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为什么很多公司都被“伪低代码”拖累了?

时间:2023-03-18 01:29:59 科技观察

Z老板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裁。我曾经为他担任IT顾问。上周,他向我抱怨,被“lowcode”误解了。事情是这样的,Z老板一年前被某软件公司的业务员忽悠了,说Z老板的管理理念落伍了,现在是数字时代,Z老板还在用信息化的软件系统年龄。Z老板虽然很擅长企业管理,但对IT的了解不多,所以被对方忽悠了。安装一个“低代码”系统花了200多万元。谁知系统本身成熟度不高,用户体验差,更谈不上可定制化。但是,软件公司的实施顾问不懂交易业务,连主流程都跑不通。员工怨声载道,甚至影响了两个重要客户的业务发展,最终项目以失败告终。听完Z老板的哭诉,我说,你被“伪低代码”拖累了。01如何区分:“真低码”和“伪低码”?说到低代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拖拽”生成一套灵活强大的企业软件。事实上,真正的低代码不仅仅是一款软件,更是一种企业IT治理思想、IT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方法论,是承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手段。如果低代码意识不够,企业很容易陷入“伪低代码”的陷阱。那么,如何区分“真低码”和“伪低码”呢?主要看以下五个特点:1.是否支持敏捷交付低代码的重要概念是“敏捷交付”的能力。无论企业的业务流程多么复杂,都可以以MVP(MinimumViableProduct)的形式构建一个系统,先运行。业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给予反馈,进而不断完善功能,形成正反馈工作闭环。这种迭代演化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从而规避风险。2、是否与业务方共同开发低代码?提供友好的自定义开发界面,大大降低了基于系统“二次开发”的门槛,业务人员或初级开发人员只需稍加培训即可快速掌握。3、是否高度依赖IT部门低代码的出现,从而实现“开发左移”。所谓“开发左移”,是指将开发工作转移到软件开发流水线的上游,即业务端。这使得业务方获得更多的软件定义权,增强了解决方案,减少了对IT部门的依赖。4、是否优化了业务流程?低代码是承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手段。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战略规划、业务架构梳理、IT架构设计、数据架构构建等,完成业务流程优化后,这时候才知道什么样的数字化企业需要的系统。5、是否推动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战略确定后,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进行组织变革,以确保数字化战略最终落地。02“伪低代码”是如何拖垮公司的?1、只做软件,不升级思维模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来都不是IT的问题,而是业务思维转型的问题。最后一套软件是无法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难的部分。2、业务方参与不够在很多公司,在实施低代码的过程中,业务方的参与不够。和传统企业管理软件的实现一样,业务流程图交给IT人员,由IT人员完成系统搭建和初始化,然后业务人员试用,??然后提出修改意见。这就像在山路上驾驶兰博基尼。不管你的表现有多好,你还是出不来。3、高度依赖IT部门企业管理软件的传统实施,高度依赖IT部门,IT人员响应再快,也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低代码的过程中,业务方理解不够,乙方公司培训不够。实施低代码后,业务端仍然高度依赖IT部门,增加了IT部门的维护成本。也就是说,软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没有完全发布。4.现有业务流程未优化。许多公司已经花了很多钱购买低代码系统。部署完成后,所有业务单据都录入系统,可以生成报表,就算项目成功了。但实际上,原有的业务流程并没有经过任何优化。非但不能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反而需要增加几个系统输入人员岗位。5、不进行组织变革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需要进行组织变革,这必然会影响个人利益,必然会引起部分人员的强烈反对。这也是很多IT人员不愿触及的地方。很多企业IT领导采取“鸵鸟策略”,不愿意直面问题,导致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掉进“伪低代码”的坑里。03企业如何实现“真正的低代码”?1、升级数字化思维企业要实施低代码,首先要升级数字化思维。所谓数字化思维包括:数据思维、系统思维、敏捷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生态思维等。简单地说,数据思维就是用数据理解事物的思维,每一个决策都必须具备一种数据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将多种事物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维。其他几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就不多解释了。2、业务方深度参与IT部门的实施,乙方公司必须对业务方进行充分的宣传,落实低代码提供的“开发向左转移”的理念。让业务方深度参与低代码实现过程,逐步培养业务方的“二次开发”能力。推广“开发向左转移”的理念,有助于业务方快速优化流程,敏捷改进,真正实现端到端交付,为业务运营降本增效,带来价值增量。3、IT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低代码可以降低业务端对IT的依赖,让IT部门将有限的开发资源投入到企业IT架构、数据治理、智能分析等核心任务上。同时,IT部门要做好后续支持、系统运维、培训等服务工作,让业务人员无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业务向低代码化迁移。4、梳理业务架构,通过“低代码”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首要任务是梳理顶层业务架构,划分业务领域。这项工作除了产品和技术领先外,还需要业务方的共同参与。有了相对清晰的业务规划蓝图和业务领域划分,通过“低代码”实现快速交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业务架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业务系统具有足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而这恰恰是低代码的优势所在。5.数字化转型,驱动组织变革也许你会说,我最后的“低代码”跟组织变革有什么关系?前面提到,“低代码”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手段。只有认知提升到这个层次,才能更好地实现IT赋能企业。一位IT资深人士曾说过:“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就是‘杀人’的过程。”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企业质量和效益,释放人力资源,帮助传统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所谓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重塑和创新物理世界的传统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最终实现商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