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已打响。
在人来人往的深圳机场,一棵“软树”吸引了不少旅客驻足观看。
多个轻薄的显示屏悬挂在树梢上,像树叶一样随风飘扬。
这一未来景象的背后,是柔性显示器的“魔力”。
这些跳舞的柔性显示屏是地道的“深圳制造”,薄如纸,可折叠可弯曲,颠覆了人们对电子屏的印象。
硬屏时代,日韩品牌引领行业潮流和技术水平,而中国企业只能是“跟随者”,产品往往落后一代甚至更久。
进入柔性显示时代以来,全球显示企业大多采用低温多晶硅柔性显示技术。
然而,来自深圳的柔宇科技公司却“改道”,自主研发超低温非硅工艺集成技术。
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表示,与传统柔性显示技术相比,这一新技术路线工艺温度更低、器件结构更简单、工艺流程更简单、生产设备投资更低。
柔性集成电路和全柔性生产的显示器具有弯曲性能和可靠性。
2017年,柔宇科技公司在探索“无人区”、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后,成功研发出厚度为0.01毫米、最小卷曲半径为1毫米的彩色全柔性显示屏。
2018年,柔宇在深圳龙岗区建立了基于超低温非硅工艺集成技术的柔性显示生产线。
这项新技术已实现大规模量产。
目前,基于新技术路线的柔性显示已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智慧交通、娱乐媒体、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办公教育等丰富场景,描绘了智能生活的未来。
“柔性技术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产业,正在走向‘无人区’,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心。
我们将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继续努力。
”刘自鸿说。
当前,柔性显示产业面临发展机遇。
市场研究机构iiMedia Research发布报告称,近年来,柔性屏面板出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全球柔性屏面板年出货量约为2.02亿片,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5.7亿片。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相关下游应用产品的需求扩大,柔性屏在显示设备产能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全球柔性屏年产能份额约占27%,预计全年份额将达到46%。
近年来,广东作为我国柔性显示产业核心发展地区之一,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新柔宇科技、维信诺、超视企业等显示企业承担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打造超高清、柔性显示等自主创新产业链。
业内专家表示,新型显示技术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导支柱产业。
随着5G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给新型显示行业带来了更多想象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