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列出常见的Web服务器性能指标

时间:2023-03-17 13:00:12 科技观察

作为IT人员,维护Web服务器是一项常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做详细规划,不使用相关软件,单纯以系统稳定性来判断工作效率是低效的。因此本文列出并讨论了一些常见的性能指标。1、事务(Transaction)在web性能测试中,事务是指“从用户发出请求->web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处理->web服务器从DB中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对象(page),returnsTotheuser"流程,一般的响应时间是针对事务。2.请求响应时间请求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起请求到客户端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所花费的时间。在一些工具中,响应通常被称为“TTLB”,即“timetolastbyte”,意思是从发起请求到客户端收到响应的最后一个字节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毫秒”。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标准可以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1)3秒内,页面响应用户并显示出来,可以认为“非常好”;(2)在3~5秒内,页面响应用户并显示出来,才算是“good”;(3)在5到10秒内,页面响应用户并显示出来,可以认为是“勉强可以接受”;(4)超过10秒会让人有点不耐烦,用户可能不会继续等待;3、事务响应时间一个事务可能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一个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的,这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建议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例如:跨行取款交易的响应时间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4.并发用户数一般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所有用户同时做同样的事情或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是指做同一类业务。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提交完成的审批业务;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所有用户执行完全相同的操作,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所有用户可以一起申请业务,或者修改同一条记录。另一种并发是广域并发。这种并发与前一种的区别在于,虽然有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请求或执行操作,但这些请求或操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同时操作系统的用户还是很多的,所以也属于并发的范畴。可以看出,后者的并发包含了前者的并发。而后一种并发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所以对于大多数系统来说,只有少部分用户进行“严格并发”。对于WEB性能测试,一般需要测试这两种并发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先进行严格的并发测试。严格意义上的用户并发一般发生在频繁使用的模块中。虽然发生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一旦出现性能问题,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严格意义上的并发测试往往与功能测试相关联,因为并发功能遇到的异常通常是程序问题,这种测试也是健壮性和稳定性测试的一部分。并发用户数:关于并发用户数有两种常见的误解。一个错误的观点是把并发用户数理解为所有使用系统的用户数,因为这些用户可能同时使用系统;另一种更接近正确观点的观点是将在线用户数理解为并发用户数。事实上,在线用户不一定与其他用户并发。例如,正在浏览网页的用户对服务器没有影响。而在线用户数是计算并发用户数的主要依据之一。5.吞吐量是指性能测试期间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传输时间是吞吐率。6、TPS(transactionpersecond)是指系统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数或交易量。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7、点击率用户每秒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该指标是WEB应用的特有指标:WEB应用是“请求-响应”模型。一个应用一旦发出,服务器就必须处理一次,所以点击是WEB应用可以处理的最小交易单位。如果把每次点击都定义为一次交易,那么点击率和TPS就是一个概念。不难看出,点击率越大,服务器的压力就越大。点击率只是一个性能参考指标。分析点击的影响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点击并不是指鼠标的一次点击操作,因为在一次点击操作中,客户端可能会向服务器发送多个HTTP请求。8、资源利用率是指不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水平,如服务器CPU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资源利用率是分析系统性能指标和提高性能的主要依据,因此是WEB性能测试的重点.资源利用主要针对WEB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等,是测试分析瓶颈的主要参考。在WEB性能测试中,根据需要收集相应的参数进行分析。以下是常见的测试指标Web服务器指标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系统瓶颈定义稳定的系统资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