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消息,现在我国物联网发展已经进入2.0阶段,今年NB-IoT网络基本可以实现覆盖全国。去年,工信部发文:要求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并在室内、交通路网、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低层管网,基站规模150万个。目前,中国电信31万个NB-IoT基站数量仍保持全球第一;中国联通今年5月份NB-IoT基站将超过30万个,基本可以覆盖全国;到今年年底,NB-IoT网络连续覆盖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城区。在昨日举行的“2018年第一季度工业通信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文库透露,三大运营商预计再新增30万个NB-IoT今年的基站。中国联通:到今年5月,NB-IoT基站将突破30万个。中国联通对NB-IoT的发展听闻不多,但最近的消息越来越响亮,步伐也逐渐清晰。2018年3月16日,中国联通在南京成立联通物联网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定位为中国联通对外业务和资本合作的主体。事实上,中国联通已于去年三季度完成NB-IoT核心网建设。到今年5月,NB-IoT基站规模将超过30万个,基本可以覆盖全国。这也将是继中国电信之后,第二张覆盖全国的NB-IoT网络。去年6月,中国联通发布了新一代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目前,平台拥有超过8000万连接,近2万行业客户,其中每月新增连接数约3-400万。全球最大的单一连接管理平台,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联通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1.3亿。同时,中国联通与全球50多家运营商使用同一平台,这意味着可以通过一个平台管理50家运营商的终端。此外,在物联网国际化方面,中国联通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是SIM卡。上个月,中国联通开通了欧洲方向。以后SIM卡号可以直接写成欧洲当地运营商的号码。享受当地关税。二是与国际运营商进行跨平台对接。中国电信:全球最大NB-IoT网络成效显着中国电信一直是NB-IoT网络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早在去年,就完成了基于800MHz的NB-IoT网络部署,全网31万个基站同步升级,构建了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后来推出了全球首款NB-IoT套餐。该套餐的计费方式摒弃了NB-IoT中极低价值的流量计费方式,以“连接次数”计费。其中:包年套餐价格为20元/户/年,生命周期套餐共7档,分别为2年35元/户、3年50元/户、3年65元/户4年65元/户,5年80元,6年/户90元,7年/户100元,8年/户105元。而且早就宣布投入物联网专项资金3亿元,推动NB-IoT终端产业链成熟,其中模组产品补贴2亿元,1亿元补贴。元将根据项目需要,对2/3/4G模组产品进行补贴,提高行业门槛和成本。减量,丰富终端产业链。特别是在实施方面,中国电信通过NB-IoT网络与物联网平台的联动优化,大幅提升了智慧城市水、电、气抄表的上报成功率,降低了上报低时延过程。等问题。因此,中国电信在水表、电表和燃气表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中国移动:2018年,NB-IoT网络将继续覆盖全国县、市、城区。去年6月,中国移动正式获得在900MHz频段部署蜂窝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牌照。但由于NB-IoT目前的标准只能支持FDD系统,之前中国移动没有FDDLTE牌照,所以没有大规模部署NB-IoT网络。直到2018年4月3日,中国移动才拿到FDD牌照,这对NB-IoT网络的发展极为有利。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很可能以新建基站为主,同步LTE900M低频重耕,进度不如电信、联通的直营基地站升级和部署。”事实上,2017年中国移动NB-IoT已在346个城市落地,实现了端到端的大规模商用。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NB-IoT网络将继续覆盖全国县市和市区。此前,中国移动宣布将在2018年为物联网建设提供20亿专项补贴,其中一半用于支持NB-IoT模块,为厂商提供60%至80%的补贴比例,另一半用于支持4G物联网模块。对于联网模块,***将给予50%的补贴。还首次发布了NB-IoT资费,包括20元和40元两种包年费。去年,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项目无线及核心网设备设计及可行性研究征集采购》披露,相关项目金额为395亿元。据了解,中国移动两年内预计建设超过40万个基站,总投资超过4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