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程序员的青春饭现象真的存在吗?_0

时间:2023-03-18 21:51:45 科技观察

走上学习编程的道路,乃至以后成为一名程序员,都是曲折的。在我选择走上这条路之前,亲戚朋友也提醒过我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程序员青春饭现象。让我们从青年食品开始。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青春食品的标准无外乎是岁月带来的经验和技能的提升能否弥补甚至超越生理机能的衰退。生理功能的下降目前很难预防。对于某些行业,比如电竞、体育,这些都是公认的吃青春的职业。生理机能的下降对这些行业来说是致命的。另一方面,一些职业,如教师、医生、工匠等,资历和经验越老越有价值,这些职业与年轻的关系不大。说完了青春饭,该说说程序员的青春饭了。在很多人看来,程序员是一个高耗能的职业。喜欢电竞和运动,他们加班加点,对生活毫无兴趣。你可以从大多数人对程序员的昵称“程序猿”中得到一些了解(但我对此持不同意见)。再加上中国社会30、40岁以上的程序员确实比较少,程序员这个职业“顺理成章”成为了青粉们的职业。就整个中国软件产业而言,从1990年代第一批软件企业的兴起到现在,大约20年过去了,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的人才多为初级和中级。因此,有经验的程序员因为业务需要纷纷转向管理岗位。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软件产业市场的成熟,软件企业年净增长将放缓。同时,随着一大批初中级程序员的成熟,软件公司的管理岗位将得到满足。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大批可以安心敲一辈子代码的真正的“老”程序员。包括刚才提到的那些引述,造成程序员青春饭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与其他职业相比,我国的程序员这个职业只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市面上的程序员大多是初级和中级水平,所以有经验的老程序员都因为业务需要转向了管理岗位。目前很多程序员都是所谓的“体力本位”取向。当然,这是吃青春饭。程序员如果能技术型,跟青春饭没关系。这就需要程序员为此做出努力。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招聘一个年轻的、可塑造的低薪程序员的成本有时可能比招聘一个不一定适合公司的年长的、有经验的高薪程序员要低。对于这个职业来说,程序员的不断涌入,势必会让一些年长的程序员跳槽到一些更高级别的工作岗位上,从而脱离所谓的程序员。所以结论呼之欲出了。程序员亲春餐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但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改善,因为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知识技能密集型行业是吃青春饭的行业。.今天现象的出现,只是行业发展中一定会出现的一个小插曲。***给大家举个例子:Python语言之父GuidovanRossum认为自己是一本书***,一个极客。他26岁大学毕业,45岁结婚。今年2016年60岁,有一个14岁的儿子。他好不容易拿定主意,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却仍然拥有美国的居留权。他不是像史蒂夫·乔布斯或马克·扎克伯格那样成功的企业家。但在35岁时,他创造了Python编程语言,而事情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而他现在是Dropbox的高级工程师,依然战斗在Python社区的第一线。再给大家一句:但做好事,莫问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