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区块链技术将如何颠覆保险业?

时间:2023-03-19 10:01:13 科技观察

保险业务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为了评估和管理个人和组织日常面临的各种风险,这个过程自然涉及多方协调和大量记录信息的处理。正是这两个基本现实,使得保险行业成为区块链技术优化尝试的重要领域——事实上,分布式账本技术是Insuretech技术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有望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效率提升。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在2018年预测,区块链解决方案在保险市场的价值将迎来高达84.9%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3年底将达到14亿美元。毕马威发布的2019年保险科技报告也提到,虽然区块链还没有成为保险领域的“流行语”或“未来创新”,但它已经开始在航班延误、行李丢失理赔等系统中发挥作用。并有可能改善航运和远程医疗等其他高风险领域的运营。由咨询公司Capgemini和金融科技行业协会Efma共同撰写的2018年世界保险科技报告将区块链确定为保险业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入围的还有人工智能(AI)、无人机、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过程自动化。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重大改进可能包括增强信息交换、提高智能合约的可信度以及执行效率。Hartford发布的InsuretechTrends报告还称,保险公司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简化流程、提供透明度、增强安全性”,同时实现数据管理和保护、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和忠诚度等。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似乎还有相当大的实际和潜在改进空间。验证索赔申请真实性的流程自动化一直是保险公司工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依赖于单独数据库和纸质记录的旧系统速度慢且成本高:手动批准索赔可能会导致数天甚至数周的延迟,并且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滥用权力。通过将防篡改账本与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相结合,整个过程将完全自动化,从而显着降低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最终让客户享受更低的保费。Cointelegraph在2019年5月下旬的一份报告中引用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试点平台的例子,该平台由美国保险巨头StateFarm与军方附属金融服务集团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AA)进行联合测试。该解决方案旨在加快自动索赔中代位权的执行——保险公司向投保客户支付费用的过程,是索赔工作的最后阶段。另一个成功的优化案例是openIDL,这是一个由美国保险服务协会(AAIS)维护的基于IBM区块链解决方案的网络。由于保险公司承受着巨大的监管压力,与合规相关的文书工作通常会占用公司资源的很大一部分。OpenIDL有助于自动化监管报告,使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更容易合规。欺诈预防由于行业参与者的不同数据库之间通常缺乏互操作性,再加上理赔文书工作本身相当复杂,保险欺诈在发达国家仍然非常普遍。仅在美国,此类犯罪的总成本估计每年在400亿至800亿美元之间。虽然目前这部分损失由保险公司直接承担,但最终这些费用必然会以增加保费的形式分摊给所有使用保险服务的用户。根据CBInsights分析师发布的结论,区块链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保险公司数据库之间的整合能力,从而有效打击欺诈??活动。当所有索赔都存储在分布式分类帐中时,违规者的空间将受到严格限制。例如,他们将无法针对同一保险事件在不同公司之间提出重复索赔。统一透明的理赔数据库还将帮助利益相关方追踪理赔人的可疑行为,并识别可能与虐待相关的迹象和模式。虽然让行业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能快速访问一个通用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愿景还有些遥远,但独立的区块链验证系统确实在不断发展。一个这样的例子是全球保险经纪商Marsh,据报道,该公司正准备发布一个基于Hyperlegder的保险证明平台。最近,金融科技初创公司BlockClaim为其区块链/AI解决方案筹集了500,000英镑(627,000美元)的风险投资,旨在实现保险索赔处理的自动化。该公司声称该解决方案将带来更快的结算速度、更低的索赔成本和成功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欺诈检测。医疗健康区块链运营解决方案的到来,也有望为医疗保险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目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如何在保护患者信息隐私的同时有效管理和协调医生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根据CBInsights的一份报告,数据太少通常会导致索赔被驳回,并使医疗保健提供者每年遭受高达2620亿美元的相关损失。区块链技术的一大承诺是它承诺帮助参与者安全地交换数据,同时精确地定制谁可以访问什么信息。一旦这样一个全面的分布式医疗数据库启动并运行,患者将有权决定将其病史信息的哪些部分与哪个医生或诊所共享。反过来,医疗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将能够通过即时访问查看客户经区块链验证的健康记录,从而显着提高执行效率。虽然为医疗记录创建通用分类账是一项需要全行业合作的大规模工程,但一些可行的过渡解决方案仍有望在短期内优化行业的运营效率。其中之一是MedRec,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建的一个项目。这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并不是为了存储记录本身而设计的,而是通过智能合约启用的权限。项目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即患者或医疗机构)都可以通过配置授权其他参与者访问数据库内容。人寿保险健康记录在确定人寿保单持有人应付的保费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旦所有患者都将他们的病史转移到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安全医疗数据库中,人寿保险公司有望自动计算保费金额并发布保单。据IgniteOutsourcing称,由于家庭动态和记录保存方面的缺陷,人寿保险公司有时难以找到被保险人死亡时的实际受益人。现实情况是,目前有高达74亿美元的人寿保险金长期存放在保险公司的银行账户中无人认领。如果智能保单能够在被保险人身故时自动触发智能合约,预计这些资金将按照保单规定的受益人顺序及时释放。该报告的作者还指出,目前没有任何条款禁止人寿保险的所有者将保险范围出售给第三方。虽然目前此类交易非常少见,但如果此类保单在区块链上运行,那么相关交易将变得更加便捷。目前,一家名为findentiaX的初创公司正在建设一个可交易的保单市场,旨在为更多用户提供可以使用代币买卖的保单。财产产权保险的整体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稳步增长。这种类型的合同与大多数“传统”保险业务不同,因为它不是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是为了防止由于过去发生的某些情况造成的损失-例如,先前所有者的税收留置权。如果新的财产所有者或贷款人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则执行相应的产权政策。确保产权的先决条件是能够验证这些权利是否得到适当记录和充分证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不仅会对产权保险业务产生影响,还有望彻底颠覆整个产权备案流程。将财产所有权信息存储在不可变的分类账上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记录丢失或伪造的风险,从而使合法财产所有者能够更轻松地证明其索赔的有效性。几个月前,美国市场上的两家主要服务提供商——第一美国金融和旧共和国产权保险——联手创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产权保险承销商网络,旨在帮助行业参与者交换现有的保险记录。再保险保险公司也需要对冲风险。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保险公司可能面临大量准备金支出,理赔总额超过偿付能力的情况。为了防范这种可怕的情况,保险公司经常从再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或参与行业内的财团协议以保护自己。目前,承保再保险和谈判保单条款仍然是一个低效且漫长的过程。保险公司往往还需要依赖多家再保险公司,这就需要多方进行数据交换——显然,区块链这个强大的平台可以充分介入并简化整个复杂的交互网络。2016年10月,欧洲五家主要保险公司联手成立了区块链保险银行计划(B3i)。该计划此后吸引了代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十几家大型行业参与者。此后,全球财团一直在开发和测试智能合约共享系统,旨在为自然灾害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该系统的工作原型于2017年推出,能够自动处理受影响方的数据并确定具体付款。该系统预计将于2019年全面运行。P2P保险P2P保险是一种早于区块链的模式,但也非常符合区块链领域的去中心化思想。其基本思想是,人们不依赖中央保险公司和承销商,而是自发地将资源集中在一起,为可能因不可预见事件而蒙受损失的参与者创建一个安全网。此类系统通常由认识的人组成,价格往往比保险公司提供的报价更实惠,整体服务体验更轻松愉快。然而,这种人际资源池所带来的透明和便利,在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往往难以为继。在这方面,区块链技术的介入将带来巨大的提升。这些“横向”风险池中的P2P交易结构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结构非常相似。正如普华永道的分析师所言,DAO长期以来以“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管理复杂规则的强大能力”而闻名,它们也有望成为一个能够结合点对点保险的效率和可扩展性的平台模型。提升到新水平的方法。展望未来考虑到区块链技术潜在的巨大效率提升,相信未来会出现许多与保险相关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用例。这项技术的核心颠覆性作用是提高保险业的协同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保险业必须支持信息交换、共享数据库和广泛使用的标准。同时,以B3i为代表的各项计划也需要努力吸引更多的行业利益相关者加入进来。面对保险业庞大的整体规模和运营惯性,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艰巨的任务。监管仍然是区块链技术爆炸式扩张的潜在障碍。保险公司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分布式账本也将成为新的监管重点。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势必要经历很多繁文缛节,参与者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探索一条新的共生规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