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丁守谦,非傍轴光学的发明者! 3D立体眼镜不用累眼睛

时间:2024-05-22 17:04:00 科技赋能

“由于没有人认真研究真正的3D成像原理,一些劣质VR产品充斥市场,酿成了一场灾难。

今年国内VR厂商蜂拥而至,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VR寒冬逐渐显现。

” 11月30日,在Global Tech全??球智能世界大会上,南开大学电子科学系教授、美国SID学会理事丁守谦在主题演讲中这样说道。

图片:丁守谦,南开大学电子科学系教授、美国SID学会理事。

丁守谦教授指出,二十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3D图像能够被大众接受、大众化、能够在现实中实现?他发现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有完美的左眼和右眼平面图像,这是由原始立体摄影师完成的。

这是前提。

其次,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必须完全重叠在眼前合适的位置,否则无法形成三维图像。

再次确保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否则会出现串扰。

最后,在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合成三维图像的过程中,不能降低原始平面图像的清晰度、色彩饱和度、原始亮度和对比度。

资料显示,2008年,德国布什发现,具有旋转轴对称性的磁场也可以使近轴电子束聚焦成像。

也就是说,如果斜率不太大,从一点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电子都可以通过这个旋转轴对称。

场的效果会汇聚到一个像空间一样的点。

作为我国最早接触电子光学的人之一,丁教授对此感到惊讶,并受到启发,创造了非近轴光学。

“我逆向思考,如果把这些非近轴光子作为聚焦成像的主力,是不是也可以将离它很近的电子束视为它的近轴电子束?最终可以实现光在虚像中的空间位移是最便捷的方式,通过光学方法实现位移,使左右眼图像重叠,得到理想的三维图像。

”丁教授感叹道。

丁教授说:“这有点像文人写的回文诗,倒着读既清晰又优美。

”而且在成像质量上,这比目前流行的各种方法都要好,完全满足上述的形成要求。

完美立体图像的 4 个条件。

图像稳定、无闪烁,要求比医疗级别还要严格;也能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的艺术审美情趣的追求。

它也是一个高端三维显示的公共平台,可以与教育、交通、建筑、军事、游戏等有此类需求的项目完美融合。

“现实中,人们在佩戴时经常会感到疲劳。

丁教授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设计不好,人眼的成像不能完全重叠,需要采用所谓的“眼对眼”的方式。

看到三维图像。

现在设计已经把它完全重叠了,放在前面最合适的位置,所以看起来很舒服。

再加上眼前铺开的开放式立体空间,自然不会感到疲劳。

据悉,这款高清、全彩、高保真的3D眼镜就是这样设计的,并已获得专利。

它们通常被称为 Ding 的 3D 眼镜(以区别于其他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