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还记得浏览器被劫持的恐惧吗?国家多部门终于出手了

时间:2023-03-18 20:47:06 科技观察

经常走在网上,没有不中招的可能。无论你是菜鸟、新手、老手还是高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流氓软件“撞腰”。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有害。现在很少会遇到病毒侵害电脑的情况,但是恶意软件捆绑、劫持等做法却会让用户更加反感。在各类恶意软件和流氓软件中,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劫持浏览器,因为浏览器代表着流量,也代表着利益,有的劫持浏览器首页,有的劫持浏览器搜索引擎,有的各种烦人广告、促销弹窗。劫持用户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是劫持DNS,有的是劫持路由器,这些事情不仅是一些小公司做的,大公司也有。运营商甚至会劫持用户网页,更何况是一些国内的“知名”软件了,比如hao123、2345等,相信不少网友都被这些网站/厂商劫持过。针对这个问题,人民日报今天发表了一篇文章——《2345、好123…霸占你浏览器主页 还改不掉?监管出手了》,谈到了这些网络劫持的问题。我不会谈论劫持是如何完成的。关键是怎么做。幸运的是,文章中也提到了解决方案。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将联合多个部门对网络劫持进行整治和打击。据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21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强制或变相强迫消费者浏览特定网页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处理。今年4月起,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保护消费”、打击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等专项执法行动。下一步,我们将配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从规范格式条款、APP安全认证、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做好相关治理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整治行动APP自2019年1月起出台相关规定。工作主要在四个方面开展:一是对APP隐私政策及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三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活动。四是建立和实施APP安全认证体系。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序。该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面向全社会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按照APP运营者自愿申请的原则,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认证。APP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等活动进行评估,符合要求后,颁发安全认证证书,允许使用认证标志。通过鼓励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优先推荐经过认证的APP,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的APP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