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的互联网电视业务规划逐渐清晰。消息人士称,广东、江苏、浙江等固网发展较好的省份有望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首批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确定后,中国移动将正式发文开展业务。试点互联网电视业务是中国移动向互联网转型的重要一步。近两年,中国移动在移动支付、游戏、视频、阅读等方面积极布局相关业务,互联网电视的布局虽然相对缓慢,但却是其应对互联网竞争的关键一环。中国电信联通与未来“虚拟运营商”的来袭。互联网电视,又称OTTTV(Overthetop)服务,是一种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随着家庭带宽的提升,其成为客厅娱乐主流应用的条件也逐渐成熟。腾讯科技获悉,中国移动OTV项目组此前对发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省级企业进行了前期调研,并与有意向的省级企业就OTV业务产品的落地方案和试点进行了沟通。目前,中国移动OTV项目组和各省正在探讨试点的可能性。固网发展较好、有试点意愿的省份有望首批入围。消息人士透露,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有望成为首批试点地区。当然,最终的名单会进行微调,需要中国移动总部最终确定。OTTTV的战略价值经过八年IPTV点播电视的攀升,互联网电视无疑将成为运营商下一个业务重点。对于运营商来说,宽带业务是一项高成本、低收入、长期的业务。运营商需要不断加大宽带投入,才能不断提速。运营商在满足用户基本上网需求后,需要通过以高清视频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为其宽带业务增值,拉动宽带业务收入。在互联网电视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提前布局,在全国部分省份开展了试点推广。当难以单独支撑时,用户离网,ARPU值下降。另一方面,即将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消息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真实。假以时日,互联网企业获得电信虚拟运营商牌照将成为现实。获得许可的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租用运营商网络运营基础电信服务。三大运营商渠道独霸全球的局面将被打破。这样一来,无论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的虚拟运营商,都在蚕食着中国移动的优势业务。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移动目前的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移动业务领域。如果进入互联网电视业务,在带宽、产业链建设、互联网电视技术储备等方面会略显薄弱。不过,拥有7亿用户基础和雄厚财力的中国移动进入这一领域,利好这一业务的发展。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看,虽然在IPTV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但OTTTV业务形态还没有完全成熟,也面临着业务融合和探索的问题。OTTTV业务本身已经从价值填充转变为独立的战略价值,前路艰难。中国移动各省公司此前对OTT业务的探索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去年9月,江苏移动与上海百视通签署协议,明确发展互联网电视业务。根据协议,百视通负责互联网电视牌照授权和内容播出控制。一期将提供123个电视频道和总计2万小时的视频点播片库。双方将共同为宽带客户提供电视频道、视频点播、视频游戏等互联网应用。服务。此外,2012年,中国移动在福建部分城市推广互联网电视业务,并在以铁通为主的青海省等省份进行了一些尝试。做OTTTV业务,绕不开经营许可和牌照。此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已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奖牌。根据牌照,集团公司授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和手机电视发行服务。但这还不够。与其他互联网电视玩家一样,中国移动需要与七家互联网电视持牌人进行洽谈合作:CNTV、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湖南广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去年,中国移动集团在集团内部成立了互联网电视业务项目组,与大部分授权商进行了沟通,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腾讯科技了解到,在牌照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方式相似,不会与单一的被许可方合作。各运营商所在省公司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与持牌人合作。竞争加剧下的价值填充型OTT,即Ove??rthetop,具有传球过顶的意义,即可以绕过网络、终端等做某种业务。有业内人士评价,“绕不过你,就想越过你的顶层(OTT)。因此,OTT否定了基础网络运营商的力量,但运营商如何利用好它是一个挑战的这项权利。”运营商自然不希望被超越。近年来,运营商无论是业务还是管道,甚至是智能管道,都饱受争议。从运营商的初衷出发,自然不想要纯粹的网络传输管道,互联网电视业务同样如此。对于运营商来说,IPTV业务可以成为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前身。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IPTV用户达1974万户。据专注IPTV的流媒体网统计,2012年国内IPTV用户规模为2300万。这两个数字对于2004年开始发展的IPTV业务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必须承认,在大中城市,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IPTV的增量前景不容小觑。有限的。在IPTV的发展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和牌照商纷纷加入互联网电视业务。“一方掌握宽带和用户,一方掌握内容和综合播控平台,再加上IPTV的合作经验,强强联合的选择是必然的。”一位商务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已在辽宁、广东、山西、山东等省份试点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例如,辽宁电信在2012年5月与南方传媒试点互联网电视业务后,借助2012年初启动的宽带提速工程,互联网电视业务成为扩大家庭宽带用户的重点应用。对于电信来说,它已经成为一种捆绑式武器。目前,辽宁电信互联网电视用户日均点播时长超过3小时。与此类似,南部地区薄弱的广东联通网络电视用户日均点播时长超过4小时。这种用户粘性使得运营商提供宽带增值服务成为可能。根据中国移动内部评估,与IPTV相比,互联网电视在合作和政策上为被许可方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化合作选择和政策空间。互联网电视不受IPTV“一网打尽”三网融合政策的限制,与广电牌照商的合作选择更多。“OTTTV更适合中国移动的视频业务战略。”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项目组一位内部人士这样说。除了运营商涉足互联网电视业务是大势所趋之外,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也有其自身的难处。中国移动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手机业务是中国移动的主营业务,所有的KPI考核都是围绕手机业务进行的。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依托固话优势打出家庭牌,相继推出“手机+座机+宽带+IPTV”的捆绑套餐。宽带业务处境艰难。近两年3G发展过程中,联通和电信的捆绑套餐业务导致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大量流失,ARPU值下降。该人士表示,在一些省份,宽带业务并未纳入KPI考核。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手机业务之外,如果加入网络电视业务,更是锦上添花。互联网电视服务可以成为中国移动。电信竞争的利器。对于中国移动建设的TD-LTE规模试验网,中国移动内部评估可以将互联网电视业务与LTE网络相结合。“OTV除了应用于有线和固网,还可以很好地适配LTE、WLAN等无线宽带接入网络。现有的OTV系统不需要在业务平台和终端侧进行大的改造,但需要修改无线信道,适配后即可接入LTE网络。商业模式的成熟还需要时间。吸引机顶盒、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合作,打造“软件+硬件+内容”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与运营商的合作也成为重要渠道。友朋普乐CEO邵一丁曾毫不掩饰2013年的“双百”目标。其中,电信运营商渠道付费用户数要超过100万,其中电信运营商渠道付费用户数要超过100万。电视机和机顶盒应该超过100万台。这意味着从电信运营商那里获得的用户可以占到总有效用户的一半。截至今年10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7亿。有中国移动这样庞大的用户基础,加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经验教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并非难事。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姜力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智能互联网电视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提供更好的体验、更开放的技术,以及对智能管道和更多消费和投资模式的需求。但她也认为,海量的内容和丰富的终端,需要运营商提供更多智能化的管道和技术与之匹配,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打通产业链仍在讨论中。此前,已经推广业务并实现配号的省级电信运营商也在探讨如何将IPTV业务与OTT业务进行融合。一些电信运营商甚至将其称为IPTV3.0。“一边是IPTV,一边是互联网,业务和融合如何处理,需要好好衡量。”一位人士表示,具体到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有用户优势,但在网络上处于劣势。中国移动拥有相对较好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骨干网,但固网业务一直未能打着移动的旗号发展。2008年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目前,中国移动还没有中国移动名下的固网牌照和网络,需要发展铁通名下的宽带用户。至于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的融合,各地情况不一,宽带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弥补这一点,除了整合发展中国铁通宽带外,中国移动还在有线业务上与部分省份的广电运营商进行了合作。中国移动获得固网牌照的消息还在传闻中。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之前,政府不会再放出一只“重量级老虎”。互联网电视业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的重要砝码。从全国来看,2013年,在没有IPTV资源、固网需求增加的省份,运营商将考虑正式推广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可行性。开始推广IPTV的省份也在尝试通过双模双平台的模式引入互联网电视业务,丰富电视应用,缓解专网压力。业内有一种说法,“电视快要死了”。会不会死,需要时间的考验。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客厅娱乐回归,让被动看电视的传统习惯一去不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