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8月20日报道,近期,在国家发改委掀起的反垄断风暴下,垄断行业成为关注焦点。本报记者也在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中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调查只是围绕两个主题:第一,您认为哪些行业存在垄断?二、你最不能忍受的垄断行业是什么?虽然答案五花八门,有电信、银行、医药、房地产,但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他们对垄断的定义是霸王条款、乱定价、差服务、没选择。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下一步反垄断调查的对象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石油、电信等、汽车、银行等行业均在调查范围内。他还特别提到了银行,称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后,如果银行一起讨论存贷款利率,就会受到反垄断调查。业内专家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发改委反垄断的决心有增无减,但迄今为止,反垄断并未触及制度根源。我国很多行业出现垄断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没有在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因此,反垄断不仅要“办案”,更要放开限制,促进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消费者用脚投票。在众多垄断行业中,电信行业最为不满,反垄断要求也最为迫切。消息称,河北移动单方面违约,将无限上网套餐改为15G封顶。用户多次沟通无果,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们被媒体曝光,受到伤害。两人共同起诉法院,未能立案。没完没了,维权还在继续,终于有网友恢复了打包。当前的电信行业基本上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主导。业内人士表示,电信行业是寡头垄断,消费者对运营商的定价有天然的不信任;另一方面,电信行业只有一定的门槛,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事实上,在国内的反垄断调查中,电信行业由来已久。2011年,国家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宽带接入市场进行立案调查。如果垄断成立,两家公司将被罚款数十亿。然而,调查至今没有结果。这一次,他又被反垄断局点名了。中消协律师胡钢认为,我国电信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入网费亟待突破。中国移动在香港的资费比内地便宜,凸显了中国移动在内地移动业务的垄断地位。不过相比之下,联通和电信在宽带价格上的垄断更为明显。一位电信行业研究人员调侃道:“技术发展如此之快,宽带设备都成了白菜,但宽带的成本十年如一日,即使算上每年的涨价,也应该下降。”它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三大运营商。因为是国有企业,基础运营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同时,关税属于国家定价原则,垄断局面十分严重。2012年6月27日,工信部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另一方面,政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因此,民营企业进入电信领域的唯一出路就是资本层面的运作。商人进入这个行业。但三大运营商市值均在千亿级,民营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获得话语权的可能性很小。8月14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超过1.2万亿元。为配合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内信息消费的指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日前宣布,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提速,全面推进100M宽带。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行业反垄断成为当务之急。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的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但反垄断调查一旦落地,将表明国家对央企国企垄断的态度,将让民营资本有信心与央企平起平坐。据了解,一大批曾经被拒之门外的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仍然有进入电信领域的强烈愿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资本相对薄弱、缺乏规模化运营经验、品牌公信力、技术积累不足等天然劣势,但具有反应灵活、市场化充分、创新能力强、转型快、对用户需求敏感等优势.,足以让他们在以高服务质量取胜的电信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民营企业所具备的这些优势正是国有电信企业所缺乏的。从“非公36条”到“新36条”,再到上述的《实施细则》,还有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试点。政府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