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洋品牌的中国梦

时间:2023-03-17 01:09:45 科技观察

编者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不再是单纯的品牌,它们承载着岁月的故事,陪伴我们一路走来。期待这些品牌什么时候再次复活,与新的王者一较高下。红人迟到,英雄肥,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但变化是永恒的,所以没有人能阻止一个时代摧毁另一个时代。不管前浪打得再高,也逃不过被遗忘在沙滩上的命运。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各大品牌动作不断。诺基亚竭力协助富士康代工平板N1。MOTO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不久,很快就被联想召回,推出了三款新机型。TCL收购Palm,刺激了老一辈玩家最深的记忆。与其感叹“为什么好白菜总是被猪打”,不如接受现实,揣摩其中的道理。毕竟,活在回忆中的人,很难看到千变万化的未来。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这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消费人群高度集中。“共同点”是市场秩序尚未成熟。在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上,除了Palm因战略失误错失良机外,几乎所有国际品牌都想尽办法打动消费者。水土不服当然要有,但肯定不包括Nokia和MOTO,更不包括Palm。脚步不可阻挡有人说,把MOTO理解为世界没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些说法都来自于MOTO在手机市场的表现。事实上,手机业务只是MOTO的三大业务之一,并不是重点。2011年,MOTO正式拆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当时,前者市值约为后者的70%,智能手机只是摩托罗拉移动的一部分。7个月后,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据称获得了双方董事会的一致通过。直到2014年1月,联想才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业务。MOTO这一系列手机的跌宕起伏,就像一个流浪王子,年轻时受宠,长大后被排挤。虽然诺基亚的业务也不少,但与MOTO不同的是,诺基亚上演的更像是一场太子倾国大戏。连续14年位居榜首。2011年被苹果、三星超越。听起来一切都像是“闭关锁国”的结局。其实,诺基亚不能粗略地理解为“得了塞班,输了塞班”,因为塞班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只是固守塞班。当然,这也算是站着说话,腰不痛。诺基亚内部肯定知道自己的困境,但箭已离弦,水难收。如果说MOTO和Nokia是缘分的话,Palm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想想真可悲,灵魂追求人工智能,现在看来还很遥远,运营商根本不了解中国市场。为什么是中国?虽然现在的消费现象足以毁掉人们的三观,但企业层面的任性绝不是砸钱那么简单。首先,这些没落的贵族还有什么?专利、技术、拱门。说实话,这些对于中国厂商来说是非常稀缺的。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这需要长期的研发和积累,同时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摸矿。而在那些比中国还混乱的手机市场,基本上没有中国厂商那么大胃口的企业。如果你还想追根究底,除了深谙中国商人的智慧之外,多看几天新闻联播就差不多知道答案了。那么洋品牌的中国梦到底能有多大的号召力?我认为它应该远非无限。毕竟国产品牌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外的和尚不一定能念经。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诺基亚、MOTO,还是Palm,都还是有一定的品牌基础的。但是,品牌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评论始终取决于产品。瘦死的骆驼虽比马大,但有时败的凤凰还不如鸡。爆款市场容易出现偏执狂追捧。随着国内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回归理性。山寨机因品牌崛起而消亡,新品牌因专利障碍而重视技术。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行业的进步。经历了残酷的洗牌后,国外品牌如果以概念的姿态进入中国,总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