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标志着智能手机圈的争夺战落下帷幕。因此,当原360手机总裁李凯欣带队研发老年智能手表360的消息传出后,外界纷纷猜测360手机业务已经进入停产状态。结合上面提到的小米的两个案例,这个推论是顺理成章的。不过,360官方很快回应了这一传闻,称“手机业务并没有完全停摆,而是放缓了,团队还在寻找5G机会”。从1G、2G、3G到4G,移动通信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伴随着手机市场格局的变化,从最早的摩托罗拉到诺基亚,2G时代的王者,3G、4G时代见证一批新秀的崛起,老品牌的没落。iPhone诞生前乔布斯与摩托罗拉的恩怨,小米奇迹般的成长以及华为手机几年内从定制机向高端品牌的转变,中酷联的解体重组,崛起与崛起三星没落,华米OV从国内的统治中前行,征战海外。简单描述的背后,是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革命不断上演的手机市场大战。5G带来的换机潮将为市场走势带来变数。“潜伏者”用5G逆袭有多难?他们应该怎么办?即将到来的5G时代,用户会有哪些理由?换手机品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用户对手机品牌的忠诚度高。为什么我们对手机品牌有忠诚度来源:智研咨询梳理用户更换智能手机的频率并不高。智研咨询调查显示,2013-2017年用户平均换机周期为19-20个月,因此用户对手机品牌的忠诚度非常宝贵。在智能手机相关报告中,品牌忠诚度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天浩整理相关数据后发现,包括极光大数据、企鹅智能、CIRP、中国电信、迪信通、今日头条&京东、新浪微博&信诺数据等大数据、研究机构或巨头企业,都有都释放了手机品牌忠诚度。相关报道。一向非常低调的苹果库克,曾吹嘘苹果手机的用户忠诚度是全球手机品牌中最高的。事实上,iOS的用户忠诚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高于安卓。对于具体的排名,不同的机构在不同的时间给出不同的数据,因为它们受到具体的调查方法、抽样范围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但看了各家公司的报告后发现,品牌忠诚度与销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销量越高的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普遍越高。根据企鹅智库年初发布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2019中国网民购买力报告》,华为的品牌忠诚度最高。整体榜单与去年国产手机销量排名有一定关系。在用户流失方面,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品牌上。因此,手机品牌忠诚度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个特点呢?天浩认为,主要基于四方面原因:一是手机单价高,用户购机更加谨慎;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均价为2523元。考虑到去年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万元,买手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因此,用户在购买前会了解各方面,阅读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评价,身边朋友的推荐,参考市场口碑等。谨慎的购买行为让用户一般会购买自己喜欢的品牌和型号,只要使用体验能做到“达标”,换机时会更倾向于选择老品牌。第二:手机品牌多机型战略,满足不同阶段用户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对手机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各大手机品牌纷纷开启了多机型战略。甚至还衍生出了很多子品牌,比如华为和荣耀、小米和红米、OPPO和realme、vivo和iQOO,甚至在不同的主品牌和子品牌下,还会细分出很多不同系列的机型。有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等。就连一年只发布一次手机机型的苹果,在库克“上台”后,也开始每年增加新的iPhone机型。去年,它一口气发布了iPhoneXR、Xs和Xsmax三款新机。同一手机品牌可选机型数量的增加,也为吸引各层次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可能。第三:旧机换新、老用户优惠等政策持续留住用户;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手机厂商为了留住用户,也推出了各种老用户福利。比如旧机换新政策,一次可以让用户享受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优惠,对手机用户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且,为了争夺“友商”的客户,一些手机品牌也会支持更换一些非自有品牌的旧手机。第四:手机竞争的马太效应,小厂商逐渐被淘汰;智能手机是技术融合度高、迭代快的产品。即使是财力雄厚的大品牌,方向错误也可能导致在竞争中被淘汰。淘汰、没落的摩托罗拉、诺基亚、HTC等,都是由于不断的战略失误,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手机品牌的积累考验着企业在科研、供应链、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小厂商实力弱,难以投入更多资源。因此,对于用户来说,选择大厂家往往是最好质量的保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手机用户即使更换手机品牌,也会选择在主流品牌之间游移。仅仅5G的到来,还不足以让一个子梯队品牌实现逆袭。比如我们所知道的诺基亚的没落,非一日之功。用了四五年时间,才逐渐落后于市场。在iPhone刚刚诞生的2011年和2012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份额依然第一。新品牌的崛起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小米从菜鸟到国内前五,也用了四五年时间,目前还没有突破高端市场的局限。像360手机这样的“潜伏者”要在5G时代拔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部环境变化的配合。那么他们想要逆袭,需要哪些因素来逆袭呢?5G手机市场发生变化需要什么条件?用户换手机的核心原因有3个,首先是硬件体验;二是软件体验;三个原因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减弱。作为用户上网的移动终端,软件体验本来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Android的开源,在功能、流畅度、UI设计等方面不断追赶iOS,硬件差异成为制约手机使用的最关键因素。近年来,传感器的大规模应用、大屏、全面屏趋势、多摄像头设计、AI芯片竞争等,都是围绕硬件展开的竞争。当然,软件体验也受到硬件的限制。操作系统和软件是互联网世界的灵魂,体验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用户的购买选择。早期的安卓用户一直被苹果粉“鄙视”,这与当年安卓使用体验不佳有关。硬件和软件“合格”之后,就是品牌价值的比拼,就像诺基亚在用户心中一直是“坚如磐石”一样,但硬件配置不佳和对WP的痴迷只能褒贬不一受欢迎的。了解了这个背景,就可以知道子梯队要逆流而上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等待各大厂商错误的硬件策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HTC,它在4G时代打破了流量的坚冰,让移动互联网轻松传输数据,无形中放大了硬件的重要性。HTC在2013年推出的年度旗舰HTCOneM7以一颗仅408万像素的超像素(UltraPixel)主摄震惊了整个行业。比小米更早玩粉丝经济的魅族,或多或少受到了对联发科芯片的痴迷。酷派、联想、中兴这些没落的巨头,都因为手机硬件缺乏亮点,一步步落后于竞争对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每一次迭代,对手机硬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旦跟不上用户需求,一两年内就会被市场遗忘。但在硬件层面,只能坐等大厂犯错,靠自己的“努力”很难赶上。首先,在手机制造方面,无论是苹果、华为、小米、OV等厂商,硬件产业链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下游供应商,从CPU、GPU、屏幕、摄像头到各种传感器和甚至最后的手机组装。因此,弱小的子梯队厂商除了坐等大厂失误外,很难在成本上和硬件上的创新上迎头赶上。第二个条件是软件的先进创新;美国封杀华为的风波揭开了华为鸿蒙系统的面纱,这让谷歌忧心忡忡。在智能手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软件优势往往是俘获用户的法宝。iOS11糟糕的体验影响了iPhone的销量,而Android系统的不断优化也开始缩小与iOS的差距。在小米的崛起过程中,口碑不错的MIUI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没有能够“革命”大厂的硬件的情况下,如何在软件上追赶创新,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第三个条件是品牌价值的塑造;当硬件和软件能够赶上平均水平时,品牌价值的塑造也有利于拉动销量。手机可以说是人的第二张“脸”。这种看法虽然肤浅,但对于用户来说,拿着口碑好的手机,总比“丑闻缠身”的品牌手机好。这可能与锤子手机曝光率高有关。不少,但销量却极为惨淡。塑造符合大众价值观的品牌形象,结合得体的硬件配置和软件优化,也能打开一定的市场。当然,影响用户换手机的因素有很多。此外,价格、渠道、服务、生态链等都是加分项。5G到来,网速和连接数是4G的一百倍,延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手机来说,这些特性会带来一个更高清的世界,对屏幕的要求会更高。此外,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系统层面的“文章”空间也会更大。没有人知道5G到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不仅考验着三大运营商对5G的决心有多大,也需要手机系统、硬件供应链、软件供应链、互联网服务商等众多上下游产业“同步”。“革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确定的变化会孕育出很多机会,如何弯道超车,需要细分梯队的手机品牌在这场大浪潮中认清自己。”5G用户更愿意购买什么样的手机?5G的到来,受益的不仅仅是手机。物联网时代,将带动更多行业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当然,这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手机在未来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作为在手终端,用户对它的需求会随着5G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增加。根据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院和《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联合发布的《5G十大细分应用场景研究报告》预测,VR/A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人机、远程医疗、智慧电力、智慧工厂,智能安防、个人AI设备和智慧园区将是最重要的十大细分应用场景。作为用户,你如何选择5G时代的手机?天昊认为,主要会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细分梯队的手机厂商如果能在这些方向超越大厂,或许就能撕开铁板一块的现有格局。张开嘴巴。价格便宜: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并不富裕,4G的普及时间比3G要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4G千元手机的混战带动。3G初期,智能手机价格普遍偏高,延缓了五环外用户拥抱3G的步伐。4G时代,由于红米、魅蓝、奇酷、乐视等千元以下4G手机的出现,品牌4G手机价格已经降到500、600元,用户在三五线城市也买得起。.5G时代,价格依然是红线。只要能够满足5G的基本配置,便宜的手机自然是用户的首选。更大更清晰的屏幕:以互联网电视为例。现在4K高清可以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但是4K高清视频的数量并不多。不是说影视制作达不到这个水平。屏幕普及率低制约行业发展。5G把网速从牛车时代带到了飞船时代。5G的传输速率为1Gbps,相当于现代家庭的1000M宽带。解决了网速问题,用户只需要一块高清屏幕。因此,5G时代的手机屏幕必须变得更大更清晰。因此,无论成本如何降低,5G手机都必须配备强悍的屏幕。为了给用户“更大”的屏幕,从全面屏大战到异边屏大战,再到升降摄像头、屏下指纹、屏下摄像头等一系列创新,4G时代围绕屏幕的大战已经很激烈了,更何况是5G鸟枪改版的未来。超清摄像头:4G的普及短视频让业界感到意外,但仔细一想,用户能在手机上看到高清的短视频,仅仅是因为上网速度破冰。如果移动互联网还停留在3G时代,模糊的画质就无法呈现小哥哥小姐姐的魅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短视频全民热潮。5G时代网速如火箭,手机用户会产生更清晰的视频和图像,这就需要手机具备超清摄像头。就像屏幕一样,摄像头也将是未来手机硬件迭代的重要方向。大容量电池:智能手机的待机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众多配件中,手机屏幕是最耗电的配件。在所有手机的省电模式下,屏幕亮度和休眠时间都是重要的调节参数。以备受诟病的iPhone电池问题为例。影响手机电池寿命的原因有很多。应用程序、网络连接和屏幕亮度都会影响电池。经过多次测试,发现OLED屏幕是导致iPhone电池续航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5G超高清娱乐的到来会给电池带来更大的负担,因此未来电池容量问题会更加严峻。购买5G手机,大容量电池将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以上只是5G手机必备的四大用户需求。此外,智能手机还将与5G的十大细分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因此对手机的AI能力、VR/AR能力、系统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就像现在手机厂商经常提到的性价比这个词,除了软硬件的体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也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庆幸的是,5G时代所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很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这给5G手机的竞争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走得太快和走得太慢一样致命。5G对每家手机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小厂商潜伏,大厂商也不会坐以待毙。未来时代谁能“取悦”消费者,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