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算法炒房3月亏超20亿!地产巨头翻车:AI根本抓不住

时间:2023-03-18 18:37:43 科技观察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比特(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太离谱了!一年前靠一套算法赚了30亿美元,一年后还是同样的算法,却造成资金缺口很大,不得不裁员变现手头资产.没想到,AI算法在炒房平台上的运用会如此精彩。是的,你没看错,现在连AI都可以炒房了,而且还很火。在大洋彼岸,它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许多公司使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估价,以更快地从卖家手中收购房产。但就在最近,其中一家估值超过30亿美元的龙头公司挨了一记耳光。要知道,他们的炒房平台网站月访问量超过两亿。今年一季度成交1965套,往年成交量均保持在4000套以上。如今,它不得不关闭业务并解雇25%的员工。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算法会“坑”炒房客呢?见其兴衰,上文提到的这家公司就是美国房产信息的龙头Zillow。2018年4月,他们推出了一项名为ZillowOffers的人工智能房地产买卖业务。具体来说,他们买卖房子,买价由AI给出。公司会根据AI给出的估值,从房主手中买下房子,然后对房子进行装修,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俗称中间人赚取差价。它的背后是一个叫做Zestimate的算法。基于750万个统计和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分析每个房产的数百个数据点来评估其市场价值,初期平均误差可以控制在14%左右。一开始,Zillow花了很大力气,为了自己的算法赚钱。早在2017年,他们就发布了Kaggle上的房屋估价竞赛ZillowPrize,奖金高达120万美元。Zillow的首席分析官也曾一度宣称,他们的目标是房价评论最终完全由机器生成。嗯,Zillow对AI的投入和信心可见一斑。附言。为了开展这项业务,Zestimate还给白宫估价3.98亿美元作为噱头。业务正式上线后,他们不断优化算法,让它逐渐学会收集各行各业的信息。例如,它将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来捕获客户在与Zillow销售沟通时所写或所说的房产信息;使用计算机视觉来挖掘与房屋图表等相关的数据。今天的平均误差已经能够控制在5%左右。使用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是估值会比传统的人类估值快得多。这可以说是满足了房地产卖家的需求,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变现。于是,基于这项AI业务的优势,Zillow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扩张开始了。开展业务大约一年后,售出了4,313处房产,产生了近14亿美元的收入。2019年,网站月均活跃用户达到1.7亿,房源信息1.1亿条。2020年,Zillow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股价在1月份创出高位,在短暂下跌后一路飙升。一年内股价上涨了188.4%。进入2021年之后,股价已经达到了202.94美元的峰值,几乎是2019年的6倍。一季度总营收为12.1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10%。二季度营收13亿美元,利润5.38亿美元,同比增长92%。当时,其首席执行官里奇·巴顿(RichBarton)也表示,ZillowOffers业务将继续加速发展,在卖方市场非常受欢迎。但事情并没有像巴顿预想的那样发展。从三季度开始,Zillow的崩盘初见端倪。虽然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为17.41美元,较前两季度仍有增长,但这并未超过市场预期的20.1亿美元。而且,上一季度净利润超过5亿美元的Zillow,本季度实际亏损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伴随着惨淡的Q3财报,公司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首席执行官巴顿宣布,今年将关闭房地产翻转业务ZillowOffers。该公司将裁员25%,一夜之间将有约2000人失业。同时,该公司将以2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7,000套房屋。根据Insider的分析,Zillow上93%的房产挂牌价格低于购买价。人工智能对房地产市场无能为力。为什么涨跌这么快?要想回答以上问题,可能需要从美国房地产行业寻找答案。事实上,Zillow能够在短短几年内赚得盆满钵满,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还因为它抓住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升温的机会。根据TradingEconomics数据,美国房价自2012年以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增速较为平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新一轮楼市狂潮掀起。造成这一波狂潮的原因有很多:人们对住房的需求猛增,因为他们在家工作或想搬到郊区;,让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水平降至历史低位;同时,受疫情影响,不少工地停工,楼盘供应不足。在这种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已经成为很自然的事情。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8月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份的12个月里,美国房价指数上涨了创纪录的18.8%。在这种背景下,ZillowOffers的业务激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在短短几个月内,ZillowOffers因房地产市场问题而不得不关闭。自今年第三季度以来,一直在升温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明显放缓。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但基于数据推理的算法却不能。就拿过去几个月大幅上涨的数据来说,给出的预测依然是跟随上涨趋势。许多人发现Zillow给出的价格估算值过高。有网友举了个例子。他曾经注意到,Zillow估价80万美元的房子实际价格可能只有30万到40万。当时Zillow的一些竞争对手已经察觉并停止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的算法太自信了,还是按照给定的估值收集了大量的房子。结果,房子就这样落到了他自己的手里。据统计,三季度末Zillow在手房屋库存为9790套,远高于二季度的3142套。首席执行官巴顿还将Zillow的“滑铁卢”归因于算法错误。房价的不可预测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表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Zestimate算法无法准确预测未来3-6个月的房价。算法炒房成为新兴产业。看来AI真的抓不住房价的深水。但在美国,ZillowOffer等基于AI估值的房产中介服务已经形成固定模式,称为InstantBuyer,简称“iBuyer”,可以理解为“闪购”。流程就是平台买入-持有-修改-转售。借助AI估值模型,平台可在一周内完成竞价并向业主付款,从而持续购买被低估的房产。挂牌时,房屋价值也会由AI自动评估。虽然平台直接买房自己装修,风险很高,但同时利润也很高。与传统的房产买卖模式相比,整个“脱媒”过程还可以大大节省交易周期(最快两周)。iBuyer模式最早始于2014年成立的Opendoor(2020年12月上市,估值48亿美元)。随后,Offerpad(2015年)、Redfin(2017年)、ZillowOffer(2018年)等iBuyer也相继入局,趁着这片快速成长的科技“蓝海”分一杯羹。△美国前三的iBuyers公司经营范围,蓝色的Opendoor,黄色的Offerpad,绿色的ZillowOffer。在这次价格波动中,这些公司也有过日子,但没有ZillowOffer那么离谱。例如,Opendoor在今年第二季度亏损超过1亿美元。因此,iBuyer房产买卖的经济模式确实存在风险。而且最重要的是,谁也无法把握的房价走势,AI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