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免提机器人助力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时间:2023-03-18 14:27:44 科技观察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共同保护地球环境。因此,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定或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贮存、投放和运输的一系列活动。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有所进步,但垃圾分类在部分地区和城市仍是一道难题。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经成为垃圾分类的得力助手。垃圾分类机器人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识别、传感器等技术形成的“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据悉,悉尼大学物联网与电信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独特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准确识别垃圾,并按照分类规则将垃圾分成不同的种类。该技术的研发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占世界垃圾产生总量的26.5%,并以8%至9%的速度增长。每年。可见,我国的垃圾量增长迅速,垃圾分类工作也随着垃圾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人工分拣垃圾时,工作人员不仅面临气味刺鼻、工作环境差等问题,而且可能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因此,垃圾分类机器人的研发势在必行。现阶段,从应用价值来看,垃圾分类机器人不仅降低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难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推动了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就目前而言,我国垃圾分类机器人的应用方式可分为三类:配送型。这类机器人的使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一旦有垃圾通过传送带,摄像头就会拍照并发送给内置的AI芯片;第二步,系统会分析图片中垃圾的类型及其坐标推断;第三步,机器人会根据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理。收纳型,即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垃圾分类箱具有满载预警预警、垃圾分类知识展示、智能投递装置、便捷投递灯、智能定位、使用过程中臭氧杀菌等多种功能。该型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的管理,还可以构建垃圾分类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搬运型,即智能垃圾分类车。智能垃圾运输车配备自动识别和传感器等技术,可处理和运输易腐烂垃圾、危险垃圾、可回收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垃圾,所有车辆均密闭环保。使用此类机器人,解决了垃圾“先分后混”和“跑滴漏”问题。综上所述,机器人的使用在垃圾分类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不仅会在垃圾分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还会帮助人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