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区块链技术在商标领域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03-16 00:54:23 科技观察

区块链技术在商标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不断探索,并在司法取证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区块链技术为商标确权和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商标领域的可能性,最后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在驰名商标认定中的应用。一、区块链技术在商标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识机制、时间戳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具体来说,在商标注册程序、异议程序、无效宣告程序中,可以为商标的确认和使用提供具有较强证明力的证据。(一)商标注册英国和美国承认商标所有人取得商标,实行商标在先使用制度。美国承认商标所有人取得商标,采用商标注册制度,商标注册人有使用商标的意愿。就我国而言,我国商标权人取得商标采取自愿注册制度。《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在先申请的商标;同日提出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在先使用的商标,驳回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天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商标权的归属。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和时间戳,可以将商标使用者的使用数据上传到链上,保证商标使用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因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天,在区块链上注册商标的使用时间、使用主体等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共享(主要是没有解密信息的内容)。向商标局证明商标最早使用的时间和主体[1]。(二)商标的异议和无效宣告根据我国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商标法》,对于“有损社会主义公德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商标,在先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异议,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审查。区块链技术独有的时间戳系统,持续实时更新商标使用者的使用数据,证明商标使用者的数据在某一时刻被使用过,可以为商标使用者提供存在性证明。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在区块链上查询商标使用数据,商标的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和商标注册人可以知道在某个时间点是否使用过该商标。2、区块链技术在商标领域的具体实践认定驰名商标,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相关公众对商标的知晓程度、商标使用时长、持续时间、商标宣传工作的范围和地理范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识别驰名商标。(一)相关公众对商标的认知情况相关公众一般根据产品销售范围和承销商的地域范围做出判断[2]。实践中,当事人为了获取更多的证据,在举证时往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断相关公众对其商标的知晓程度。相关公众的知晓程度也将根据商品买卖合同进行考量。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相关内容写入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商品承销商和销售范围将被记录在链上。根据智能合约,驰名商标的销售范围和承销地域范围可以明确界定,相关公众知晓商标的程序自然一目了然。(二)商标使用的期限、范围和地域范围。当事人需要证明该商标的连续使用期限不少于五年,注册商标注册不少于三年或者连续使用不少于五年。实践中,商标所有人一般要提供至少近五年的财务报表和纳税记录,以证明商标使用的时间和范围。但财务报表由当事人提供,当事人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伪造、篡改证据,该证据的证明力不大。区块链时间戳可以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快速方便地完成权利人相关数据的检索和采集。商标使用期限的证明,商标使用的相应商品的销量、市场占有率、销售区域等信息上链,可以为商标使用的地域范围提供证明[3],也可以提高证据强度。(三)商标公示传统市场主体之间信息共享困难,容易产生信息孤岛问题。同时,传统的数据承载容易被破坏,商标使用数据容易被篡改。面对上述困难,区块链技术可以更方便地证明商标推广工作的持续时间和范围。商标宣传的广告量、广告形式、广告覆盖面和覆盖面、广告时长等相对容易证明。一般来说,当事人举证的难度较小。在商标领域的具体应用中,使用联盟链更为合适。联盟链作为半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使得节点更容易访问和控制链上数据。数据用户访问链上数据时,注意严格审核第三方存证机构资质,限制第三方存证机构的管理权限,防止第三方恶意存证、代收凭证——党组织,从而对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