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测试共抽取20款手机,其中1款为国外智能手机,另外19款为国产智能手机,排名靠前前五名针对每个国产手机品牌,选取3-4款不同价位的手机机型,涵盖低端机到旗舰机。然而,结果让他大吃一惊。19款国产智能手机全部解锁成功。从破解程度来看,这些手机的攻击难度几乎没有区别。无论是低端手机还是4000多的高端手机,都是秒解锁!引用清华大学RealAI研究团队的一段话:“顺利解锁手机,其实只是第一步。事实上,我们通过测试发现,手机上的很多应用,包括政务、金融应用,都可以通过“通过抵抗样本攻击进行身份验证,我们甚至可以在线伪装成手机的主人。银行开户,下一步就是转账了。”据悉,19款手机全部采用2D人脸识别,而未破解的手机采用的是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是智能手机中最安全的人脸识别技术之一,通过TrueDepth进行3D人脸分析摄像头,结合红外分析,打造出3万个控制点的人脸模型,欺骗系统复杂,破解难度大。安全问题凸显《2019年中国刷脸支付技术应用社会价值专题研究报告》表明2019年将成为人脸识别的“新元年”支付,刷脸支付用户将达到1.18亿,2022年有望突破7亿,或取代扫码成为主流支付方式。随着个人信息安全也随之而来,关于“人脸识别”的技术发展,更多的可能是它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人脸识别技术是不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方向?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拿这次破解手机人脸识别系统为例,就足以让人恐慌。能解锁手机,就意味着可以打开各种软件,随意修改密码,甚至可以控制手机中的虚拟货币。想想这是多么可怕。手机丢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有人捡到你的手机,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技术解锁你的手机,那么所有的隐私都会消失,变得完全透明。不仅密码和账号存在泄露风险,聊天内容、聊天记录、私密照片、私密视频、机密文件等都有可能被公开。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为什么国内大部分手机厂商不采用3D人脸识别?做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手机厂商确实比较少,而且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成本,还有外观设计的限制。国内大牌手机也会在旗舰机上使用3D结构光,主要是因为华为贵,利润高,可以承担3D结构光的成本。其次,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成本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还体现在软件适配上。至此,你的3D人脸识别就完成了。如果只支持解锁不支持刷脸支付,那只能算是半成品。也就是说,手机支持3D结构光人脸识别后,要配合微信和支付宝实现刷脸支付,会产生额外的费用。第三,由于3D结构光人脸识别需要额外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元件,对手机的外观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D比2D有什么优势?真的安全吗?3D人脸识别一般由多张不同角度的深度图像组成,能够充分展现人脸的曲线形状,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结合密集点云的方式在具有一定深度信息的空间中呈现。目前,3D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准确地区分照片、视频、口罩和双胞胎,不容易被人轻易上当受骗。此外,3D人脸识别系统对于光线和背景光环境更实用,系统更稳定,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从这一点来看,3D人脸识别系统安全级别更高,应用更稳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传统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从技术上讲,普通的二维成像是利用平面传感器接收被摄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可见光,形成二维图像。由于现实世界是三维世界,二维成像存在物体特征信息的丢失,即二维成像不支持物体三维信息的测量。比如3D人脸识别、3D建模、人机交互、AR、智能安防等功能。就安防而言,3D取代2D也将是大势所趋。然而,为了欺骗FaceID,美国研究人员制作了一副眼镜原型,镜片上有黑色胶带,黑色胶带内部有白色胶带,以模仿眼睛的外观。当眼镜戴在熟睡的受害者脸上时,他们就可以访问他的iPhone并通过移动支付应用程序向自己转账。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活体检测的工作方式与眼镜不同,戴上眼镜后基本上不会从眼部区域提取3D信息。虽然3D人脸识别确实比2D安全,但也不是没有破解的可能。那么如何预防呢?首先,保护支付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千万不要将敏感的支付密码和解锁密码设置为人脸解锁,或者使用多种验证方式,因为单次人脸识别确实存在被破解的风险。二是新技术的支持。RealAI去年推出了人工智能安全平台RealSafe。他们将这款产品定义为AI系统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系统,主要是为人脸识别等应用级AI系统升级防御,帮助抵御反样本攻击等安全风险。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基于该平台,可以快速、低成本实现安全迭代;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可利用该平台对已经落地的系统应用,或未来采购的产品进行安全升级,加强对人脸识别技术、相关信息系统和终端设备的安全检测。但人脸识别技术引起的担忧远不止于此。除了技术解决方案,漏洞的最终填补还取决于社会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