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注意!全球区块链应用市场正在发生这八个重要变化

时间:2023-03-17 19:45:44 科技观察

CapitalLab发布的《2022全球区块链应用市场报告》表明区块链的演进速度超乎想象,以至于即使在短短一年内,全球区块链应用市场已经展现出千变万化的模样。我们梳理出最值得关注的8个重要变化,以期通过这些变化看到区块链应用市场的整体趋势,更清晰地识别整个市场的新机遇,有效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1、区块链技术加速向行业应用市场拓展。据CapitalLab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区块链应用案例总数为1290个,与2020年的1304个基本持平,涵盖金融应用、政府应用和行业应用三大应用类型。其中,金融类应用占比25%,政府类应用占比12%。除金融行业外,其他行业应用占比63%。综合2020-2021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三大应用类型中,金融类应用占比保持稳定,政府类应用下降明显,其他行业类应用形成大幅增长趋势。2020-2021年全球区块链应用案例三大类型2021年政府应用案例数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全球政府应用案例中占比最高,随着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地域和场景随着政务类应用的进一步普及,新增该类应用数量相应减少,导致政务类应用案例数量整体下降。同时,上述数据清楚地表明,区块链技术正在加速向产业应用市场拓展:如何加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溯源,帮助农民增收;如何提高国际贸易货物通关速度,降低海关监管成本;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高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的效率……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安全、信任和共享机制,为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推动并产生了多种应用成果。总的来说,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时代已经到来,为各类区块链服务商提供了长期可见的发展机遇。从更大的角度,我们可以判断,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1.0时代;以智能合约为媒介,以金融应用为核心的区块链2.0时代;到区块链应用在政府服务和更广泛的行业,并开始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靠拢,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已经进入了区块链3.0时代的初级阶段。2、更多国家加入区块链技术应用热潮。2020年,资本实验室收录了61个国家/地区的区块链应用案例。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达到82个。近两年,应用案例覆盖的国家/地区总数达到92个。在2020-2021年全球区块链应用的区域分布中,中国的区块链应用活跃度最高,远非领先者众多应用案例,构建了全球最系统、最完整的区块链应用生态,率先进入区块链3.0时代。从大陆分布来看,亚洲、欧洲和北美区块链应用覆盖率和成熟度较高,南美、非洲和大洋洲落后。但值得注意的是,非洲的区块链应用活跃度正在快速提升,2021年新增应用案例的30%将来自该地区。相信那些目前看起来相对滞后的区块链应用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也将为具备国际市场拓展能力的区块链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多商机。在区块链应用市场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各机构纷纷加紧探索“价值洼地”,如:区块链支付网络RippleNet、贸易融资平台Contour加速全球市场布局;Fantom公链在南亚、中亚市场合作频繁;Cardano公链和MediciLandManagement(MLG)继续扩大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需要看到的是,与高度国际化的国外机构相比,中国机构在全球区块链应用市场的拓展相对滞后,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不断提升。三、区块链技术应用热点发生剧变2020年到2021年,短短两年间,全球区块链应用市场的行业分布和应用热点都发生了剧变。2020-2021全球区块链应用行业分布对比从行业分布来看,以供应链溯源为核心的农业/食品应用占比从各行业第一位下降至第六位;能源/环保应用占比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一位;区块链设施应用占比从第7位上升到第3位;往年,通信/安全应用被归类在区块链设施主题下,但今年单独进行分析,强势进入行业占据第五位。行业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农业/食品区块链应用日趋普及,新增案例数量相应减少;随着“双碳”主题日益受到关注,能源/环保应用实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区块链设施建设和新市场需求的牵引,与区块链设施相关的应用实现了大幅增长;此外,随着5G通信的发展,后向区域网络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网络安全的紧迫性越来越高,与通信/安全相关的应用显着增加,形成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市场。从应用热点来看,与“双碳”主题相关的碳排放管理应用成为今年最大的应用热点。此外,涵盖文化/传媒、工业/制造等行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应用,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延伸到更多制造品类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以及KYC、智能合约审计、跨链安全互通等。相关的链上安全应用也处于逐渐普及的阶段。4、区块链基础设施和应用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区块链基础设施和应用格局悄然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阿联酋、韩国、新加坡等领先国家加速区块链设施建设和应用的同时,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桑给巴尔、图瓦卢等为代表的国家开始携带出台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推进区块链设施建设。在中国,以星火链网络、长安链、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为代表的国家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发展。此外,百度超级链、蚂蚁链、华为云等机构密集推出多项区块链基础设施新服务。总体而言,基于自治、安全、高性能等战略考量,我国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随着全球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深入,新需求和新问题不断涌现,竞争与合作同步加速,重塑区块链设施及其应用生态:以太坊仍是最热门的,但新一代BNBChain、Cardano、Solana、Avalanche、Fantom、Polygon等公链也在快速发展,甚至向他们发起挑战;随着跨链需求的增长,跨链项目越来越多;链设施开始与KYC平台、保密计算平台、预言机网络、碳交易市场等区块链服务商建立更多合作,进行业务整合;基于安全性、可信数据、环保、吞吐量、可扩展性、交易成本等因素考虑,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转向新的区块链平台;今年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分布式计算平台,并开始成为一种新的业态……。五、区块链“双碳”应用凸显爆发式增长2021年,基于区块链的“双碳”应用已延伸至能源、环保、制造、金融、消费品、零售、交通等行业,并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在能源/环保行业,“双碳”应用主要分布在碳排放管理和资源回收两大场景。其中,碳排放管理应用涵盖碳排放跟踪/测量、审计/报告、碳交易/抵消,在行业覆盖、参与主体类型、产品和应用等方面均较上年实现较快快速增长。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巨大飞跃;此外,今年涌现出大量与资源回收相关的区块链应用,具体涵盖海洋垃圾处理、水处理、垃圾综合回收、塑料回收、生活垃圾回收、锂电池回收等领域。数据显示,正是这两个场景的应用增长,带动了整个能源/环保行业成为2021年区块链应用最活跃的行业。在金融行业,在全球ESG投资热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和更多机构将投融资业务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结合,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绿色债券、绿色借记卡、绿色供应链融资等。等待新产品。可以预见,短期内,区块链技术将应用于全球更多的ESG项目。在消费品和零售行业,从牛仔布制造商到在线钻石市场,从羊毛生产商到二手电子商务平台,许多组织基于区块链技术对其产品供应链进行全流程跟踪和信息公开,以更大程度。完全符合ESG规范,以及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总的来说,区块链“双碳”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代表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代表着“绿色革命”与新兴技术的快速融合。这种融合将推动区块链应用的进一步成熟和普及,任何行业都难以脱离这一重要主题。6.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市场已经启动。从近10年的区块链应用实践,尤其是近两年来自全球的众多应用案例,可以看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市场已经开始。这个由金融业发起的市场,早已超越了加密货币的典型形态,延伸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本质上,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是指可用于存证、验证、赋能、流通和交易的数字权益凭证。需要注意的是,数字资产的流通和交易并不一定以货币为媒介,而是可能基于相关资源的交换或重新配置。从民间机构发行的加密货币,到各国处于探索或试用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再到新兴的NFT/数字收藏品,金融行业率先打开了数字资产的大门市场。同时,在强大的商业冲动和创新驱动下,新型数字资产层出不穷。例如,股票、债券的代币化发行与交易,黄金、油气、精糖等大宗商品的代币化交易,农村闲置房屋改造的代币化投资平台,跨境支付的代币化等。汇款与结算、基于活畜资产的抵押融资、基于电子仓单的质押贷款……各种新型数字资产正在改变着金融业原有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从以上案例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数字资产种类繁多,但大多遵循“要素数字化-数字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证券通证化”的“四化”实施路径。除了金融行业,数字资产已经在更多行业扎根:在物联网行业,数字资产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交易;在能源行业,数字资产用于太阳能投资和输配电、电动汽车充电和电池更换、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在通信行业,数字资产用于低成本的网络建设和服务;在医疗行业,数字资产用于共享医疗数据和研发治疗方案;在公益慈善领域,数字资产用于个人公益记录和社会声誉统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资产已经融入各国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在奥地利,政府部门通过众包模式、区块链和游戏化代币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居民提交供暖余热热点,更高效地满足城市供热需求;在瑞士,著名旅游小镇Wetzikon发行了基于WetziKoins代币的Coupons,以刺激当地消费,帮助当地中小企业走出疫情阴影;在日本,SBIHoldings与福冈工商会议所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礼券,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中国,从江西省首个全国综合评价积分“感通点”,到广东省发布全国首个公共数据资产证书,再到浙江温州市首个全省“个人数据资产云证书”,通过存储、数据赋能、资本化、流通化,覆盖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体系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从成都的“联动社区”,到南京江北新区的“联动万家”,再到杭州萧山区楼塔镇大同三村的“美美大同”,区块链和积分机制正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助力。无论是公共数据还是个人数据资产凭证,还是常驻社区积分,这些新模式显然已经具备了数字资产的相关特征。可以预见,新型数字资产将是未来区块链应用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之一。该市场将为未来“元宇宙”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提供早期探索。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下,我们需要重建对资产和数字资产的理解和定义。我们需要通过新的合规和监管体系来适应这一趋势,同时鼓励创新。7、基于区块链的知识产权管理强势崛起虽然区块链与知识产权管理有着天然的结合,但在过去几年,“区块链+知识产权管理”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到2021年,这类应用强势崛起,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之一。这些应用广泛分布于文化/传媒、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司法/执法等行业或领域,涵盖评估、存证、许可、维权、融资、拍卖、交易等全链条功能,和诉讼。在文化/传媒行业,一大批涵盖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平台密集上线,为影视、音乐、动漫等垂直领域提供服务的区块链平台也层出不穷。在工业/制造行业,CAD文件共享、3D打印数据传输、服装设计、纺织品图案设计、珠宝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成为区块链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新热点,并被用于分布式制造、新闻制造等新模式的健康发展需要提供安全可信的保障。在金融服务行业,国内基于区块链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正在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国外相关机构推出代币化的专利NFT产品,以提高专利技术所有者的信任度,促进知识产权代币化的许可、商业化和潜在交易。在司法/执法领域,我国司法机构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的证据存储和验证功能,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诉讼和审理效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流程。从全球来看,中国在“区块链+知识产权管理”场景的应用活跃度最高。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块链技术也将为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带来源源不断的助力。8、区块链催生了产业元宇宙的“绿萍末路”。2021年,“元宇宙”将迅速升温,成为最受关注和追捧的新兴领域。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元宇宙的火爆并不是突然而来,而是与2020年开始的NFT热潮紧密呼应,相互借力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游戏、体育、社交、文化、时尚等行业成为推动元界脱颖而出的“排头兵”。但从长远来看,作为一种基于Web3.0的新的技术形态、经济形态、社会治理形态,只有当更多的行业,尤其??是实体行业开始进入元宇宙的空间,才算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元宇宙。宇宙万物才能真正实现。除了单一的NFT/数字收藏品投资交易应用,近两年的相关案例表明,产业元宇宙的“清平末日”已经出现。例如,在汽车行业,宝马、Stellantis、知己汽车等相关厂商推出了基于车主驾驶行为数据的积分奖励和交互系统,为车主提供数字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在物联网行业,去中心化物联网平台IoTeX提出了结合IoT设备和DeFi的“MachineFi”解决方案;在通信行业,地理定位数据智能公司Quadrant已经开始提供基于区块链和NFT的移动定位服务;在气象服务行业,知名气象服务商AccuWeather在预言机网络Chainlink上部署实时节点,将基于智能合约向各类区块链应用提供关键气象数据……在上述案例中,虽然相关的各机构并未明确表示其最新动作与“元宇宙”概念直接相关,我们仍可梳理出工业元宇宙的早期应用。同时,我们可以预见,上述相关应用将成为元宇宙生态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此外,工业元宇宙远不止数字馆藏、数字化身、虚拟土地、虚拟演唱会、虚拟展览等初级应用,而是在与现实世界的叠加中,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无限可能。虚拟世界。如何超越炒作,成为元宇宙有价值的节点,将自身的技术、业务、品牌积累转移输出到元宇宙,将成为传统企业,相关企业级服务商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