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健康设备是当今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然而,同样开发健康硬件的新加坡团队Darma却走了相反的方向,专注于“非可穿戴”设备。
设备——智能坐垫。
在硅谷桑尼维尔的办公室里,达玛创始人胡俊豪向雷锋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坐垫原型:一个从市场上购买的普通坐垫,加上一个让它变得“智能”的核心部件——一块内置软板。
传感器。
这款坐垫可以测量坐在坐垫上的人的坐姿、坐姿时间、心率、呼吸等数据,并通过蓝牙同步到手机客户端;基于这些数据,Darma可以分析精神压力等深层数据,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建议和反馈。
例如,长时间坐着后,会有振动提醒,告诉用户应该站起来走动一下。
经过实际体验,记者发现带有传感器的板子并没有影响座垫的舒适度。
使用他们提供的指夹式心率计,记者还验证了座垫测量心率的准确性:它给出的实时心率可以与仪表显示的结果相同。
胡俊浩透露,能够根据座垫准确测量这些数据,关键在于他们使用的传感器——光纤传感器。
为什么要制造“非可穿戴”设备?胡俊豪是湖北人。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光电子学博士学位。
光纤传感器是他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
后来,他加入新加坡一家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与多位从事医疗器械应用的学者合作。
受到同事以及健康相关硬件快速崛起的启发,他决定尝试将光纤传感器应用到健康市场作为创业项目。
光纤传感器根据光波光学性质的变化来测量环境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压力、位移等,具有灵敏度高、适应特殊环境的特点。
此前,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大多集中在建筑、运输、运输等垂直行业,但胡俊豪希望将其应用到消费市场。
胡俊豪希望将其应用到消费市场。
于是他招募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友、软件工程师宋磊和擅长硬件开发的付洁组成了核心团队。
在观察了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后,胡俊豪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在他看来,可穿戴设备收集的运动、睡眠等数据没有真正的价值:“它们只能给出数字,但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数字,无法给出反馈,用户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佩戴手环、眼镜等设备,对于很多不习惯佩戴的人来说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
此前,已经发布了一款名为 LUMOback 的智能设备,可以佩戴腰部或背部在坐姿不正确时提供振动提醒;这款设备登陆 Kickstarter 后筹集了超过 20 万美元,但胡俊豪表示,除了数据准确性不够之外,LUMOback 也是定位为可穿戴设备的一个限制。
设备:“谁。
你会记得每天佩戴它吗?太多麻烦了。
他决定制作一款“非可穿戴”的健康设备。
同时,他们从自己和朋友那里发现,监测坐姿和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需求,相关数据也验证了他们的想法。
:“很多上班族因久坐而患病,而背痛是美国接受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胡俊豪希望将监控范围限制在人们的工作时间,避免打扰人们的娱乐和休息。
在他看来,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做一把智能办公椅。
“但椅子成本高,很难做B2C。
其中大部分是公司采购。
有多少人会自己购买高档办公椅?于是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坐垫:“相对于白领的收入,买一个坐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 “同时,如果用户将坐垫放置在办公椅上,应用场景也可以局限于工作环境。
”它不会在你吃饭或开车时打扰你,让你烦躁得想扔掉它。
”他还强调,智能坐垫相比可穿戴设备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提供反馈,“而不仅仅是给你数据。
”专注于大数据的硬件团队在年底组建了团队后去年,他们成功入驻深圳孵化器,获得了大量创业指导,同时联系了美国宇航局前生命科学主任Joan Vernikos,为他们提供了心跳、呼吸等方面的分析指导。
他们还聘请了Haxlr8r来介绍他们面向市场的智能坐垫的外观,在5月份的Haxlr8r演示日上,他们的演示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也引起了一些美国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
。
由于传感器的加入会增加缓冲垫的成本,最终产品价格可能在美元左右,因此主要市场将在欧美发达国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市场,进一步接触投资者和潜在客户,他们在美国注册。
公司,并在 Demo Day 后留在硅谷继续开发。
谈及潜在的市场规模,宋雷表示,目前还没有做过专门的分析,但网站上线后的效果给了他们很强的信心——在网站上,他们为想要预购的人提供了输入框。
下载电子邮件;据宋雷介绍,“访问该网站的人中,有20%表示有购买意向。
”在谈到可能的市场竞争时,宋雷表示,光纤传感器的技术门槛非常高,达玛团队正在申请相关专利:“其他团队想要达到这种灵敏度,价格会相当高;当他们做到了,我们又改进了。
”目前,他们正在改进产品,计划8月份在Kickstarter上推出,参考同类产品的情况,他们将筹款目标定为5万美元,“这只是最低目标。
实际筹款当然是越多越好。
最好能筹集到50万或1万美元。
”在胡俊豪看来,加油,Kickstarter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渠道,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产品和团队;另一方面,众筹也可以帮助他们验证产品的真实性。
他透露,之前在深圳研发期间,他们已经联系了当地的厂商,“众筹后大概四到五个月就可以准备出货了。
”虽然产品还没有上线,但他们已经在网上宣布,将提供一个SDK,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他们收集的数据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胡俊豪表示,希望从这款智能坐垫入手建立一家健康数据公司,利用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智能设备收集的数据来改善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