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磁带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容量比硬盘大???

时间:2023-03-18 02:41:33 科技观察

580TB的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磁带上???不废话,这是已经实现的事情。IBM和Fujifilm的一项技术突破表明,他们已经找到了将单个墨盒容量提高到580TB的方法。这大致相当于12万张DVD的存储容量,一张256GB的SD存储卡可以容纳2320张DVD。这一数字一举打破了磁带存储密度的世界纪录,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EEE磁学汇刊》。很多人的印象是磁带分为AB面和AB面,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张港台专辑。容量甚至无法与CD相提并论。另外,速度慢,体积大。相信很多00后都没有看过(暴露年龄系列)。为什么它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突然间可以存储这么多数据?新材料叠加纳米级分布Buff据研发团队透露的信息,该磁带介质采用超细锶铁氧体磁粉。该材料的化学式为SrFe(12)O(19),是一种具有永久磁性的黑色材料,常用于微波器件、记录媒体、磁光媒体、电信和电子工业。过去,磁带在存储介质上涂有另一种物质,即钡铁氧体颗粒。开启读取时,让磁头(电磁铁)接触磁带,磁带上的磁性物质发生变化,形成电磁感应,然后将数据读入系统。相反,写入时,磁头施加强磁场,改变磁带上磁粉的磁分布。△来源: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在新的结果中,研究人员将材料改为锶铁氧体。其颗粒比原材料小60%,均匀排列在磁带介质上,可提高存储密度,实现纳米级读取,信噪比更高。下图是锶铁氧体和钡铁氧体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粒度对比:更细粒度的磁性材料不仅可以存储更高密度的信息,还可以使磁带介质的表面更光滑。研究人员使用40μm×40μm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锶铁氧体和钡铁氧体带的表面。新材料胶带表面更光滑,平均粗糙度Ra为1.1nm,原材料Ra为2nm。除了更新材料,研究团队还改进了生产设备,让材料更均匀地分布在磁性层和非磁性层上,提高表面光滑度。磁头也被切割成斜面,读取部分加入20mm空气轴承,进一步减少摩擦。对上述改进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团队发现在使用超窄29nm宽度的TMR传感器进行读取时,其线密度可达702Kbpi,信噪比(SNR)值在当前电流时达到最大值22mA:此外,团队还使用了一套伺服控制器,保证了读取时磁头相对于磁带面的准确定位,运算精细度达到3.2nm。在以上几种技术的加持下,当磁带打开读取时,整个磁带表面以15km/h的速度经过,但磁头仍能准确找到1.5倍DNA分子宽度的读取位置.为了降低误码率,研究团队在定制的FPGA面板上实现了四个通道的同时读取,然后取平均值。结构如下:基于上述系统,研究团队测试了约600万样本数据,编译解码错误率随着线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使用64态D3-NPML检测器获得最佳性能。本例中,750kbpi线密度误码率(BER)为4.5e-2,刚好不高于设定的阈值,线密度为702kbpi时,BER为2.8e-2。值得一提的是,除了EPR4检测器,其他检测器在该线密度下的误码率也满足设定要求:对于未来的应用,研究团队认为该结果具有较低的成本和长期耐用性,低能耗消费和更安全,将成为科技巨头、学术机构和超大规模数字基础设施公司数据归档的首选,尤其是在安全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混合云领域。不过,说到量产,参与方之一的富士胶片认为,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磁带的默默发展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盒式磁带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大约20年了,但它仍然应用在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细分领域。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由于磁盘读写靠的是电磁感应,存储不需要通电,本质上在网络上是离线的,这就使得介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如果没有也无所谓。电源关闭。它总是用于备份数据,包括谷歌和微软Azure。.2011年,Google的一次软件更新意外删除了Gmail中40,000个帐户的电子邮件。幸运的是,他们使用了磁带备份,数据得以恢复。国内部分档案单位也采用磁带备份。郑州市档案局微信推文显示,他们在2017年进行了磁带数据恢复演练,帮助工作人员熟悉在突发情况下如何将备份数据从磁带恢复到磁盘。.去年,部分省份出现电力短缺,有咨询机构建议大公司考虑将部分数据转移到磁带上进行存储,最长可保存30年。磁带的另一个优点是经久耐用,不易损坏。磁带从高处坠落不会影响其数据存储。相比之下,硬盘等介质的环境适应性较差。在油气地震等野外勘探领域,有相当数量的数据存储在磁带上,然后再传输回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相应的,很多细分领域的IT工程师还在开发磁带资源管理系统。△资料来源:IBM有供需,IBM、索尼、富士、昆腾等科技公司多年来支持磁带的研发和产品推广。即使在最近几年,磁带容量仍在以每年约33%的速度增长,大约在两到三年内翻一番。业内有人将此称为磁带的摩尔定律,背后就是这些公司。当然,蓝色巨人IBM在其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1990年代后期,IBM与惠普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建立了LTO联盟,推出了更加开放的格式来开拓终端市场。2015年,他们与富士胶片合作,使用超小钡铁氧体颗粒,实现了商业产品12倍的信息密度存储记录。2018年与索尼合作,将倍数扩大到20倍。到目前为止,IBM最新的LTO-9格式磁带的原始存储容量已经达到了18TB。这些升级一方面来自于磁性材料的升级,还有读写磁道的增加,磁带盒和读取装置结构的升级,以及控制精度的优化。△图片来源:虽然IBM磁带还在发展,单位GB的存储成本更低,但我们普通人还是接触不到。主要是读写设备太贵了,设备价格至少要几万人民币。另外,由于单盘磁带仍然是线性读写方式,其数据传输速度比较低。对于我们来说,它仍然是一个存储设备,比如机械硬盘。更加合适。△IBM磁带机设备最后想问一下,您看好磁带的未来吗?参考链接:[1]https://www.fujifilm.com/us/en/news/data-storage/SrFe_580TB[2]https://mp.weixin.qq.com/s/XIEj5JslvVQp-URIxqucCg[3]https://gizmodo.com/a-new-breakthrough-in-tape-storage-could-squeeze-580-tb-1845851499[4]https://www.ibm.com/blogs/research/2020/12/磁带密度记录/[5]https://www.techrxiv.org/articles/preprint/317_Gb_in2_Recording_Areal_Density_on_Strontium_Ferrite_Tape/13379594/1[6]https://spectrum.ieee.org/why-the-future-of-data-存储仍然是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