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携号转网资质,却被告知还有很多业务未到期,会影响办理,并询问具体是哪些业务,如何满足条件,不太清楚答:偶尔参加话费活动,但转出网络时,由于合约未满等原因,号码携号转网遭遇“尴尬”……目前,携号转网试点正在全国铺开。工信部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阻止、延迟为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业务绑定等原因切换网络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用户在网络切换过程中遇到“隐形门槛”。如果用户在办理好号等服务时已经享受到优质资源,要求用户遵守市场规则、遵守合约精神无可厚非,但目前尚无明确表述。一些隐藏服务的选择性遗忘”,即使在用户询问时,也不应该这样做。携号转网是一项惠民工程,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近16亿手机用户操作系统技术更新,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公司等第三方平台同步改造,不同范围不同版本联调联测,海量数据,应对很多商家的调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再难的事情,如果难在技术和工艺上,总有解决的办法;如果困难在于态度和想法,我们将面临许多挑战。网络切换操作是否有很多手续和难点,网络切换后的服务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用户的各种疑虑和担忧,表面上看可能是由于特定的条款或个别技术,但其根源它指向便捷的服务和公平的竞争。为正常业务设置门槛,不得不说是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争夺用户和流量。市场一直是通过服务留人,而不是套路。及时将无法进行携号转网的具体原因告知用户并予以公示,以便用户及时调整处理,即使无法处理也要让用户心知肚明,这是开展携号转网业务的应有之义。只有更加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只有更加公平充分的竞争,才能促进企业自我转型,实现长远发展。截至9月底,五个试点地区共有290万人次完成携号转网。携号转网管理和服务规范不断完善,也显示出坚定前进的决心和步伐。携号转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迫在眉睫,现存的诸多现象也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提了个醒”。不要以“业务绑定”为借口设置壁垒,更不能偷偷挖坑给用户增加障碍。只有尊重用户,尊重市场,才能“转”出市场,“转”才能共赢。相关阅读:中国移动三大品牌强势回归,打感情牌有用吗?工信部总结“携号转网”试点工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