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这份简历很受欢迎:手磨14纳米咖啡,微软传播性病,90%的公司伸出橄榄枝

时间:2023-03-19 15:04:38 科技观察

确保六人团队有咖啡,是南极洲咖啡豆磨成14纳米的那种。在LinkedIn上关注创始人(ReidHoffman)。将STD传播给Microsoft60%的实习生团队。你肯定会认为这样的简历肯定会被秒杀。错误的!实际上,90%的公司都抛出了橄榄枝,对简历进行了回复。而且还是Airbnb这样家喻户晓的小巨头。这份履历如此严肃、胡说八道,效果却如此反差,惊得不少网友惊掉下巴。狗屁的“面试收割机”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工程师的名字叫AngelinaLee(简称“天使姐”)。在此之前,她递交的简历基本都被拒了。这让她疑惑:招聘人员真的会看简历吗?于是,天使姐灵机一动,打算打造一份看似不错的简历,一探究竟。乍一看,这份简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看起来很正常:技能、个人和教育背景。这是一份相当标准的“三段式”简历。但天使姐姐设置的谜团,隐藏在更详细的介绍中。例如,“技能”介绍中的描述是: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具有在金融科技、健康和成人娱乐行业构建可扩展系统的背景。擅长JavaScript、TypeScript、Node.js、ReactAI、MiaKhalifa和C++。金融科技与健康并无二致,但这种“成人娱乐”……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至于能用到的语言和工具,大部分都是比较常用的,但是这个MiaKhalifa……(咳咳,反正一个艳星也叫MiaKhalifa)接下来的“亲身体验”就更精彩了。的确,这四家公司都是妥妥的巨头:微软、LinkedIn、Zillow和instagram。在每家公司的简历介绍中,她描述了3-4个详细的工作。不过仔细看的话,别太过分了!离开!!光谱!!!例如在instagram工作时:领导一个由6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在公司服务器上挖掘以太坊。公然用公司服务器挖矿?那就是与“删库跑路”的战斗。并“将咖啡豆研磨至14nm,为团队提供充足的咖啡”。天使姐姐,你不是光刻机……又比如在微软的工作经历中,这位工程师说他“带领微软员工重组了特朗普公司”。在实习组里,他把性病传染给了60%的人……说实话,这种扯淡的工作经历,电视剧不敢这么拍。以及教育经历中的介绍之一:创下兄弟会一夜喝最多伏特加的记录。而且,简历中所有的超链接都不是相关的链接地址,你点进去就会发现自己被Rickrolled了。(rickroll一般是在国外被坑过的meme)但是就是这么牛逼的简历,“回头率”高达90%!回复电子邮件的公司包括Reddit、Dropbox、Notion、ApartmentList、Quizlet、Outschool、LiveRamp、AirBnB和Blend等。比如Atlassian,它在1小时内回复了简历邮件。而且,在邮件交流过程中,天使姐姐还在链接中附上了Rickroll的招数图片。然而,这些招聘人员根本不点,直接抛出橄榄枝安排面试。于是,这样的经历让李某总结出一个道理:1、在大厂工作;2、不要不在大厂工作。概率大大增加。而天使姐姐也做了一套模板。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更改名称和日期等信息(见文末链接)。人工智障又来袭?那么合格的简历都过不了筛选,而这个呢?多么好的筛选程序!评论区最高赞对这种筛选简历的AI表示愤怒,称这种只抓关键词不关心实际内容的人工智障行为真是“匪夷所思”。那么这些简历筛选程序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一篇评论通俗地说,很多公司使用的简历申请系统是一致的,所以他们的机制基本上是:用人单位可以输入100个关键词,然后设置一个最低必须满足的关键词数量,达不到这个数量的简历会很快丢弃。同时,他们还可以设置自己需要的简历数量。例如设置为10,系统会自动发送10份最符合设置参数的简历。而企业简单粗暴地选择抓取的“热门关键词”又是什么呢?主要是FAANG,包括帖子所有者在下面添加的Microsoft,Facebook和Google等主要公司的名称。嗯……大概这些在国内相当于BAT和TMD地位的巨??头:就是这样,90%的简历不会被真人看。评论区一位HR表示,发给他的一些简历完全不能胜任应聘的职位。这些简历恰好包含了一些这份工作所必需的“HR必点”或“热词”。除了这些家喻户晓的“招聘流行语”之外,还有评论说负责招聘的人会“凭经验”将职位的实际需求翻译成一些非常可笑的描述。比如你要招聘新技术领域的专家,技术部门的描述是“非常熟悉React或者类似的框架”,而HR把这个“非常熟悉”翻译或者理解为“需要6年的相关经验”反应框架”。但问题是React框架本身是6年前开发的,符合这个职位要求的大概只有框架开发人员……所以,对于这种重关键词重于内容的机器筛选,评论区出现了一个神来之笔:你可以把一些流行的招聘术语用最小的白色字体写在你的简历上,这样它就能顺利通过机器屏幕。事实上,机器筛选简历多年来一直是一种招聘工具。一些较小的公司也可能让HR人工审核所有简历。但是对于大厂来说,公司里面已经有很多部门了,职位要求也不一样。即使在秋季招聘季,也能收到超过10万份简历,全靠人力来解决显然不太现实。因此,很多人会建立自己的简历申请系统或简历数据库,也就是俗称的“机器筛选”或“在线申请”。在用AI挑出大部分低效甚至无效的简历后,剩下的会发给HR。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很多越来越成熟的自动筛选算法,比如简历跟踪系统(ATS),但总会有招聘网站会使用不太先进的关联算法,或者说一些“套路”。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教你如何通过网申/机筛选的教程:因此,对公司来说,是一种节省人力的手段,但对求职者来说,却成了“人战争”你来来去去。《机器人》: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参考链接:[1]https://www.reddit.com/r/recruitinghell/comments/qhg5jo/this_resume_got_me_an_interview/[2]https://www.reddit.com/r/recruitinghell/comments/qhg5jo/this_resume_got_me_an_interview/resume模板: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evE4HFiAgUPlOym3RAPjtvpk1zIurOKdTdrUFoyS28/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