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uler的研发项目成立于2010年左右,当时openEuler是华为的商用系统,正式名称为EulerOS。由于EulerOS一直低调,openEuler自2019年底开源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太多关注。2020年,openEuler的开源社区开始爆发式增长。社区开发者数量从10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SIG群数量从40多个增加到89个,软件仓库数量也达到了8000多个。下载已在全球54个国家、1000个城市使用,下载量高达25万次。截至今年9月,openEuler的商业发行量已超过30万台。随着openEuler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关注openEuler的进展。今天,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Euler项目组技术委员会成员、创达首席架构师刘守勇受邀近距离接触openEuler生态,了解openEuler生态、未来规划和机遇面向openEuler生态中的开发者和企业。#videoid{height:350px}@media(max-width:767px){#videoid{height:186px}}@media(max-width:320px){#videoid{height:186px}}下面是采访没改本义整洁。问:最近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是“数字经济”。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涛在2021年操作系统产业峰会上表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前所未有。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数字经济生态基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openEuler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吗?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分类(2021)》,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产业,以及完全依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各种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的生态基地之所以可以称为基地,是因为它是整个系统中最基础的设施。所有的数据、通信、交易(我们传统上讲的IT、CT、OT等)都必须有这个基数作为保证,那么这个基数是什么?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没有操作系统,就没有数字世界,也就没有所谓的数字经济,因为操作系统是保证数字经济有效运行的最基础部分。您的微信可以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运行。?如果不行,那你的微信支付就不存在了。openEuler在数字经济的基础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openEuler不是某个操作系统。成为培育操作系统的土壤。它不仅可以长出适合服务服务器和云计算的操作系统,也可以长出适合Edge、嵌入式等操作系统,可以长出枝叶,丰富整个操作系统生态。以此带动全球产业链数字化发展。Q:openEuler在目标领域有哪些技术进步?您希望给这些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希望实现什么样的愿景?整体来看,欧拉操作系统可以广泛部署在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设备等多种形态的设备中。应用场景覆盖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CT(CommunicationTechnology,通信技术)和OT(OperationalTechnology,运营技术),统一操作系统支持多设备,一次性应用开发覆盖所有场景。在内核、安全、合规、容器、编译器、混合部署等单点技术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重构和优化,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应用场景不断增长的需求一切。Q:openEuler生态系统整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取得了哪些较大进步?openEuler的整体生态发展还是比较好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主要参与厂商有麒麟、同芯等,还有运营商和国内芯片厂商。建立一个全民生态是远远不够的。以领先的技术和开放的合作为后盾,openEuler也在规划边缘侧和嵌入式领域的延伸,为社区带来一些更先进的硬实时、高可靠等技术,真正覆盖全场景。ThunderSoft成立了EdgeSIG,将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基于openEuler的边缘操作系统。Q:未来几年openEuler的整体生态布局是怎样的,或者说openEuler生态的战略方向指向哪里?如果大家关注过最新版openEuler的发布,可以看到openEuler已经分为服务器、云计算、边缘、嵌入式等几个场景,同时正在规划统一的构建工具,增加系统构建的简单性和易用性。使用和可扩展性。服务器和云计算将持续投入,与传统操作系统合作伙伴一起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对边缘计算、工业场景等新兴领域和传统产业的投入,将核心技术引入这些数字新市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明年,项目组还将与创达等行业伙伴合作,制作边缘和嵌入式版本,并在行业内推广落地。Q:如果有企业或开发者想投资openEuler生态,您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和要求?openEuler欢迎任何企业加入。openEuler的所有资源都是开源开放的,例如代码、资料、会议等;当然,Euler社区希望大家共同贡献,共同成长,最终共赢;此外,很多公司都签署了CLA,但签署CLA和加入社区的关系并不强。只有签署了CLA才能为社区做贡献,这实际上是一个社区弃权协议;这个动作相当于参与社区,但实际意义还是有区别的。欧拉希望更多的创新企业和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加入进来,强大的基础和应用驱动力将推动欧拉更上一层楼。Q:未来OpenHarmony和openEuler将如何协同工作?目前重叠部分的计划是什么?OpenHarmony主要定位于移动端,更注重人机交互、链接和展示设备,目前主要在消费电子领域。Euler的嵌入式,主要在工业领域,比较注重实时性、稳定性、可靠性。当然,这里会有一些重叠点,比如使用Linux内核,能不能合并到一起?相信openEuler和OpenHarmony会逐渐走到一起,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谁取代谁,在技术上互相学习,在跨领域共存,最终共同支撑数字基地。Q:OpenHarmony与EclipseFoundation达成海外部署合作。openEuler对于出海有哪些考虑和想法?openEuler和OpenHarmony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基础。openEuler其实有Linux开放生态的优势。所以,海外部署就有点水到渠成了。比如Intel、SUSE等国外大公司都签署了CLA,可以带动生态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另外,随着像创达这样的全球化公司的加入,openEuler可以通过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机器人,比如我们的边缘计算盒子,把openEuler带到海外。Q: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中国第一家开源基金会。通过openEuler项目,中国开源环境的现状和挑战是什么?开源和闭源生态系统中都有成功的公司。最著名的RedHat是开源的典型代表,Apple是闭源的典型代表。企业的成功不能用开源和闭源来定义。开源圣经《大教堂与集市》其实已经说明开源是一个大市场,项目有好有坏,但大家可以合作。最终的成功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执行力。在技??术方面,许多闭源公司也使用开源软件;开源软件的实施有时会借鉴闭源设计。无论是否产生商业价值,开源确实对基础软件的发展和全球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的开源环境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启蒙阶段。虽然有OpenAtom开源基金会、欧拉社区、木兰协议等非常好的组织和规范,但我们也要警惕国内开源参差不齐,造成内卷。因此,我们需要合理的引导和适当的启迪。开源和开放不能划等号。开放并不一定意味着开源。开源是为了更好的开放。开放并不意味着放手。因此,需要开源治理来确保合规性。因此,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选择。Q:推动中国开源产业发展,您认为重点有哪些?其实,开源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东西,只是在中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我认为要发展开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政策引导。开源最早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因此,规划具有政策导向;二是国家单位、协会、联盟、协同推进,如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CCF协会、开源促进联盟等,从标准、布道、推广等多个维度进行推广。活动。三是企业参与。企业要正确认识开源,为什么要开源,如何参与开源,开源对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千万不要横冲直撞,结果头破血流,所以要好好学习,不要固步自封。第四,鼓励高校参与开源,比如终身开源芯片计划、开源操作系统竞赛,甚至开源课程。最后是产学研结合,开源教育在学校,开源在企业就业,以开源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让开源走向全球。Q:openEuler如何协调生态中企业的开源共建和商业化?为什么一定要把开源和商业化看成对立面?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谁参与了开源项目?谷歌、华为、IBM,甚至曾经批评开源为毒瘤的微软,都开始拥抱开源。这些都是以开源为标准占据生态制高点的商业公司。中小企业呢?开源软件的商业化,通过服务和订阅的方式提供商业版本,以前在中国可能比较困难,但是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相信未来会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很多人认为有竞争力的公司不能参与同一个项目,但我们的目的不是竞争,不是杀死对手,那叫垄断;不败之地。Q:能否透露一下中科创达在openEuler上的进展、商业化进程如何以及后续计划?创达签下了CLA,我也很荣幸加入openEulerTC大家庭。感谢openEuler社区和带领我入门的导师们。我们在社区成立了两个SIG,一个是EdgeSIG,推动openEuler在边缘侧的应用,发布了基于x86平台的openEuleredgerelease版本;另一个是openBoardSIG,主要定义开发板标准,以促进openEuler在RISC-V生态系统中的标准化和应用,目前已经完成1.0规范。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参与其他SIG,为社区、数字经济的基础、开源做出贡献。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在openEuler之上创造更加丰富的智能世界。受访者信息:姓名:刘守勇职务: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Euler项目组技术委员会成员,创达首席架构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