度,你如何保证它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马晓宇:不一样,因为我们是一个多租户的APP平台,每个APP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基于APP的参数是可以动态的,这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多租户,所以我们更加注重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参与运维项目主要是因为用户体系比较完善,提供了最基本的用户隔离和安全,将用户对其他APP信息的访问完全隔离。此外,从运维的角度来看,平台上用户数据的运维更为关键。系统内部规定只有两个人有权限,登录后才能看到用户。另一部分是大家需要在云端解决的共享问题,也就是公有云。如何保证所有的用户体验不影响其他用户在操作。最基本的接口是限流。服务端提供调用接口,可以给你的客户发送消息,创建群组,管理用户。错误。***是队列设计。为了防止一些APP向用户发送大量消息而影响到其他用户,所以在系统中这些队列的设计中,我们也考虑了让APP尽量隔离。现在我们有高速和低速通道。如果我们找到很多信息,我们会去低速队列。我们尽力维护用户体验。记者:从这两年来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移动互联网呈爆发式增长,而从今年春节开始,我们也看到大家更倾向于使用IM通讯作为庆祝新春的方式。年,通讯,IM通讯功能也将在其他APP中得到广泛应用。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如何保证这方面的高稳定性和高并发?有哪些应急措施?马晓宇: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像你说的春节期间,我们的主要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在春节期间并没有太多休息,就是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我们的架构是比较好的。如果后面的数据库和服务器出现系统瓶颈,我们可以及时加机器。现在我们用云来加机器,不用去机房搭建了。基本上,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配置好整个架构集群。我们对真实在线有标准的监控,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监控全国各地对我们服务器的访问。比较系统指标,比如登录整个集群的时间,登录各个服务器的时间,监控发送消息的整个过程时间。然后监控数据库系统的主队列。当我们发现有队列堆积时,我们会及时进一步处理。同时我们也对DB进行监控,主要是DB负载。整个系统是自动化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报警,防患于未然。然后如果有紧急情况,系统里面有一些降级开关。如果有紧急情况,保证最低可用性。所以现在我们的系统设计中,在关键模块中有一个降级开关,所以降级开关实际上是为了运维。我们每个月都有一次演习。比如我们的缓存宕机了,整个存储都宕机了。如何做进一步重新加载数据。还有一些以前没有发生过的情况。如果数据库宕机,如何切换到直接写入日志文件,然后重新导入日志到数据库进行恢复。记者:众所周知,工信部于2月27日正式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FDD4G牌照,这也意味着移动音视频时代已经到来。我认为最好是在这方面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经验将是突破竞争门槛的重要突破口,你将如何面对这波浪潮?马晓宇:我们今年上半年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音视频商业化。现在iOS和Android都支持实时语音,可以互相交流,但是实时视频只有Android支持。iOS系统也将于今年4月初支持实时视频。在release版本中,一些开发者基于我们的视频SDK做了一些视频通讯。这也是4G带宽的优势,让之前的不可能成为可能。除了我们的基本功能外,我们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优化一对一语音接通率。大家都在Wifi下,中间要过防火墙,所以有个连接率。我们现在正在改进这方面。同样在4G网络下,网络不稳定或者弱的时候,我们也做了优化。通过优化音视频丢包补偿算法,在标准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在我看到了很多机会,很多APP开始集成视频功能。包括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他开始做基于我们多人语音的智能导航设备。通过定位,加入基于4G的频道通话。现在实验是在3G网络上,但是在使用中,设备绑定了4G卡,是基于云端的。记者:还是要看未来终端的发展。如果兼容性好,我们可以努力改进它。从即时通讯产品的多元化来看,欢信还比较单一。“专”还是“全”,环信未来会有怎样的布局?马晓宇:首先我们的方向是即时通讯云,主要面向多终端。除了现有的iOS、Android和Web端,我们其实还在做嵌入式Linux,会支持更多的嵌入式设备,加入IOT(物联网)。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现在很多巨头都在制定标准,我们目前只提供连接设备的SDK。同时,我们从去年底开始提供基于即时通讯的SaaS服务。它可以为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实时客户服务。这与以前的呼叫中心不同。我们关注的客户是一些移动端的应用,比如现在的笔记,挖矿集成。使用我们的产品后,进入APP点击帮助后,您可以通过IM技术与后台客服沟通,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