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RPA的前世今生详解

时间:2023-03-18 16:35:25 科技观察

作者|解萌梅单位:中国移动智能家居运营中心实验室简介一些概念和想法的接连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历史根源的。新事物随着市场需求而更新迭代,RPA也不例外。它本应为解决业务问题而生,并因企业自动化的需要而逐渐发展壮大。本文将围绕RPA的发展历程,详细描述RPA的前世今生。什么是第01部分RPA?RPA的全称是Roboticprocessautomation,即机器人过程自动化。软件机器人根据预设程序,通过模拟人工键盘鼠标操作,处理大量有规则、重复、繁琐的工作流任务,实现流程自动化。RPA可以实现单个或多个系统(或应用程序)之间的自动化处理,通过流程挖掘、CV、OCR、NLP、低代码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实现高效运作。Part02RPA的历史一些概念和想法的相继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历史根源的。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实物的发展往往朝着更快、更好、更方便的方向发展。新事物随市场需求而变化。RPA也可以说顺应了人们的需求,一路发展至今。RPA诞生前的历史简单总结如下:为降低成本,第一条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此后,业务自动化的方向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但当时不具备技术条件;计算机开始商用,工业机器人最早被提出;业务自动化解决方案诞生;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进入了计算机自动化时代,催生了软件机器人来帮助人们高效地处理数据;企业管理转向业务流程管理(BPM)。直接推动RPA诞生的是BPO。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500强企业开始将业务流程外包给低成本国家,业务流程外包(BPO)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协调成本、人工成本、流程错误成本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企业逐渐意识到数据隐私比压缩成本更重要。最好将数据交给活动仅限于内网的机器人,因为后者显然更加安全和可控。于是,世界500强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业务流程自动化(BusinessProcessAutomation,简称BPA)上。随后,随着BPA的广泛应用,各种流程自动化技术相继涌现,RPA作为BPA的最佳实践方式应运而生。显然,RPA应该是为解决业务问题而诞生,并因企业自动化的需要而逐渐发展壮大。事实上,RPA在中国的发展已有22年的历史,从按钮精灵开始。2000年出现的按键精灵可以说是国内PRA的萌芽。它是一款模拟鼠标和键盘操作的软件。通过制作脚本,可以让按键精灵代替你的双手,自动执行一系列的鼠标键盘动作。“科技解放双手,程序实现梦想”是纽扣精灵的口号,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ButtonGenie是当时键鼠自动化的事实标准,而RPA产品技术框架的事实标准是三件套自动化测试套件。自动化测试是指通过录制或编写脚本的方式,编写测试用例来模拟人工测试,通过回放或运行脚本的方式来执行测试用例,从而取代人工验证系统功能。其中,UI自动化测试组合Python+Selenium/Appnium+Jenkins的三权架构也将成为未来RPA产品技术架构的事实标准。按钮精灵和自动化测试可以说是奠定了RPA技术的基础,即构建了RPA的身体(三件套)和四肢(鼠标和键盘)。尽管RPA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众多企业并逐步发展应用,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8年,UiPath和AutomationAnywhere的两笔融资才点燃了全球RPA行业。在媒体的不断曝光下,RPA行业被业内所熟知,市场规模实现指数级增长,受到资本青睐。Part03RPA的优势RPA可以简单理解为软件机器人,或者虚拟机器人。对业务流程进行细分后,通过键盘鼠标模拟人工操作,进行大规模、可重复的操作任务,实现流程自动化。相当于一个看不见的虚拟劳动力在做流水线工作。这里举一个简单的案例进行比较:简历筛选和候选人入围。不难看出,RPA行业受到资本的青睐,有其自身的优势,未来与AI的结合也将使其胜任复杂的任务。?RPA的主要业务优势:解放人力。RPA可以辅助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将员工从重复、频繁的业务流程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效率。7*24小时不间断,稳定、准确、快速响应。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任务完成的速度、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数字化升级运营提供必要的数据源支持;提高响应速度和用户满意度。?RPA的主要技术优势:非侵入式技术部署。所谓非侵入性是指独立于现有系统,不需要修改现有系统或开发接口,不需要系统集成,不会破坏企业原有的IT架构。提供数据隐私安全。Part04RPA与传统智能机器人与AI的区别与联系——RPA与传统智能机器人RPA作为一种软件机器人或虚拟机器人,势必让人联想到传统智能机器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直观来说,智能机器人是看得见的,而RPA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辅助或代替人进行操作,完成工作。当然,智能机器人在功能和智能方面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在领域方面,比如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弧焊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这些任务都需要实体。RPA无法替代。但是,从RAP的诞生来看,RAP本身就是为业务流程自动化而生的技术解决方案,专注于在计算机层面对一些重复的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所以这不是谁更好的问题,而是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互补和融合应用。-RPA&AI说起RPA和AI的关系,不得不提一下RPA自第一个专业RPA工具出现以来的演进和发展的四个阶段:现代RPA产品的三大关键技术是屏幕抓取、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和人工智能。虽然目前主流的RAP产品处于2.0和3.0阶段之间,但一些RAP行业巨头已经开始探索RPA4.0。与AI结合的RPA产品就像是被赋予了大脑的虚拟机器人,能够进行认知、学习和决策,将能够在业务流程中执行更复杂的任务。RPA应运而生,在市场的期待下,终将走向AI。Part05RPA展望当前,随着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人口红利也面临消失的困境。在大趋势下,机械化、重复性的过程性工作,势必会逐渐被机器人所取代。机器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一切都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AI的融合发展也是必然趋势。Forrester分析师卢冠南在《来也引领2020》中表示:市场对RPA的期望越来越高,没有AI能力的RPA工具将被取代。RPA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相结合,产生洞察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就是所谓的IPA(IntelligenceProcessAuto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