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3月23日报道:一部剧再跌宕起伏总要谢幕,事业也是如此。一年多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一直被“传言”即将退休。3月22日,谣言成为现实。2月16日,中组部有关部门人员到中国移动进行干部考核,与主要管理干部座谈。现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奚国华将接任中国移动董事长一职。在王建宙“掌舵”中国移动的七年多时间里,中国移动的收入从2004年的192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11年的5279.99亿元,净利润从420.04亿元增长到2011年125.9十亿。用户数量也从2004年的2.042亿增加到2011年的6.5亿,增长了三倍多。对此,王建宙谦虚地说:“我很荣幸成为中国移动管理团队的一员,与全体员工一起,见证了公司列车驶入国际轨道,并继续飞速行驶借助火车现有的惯性。”素描王建2012年3月22日,经过工作交接和简短讲话,64岁的王建宙终于卸下包袱,但仍将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明年的会议。王建宙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上中学时,他去了杭州农村三年。为了学好英语,他还在杭州西湖边当过免费导游。与王建宙接触过的人普遍评价他“优雅”、“谦虚”、“很少发脾气”。从某种角度来看,王建宙不像是“国企领导”:他不喜欢“前呼后拥”,无论参加什么样的国际会议,他最多能带上他身边的秘书。因此,当大多数国企负责人喜欢称自己为“企业家”时,王建宙却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职业经理人”。他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王建宙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长期坐在高铁上,整天都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连睡梦中也不例外。”每天早上上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TheOnenight,如果连续两个小时不看中国移动在纽约股市的股价,“你会觉得不舒服。“与其他专注本土经营的国企负责人相比,王建宙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活跃于达沃斯等国际经济论坛和国际投资者交流会上。从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到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包括互联网新贵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都在他的朋友名单上。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王建宙都痴迷于电信行业。他还是一位“手机专家”。随身携带五部手机是他的习惯之一。比如用两部手机同时上网,比较不同手机的上网速度,或者手机连续3小时保持通话状态,测试手机网络信号覆盖情况。这种对手机的专注,已经演变成王建宙的一个特殊习惯——拍电话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电话亭,我都会拍照。我在国外不同城市拍了很多公用电话亭的照片,整理成相册,供大家欣赏。后来,成了一种爱好,出国考察的时候就出去找电话亭。”“经常有人问我有什么爱好,我回答说,其实我的爱好很简单,很容易满足。我以前“喜欢看人用手机打电话,但现在我更喜欢看人用手机上网。这是我最大的爱好,每当我看到有人用手机时,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他说。.过去几年,中国移动一直是全球用户数最多的运营商。2006年8月,中国移动市值超过沃达丰(Vodafone),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让中国移动被冠以“奔跑的大象”的称号,王建宙功不可没。2004年11月,王建宙从中国联通调任中国移动担任领导职务。他提出了开发农村市场的建议,却遭到了公司内外,尤其是投资人的强烈反对。王建宙认为,在城市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只要能尽可能降低每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分配给每个用户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庞大的农村市场仍可带来高额利润。2006年秋,他又组织高盛等30多家投行的分析师到农村市场考察,称之为“反向路演”。最终,大部分投资者都被“说服”了。事实也证明,王建宙“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策略是正确的。直到2008年,中国移动的收入和利润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甚至长期超过20%。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增用户的增长,其中一半来自农村市场。当用户、语音、短信驱动的业绩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王建宙将目光投向了数据业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给运营商带来的无限可能。“中国移动需要互联网狂人。”2007年,王建宙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明确指出。虽然时至今日,由于多起腐败案件的牵扯,业界对“移动梦网”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移动绝对是??率先发展梦网,推动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一个“吃螃蟹”的人。从当年的移动梦网到今天的MobileMarket,中国移动在思维和布局上至少领先竞争对手两到三年。移动梦网不仅为中国移动带来了20%到30%的数据业务收入,还带动了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公司以及一大批SP概念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的成长。王建宙的“遗憾”中国通信业如今经历了两次能够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技术变革。一是中国联通成立并引入CDMA技术,二是中国移动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最先见证这两种变化的人是王建宙。从王建宙1999年加入中国联通到2004年从联通到中国移动。数据显示,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从521万户增加到9219万户,增长105%,市场份额从5.7%扩大到近35%。主营业务收入从162亿元增长到670亿元,年均增长42.6%,收入市场份额从5.8%上升到接近14.5%。按用户数计算,中国联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运营商。经营一个没有市场基础的通信技术,在市场上从小到大,直到占据一定份额,是对经营能力的巨大考验。同样的故事在TD-SCDMA上再次上演。2009年1月,中国移动正式拿到3G牌照。截至2011年底,全国TD基站数量超过20万个,TD用户达到5121.2万户,居世界第一。如果说王建宙在任期间最大的乐趣,就是通过成立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国领先的4G标准TD-LTE获得全球认可,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通信标准率先与欧美接轨。标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说王建宙还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在任期间TD-LTE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商用。TD-LTE首次赋予中国企业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与国际技术FDDLTE基本同步。这离不开王建宙每次在公开场合和国际会议上的强烈号召力,以及中国移动在表率上的投入。中国移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底,全球已有5张TD-LTE网络正式商用,超过10家运营商明确商用计划。众所周知,TD-LTE对中国移动的意义远大于技术标准本身。王建宙要做的,是为了中国移动的长期竞争力,先于其他运营商“未雨绸缪”。更值得玩味的是,“王建洲”之后,中国移动将何去何从?经过多年的“大象奔跑”,另外两大竞争对手正在迎头赶上3G。中国移动“独树一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移动下一步怎么走?后人将为我们揭晓答案。专题报道:https://img.ydisp.cn/news/20220406/v03w34nkenc.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