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运营商的困境:前有微信,后有苹果

时间:2023-03-19 16:51:48 科技观察

前几天,关于运营商提速降费的问题,讨论的沸沸扬扬。靠卖流量作为核心盈利模式,任何人对核心盈利进行手术都是痛苦的。目前,运营商相对单一的利润池体系正在受到多方面的冲击。短信业务持续下滑,互联网化尚未取得成效,危机正在加深。回首过去,运营商目前面临哪些威胁?微信是一个变数,时刻刺激着运营商的神经对于运营商来说,最直观的威胁显然是来自OTT的替代效应。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受到微信等OTT服务的冲击。其实不需要用数据来解释。早在2013年1月,国内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仍在快速增长。到2014年11月,短信业务占比下降至47.9%。截至2015年4月28日,三大运营商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三大运营商净利润均同比下滑,OTT业务对传统通信业务的替代效应继续深化,而语音和短信服务继续下降。目前,围绕微信构建的IM+SNS+OTO的完整社区关系已经构建,微信上下游产业链的内容生态已经形成。目前微信冲击的是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但本质上是要把运营商慢慢倒逼到产业链的中下游。另一方面,微信从功能到定位不断变化,一举一动都挑动着运营者的神经。去年推出微信电话本,运营商被挑战的声音不绝于耳,微信电话本的本质是通过免费通话的噱头,进一步覆盖运营商平台的“势力范围”。虽然说免费通话还是要经过网络流量,但是在压缩运营商的用户控制权。我们看到,由于中国移动一直坚守电信行业,其互联网业务改革没有取得进展,其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减弱。腾讯的免费主干通信网络正在各大城市逐步布局,微信社交衍生的生态系统不断强化,成为压在运营商头上的不确定变量因素。虽然微信无法撼动运营商通信的根基,但未来微信任何与通信系统相关的功能变化,都会不断刺激运营商的神经。中国铁塔公司会不会成为阻碍运营商未来发展进程的咽喉?如前所述,OTT业务的增长极大地冲击了运营商的基础短信、语音通话和信息业务,这些业务的下滑直接导致运营商利润率下降。因此,运营商对流量业务的盈利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在4G时代。因此,运营商对基站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去年三大运营商开始筹划由第三方机构承接铁塔建设等业务,成为一种选择。2014年7月,三大运营出资方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以现金方式设立中通设施服务有限公司(“铁塔公司”)。但反过来,铁塔公司也有可能成为未来运营商前途的隐患。成立铁塔公司的目的是推动“网业分离”,避免基站重复建设。但问题的症结在于,运营商必须租用铁塔公司的资源,而铁塔公司是唯一一家。这导致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中失去了话语权。铁塔公司作为独立企业,必须自负盈亏。除了其逐利性之外,它往往会根据盈利因素来考虑基站选址和铁塔建设的优先级。.但由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技术标准不同等因素,基站选址、铁塔建设对其网络覆盖区域的用户体验影响较大。同时,如前所述,运营商不得新建铁塔和无源系统,只能租用。因此,一个铁塔公司的铁塔建设进度,直接影响到某个运营商的发展、用户体验和留存。因此,铁塔公司网络的存在,运营商对基站选址和铁塔控制的弱化,以及铁塔公司的后续工作,都将成为运营商新的威胁。NFC支付被苹果、银联、互联网巨头等势力削弱。说到用户控制的弱化,这里也必须提到NFC支付。业内人士都知道,在中国,阿里和腾讯都在力推线下支付系统,强化各自的势力范围。在国外,苹果目前正在大力推动ApplePay进入中国。其计划利用NFC让苹果用户在购买商品时直接刷手机通过苹果设备进行支付,简化支付流程和用户体验,目的是进一步提升苹果软件生态的辐射力。范围和用户粘性,进而控制用户。然而,通过NFC支付控制用户一直是电信运营商的心病。中国银联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多年,推广NFC支付手机,但一直没有起色。日前,苹果正在筹划与国内银行、阿里巴巴等机构的合作计划,试图推动苹果移动支付系统在中国的快速落地。从国内来看,银联和运营商一直在争夺国内NFC移动支付的主导地位。之所以会拉锯战,是因为在实力的较量中,双方都无法占据绝对的上风。在日本,领先的运营商NTTDOCOMO率先推广NFC支付。NTTDOCOMO拥有手机定制权,占据市场主流手机用户。日本市场上销售的手机几乎都是运营商定制的。为最多用户手机加NFC支付模块。但是,中国移动没有这样的控制权。中国移动和银联都有自己的移动支付生态。中国移动虽然定制手机控制用户支付终端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但其支付和电商平台的用户基础和影响力是软肋。银联有手机周边和POS卡终端,有比较强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国移动显然缺乏对产业链上游的掌控能力。运营商被排除在苹果入华推广ApplePay的合作名单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营商在整个NFC支付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正在减弱。苹果的野心是推动自家NFC支付的全球化。虽然在各个国家,苹果不得不对原有的地方利益体系做出让步。他以一贯的强势姿态表示,自己只负责终端支付的用户体验和支付安全保障,其产业链的控制权必须掌握在国内合作伙伴手中。但归根结底,苹果未来覆盖的速度和后续的落地策略都很难预测。我们看到,苹果对运营商的另一个威胁在于,苹果对各地区运营商的逆向颠覆技术威胁依然存在。对运营商未来的隐性影响。此前分析,苹果开发NFC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大苹果生态,稳定用户群体,威胁的不仅是银联的利益,还有运营商的利益。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NFC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是移动支付,未来可能会成为手机的标配。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定制手机近场支付的发展将帮助运营商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盈利模式。但另一方面,运营商原有的话费付费能力正在逐渐降低对用户的吸引力,无论是在互联网产品和内容经营还是在移动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布局上,与互联网巨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减少。放大。国内运营商的NFC支付正在被苹果、银联、互联网巨头等各方削弱。他们开发基于近场支付的新服务的愿景、现状和理想也在渐行渐远。苹果和谷歌生态系统的影响毕竟,从智能手机时代开始,运营商的影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自从智能手机被确定为Android和iOS两大生态阵营后,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逐渐开始没落。究其原因,iOS和Android的生态系统都从硬件终端延伸到操作系统、电子商城和软件平台,脱离了传统手机行业单纯的通信业务竞争格局。真正的战场已经从通信网络、手机硬件上升为操作系统、第三方杀手级应用、软件生态布局之战。拥有足够多的用户和完整的软硬件生态,决定了谁在产业链中拥有话语权和优势。由于缺乏运营商衍生的通信生态体系建设,其权限正在迅速下降,其产业链原有的优势和利润结构逐渐被剥夺,管道化在所难免。此外,目前运营商受到各种力量的挤压,利润来源逐渐单一。例如,目前流量业务仍然是国内运营商的核心利润来源,这往往成为平台公司的隐形危机。互联网巨头的平台覆盖策略和免费策略会逐渐侵蚀运营商的利润和引导用户习惯的形成,进而倒逼运营商在流量收费方面采取更加合理透明的价格体系。否则,会引起用户抵触。比如目前三大运营商都有提速降费的打算,而不少用户也在吐槽自己缺乏诚意,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舆论反弹。然而,运营商的危机不仅是外部的,也是内部的。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变化,从三网融合,到成立铁塔公司,再到宽带资费下调提速等,大部分都是外力和舆论推动的。暴露了其内部改革体制的僵化。运营商要做的,不仅是说没有电信,还要以通信为基础发展周边辅助产业,即以多样化的周边辅助产业利润来壮大主业的中坚力量,向互联网方向迈进和平台化。转型,进而分散自身的利润池,改变利润来源单一的盈利模式。减少对其原有成功路径的依赖,从流量业务向互联网业务转型,虽然说,对于深陷内部制度僵化和人才流失困境的运营商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运营商来说对于习惯于墨守成规的运营商来说,苹果、谷歌、互联网巨头从侧翼覆盖的各种业务的模式和速度往往超出运营商的想象。运营商的未来注定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