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H5发展现状:2015年将有80%的App基于HTML5

时间:2023-03-15 23:48:45 科技观察

H5发展现状:2015年80%的APP将基于HTML5。这意味着大部分App内容将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典型的例子包括微信、Facebook、Twitter等。(数据来源:国际科技媒体读写网,2015)2.浏览量最高的1000个H5作品中,42%是心灵鸡汤,最高17358480紫外线;27%为试题,最高49940339uv;15%为社交类游戏,最高为2,892,047uv;5%为大品牌推广,最高为551195uv。(数据来源:在线h5工具平台ih5.cn,2015.9)3、谷歌浏览器9月1日起不再自动播放Flash门户网站。在可预见的将来,Flash广告将被HTML5广告所取代。4、朋友圈广告上线,传最低投资20万元,CPM40元。详细外链的H5页面可以使用微信提供的模板,也可以自己定制。注:本文所说的H5特指基于HTML5技术的动态交互页面。以上信息体现了H5在内容营销中的应用潜力。出于好奇,笔者调查了国内外几个社交平台。目前支持H5分享的平台:国内微信、微博,国外Facebook、Twitter、LinkedIn。当然,各个平台的分享形式略有不同。大多数主流社交平台都对H5分享比较友好,但是需要单独定制各个平台的分享界面。当然,这也意味着HTML5的推广渠道其实可以更加多元化,在内容营销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不过,最近笔者观察到一些现象:一方面,H5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另一方面,定制H5的价格居高不下。做营销的朋友一边被H5恶心,一边忙着寻找靠谱又便宜的供应商。事实上,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各种H5工具的出现,H5的制作也逐渐标准化,成本问题随着一些工具的出现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或许H5技术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很多问题都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p#以下仅从大家比较关心的H5制作和推广两个方面,给出一些行业研究成果和具体建议。其实那些拥有百万PV的H5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如何找到靠谱又便宜的H5供应商我们调查了国内几类供应商和各大品牌商,希望能为您选择H5供应商提供参考。从成本、资源平台到适用场景,可以参考一两个:1、整合营销等公司一般只提供全案服务,很少单独做H5开发。当然,如果你的品牌够大,预算够多也是可以的,30万+的订单,包括策划、设计、开发、推广,可能还会有一些附加服务。典型案例:W《NewBalance系列》《大众点评系列》;石趣互动《潘婷系列》适用条件:预算充足,时间充足,30万+,周期1个月以上资源渠道:ROI、艾菲奖、金鼠标、麦迪逊状态、成功营销、社会人才圈、SocialBeta等2.此类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在中国并不多见。作者认可W、FutureApp、NPLUS、LXU。其中,W和LXU更为多元,其内容营销形式并不局限于H5,而W之前也透露不再接受纯H5开发业务,现在致力于全案。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如果你觉得更好,也可以推荐给我们。典型案例:LXU《京东系列》《玩转进化论》;未来申请《神造七天》适用条件:预算10万+,开发周期半个月到一个月资源渠道:数量不多,需要的可以联系作者,但是,供不应求,排队!3、一年前各种小团队的火爆伴随着H5定制公司的百花齐放,有的看到H5的“钱景”加入红海,也有营销圈的圈内人看到机会自己创业企业。也分为两类:集策划、设计、开发于一体的互动营销初创企业,以及擅长设计和技术的小型技术团队。这些公司通常处于不同的级别。虽有许多极品,但都是各种赝品。选择此类供应商时,建议仔细检查。这里分享一些心得:一定要多看对方的历史作品,从加载速度、流畅度、交互的丰富程度(复杂的Canvas动画、CSS3D、微信高级接口等是否合适)等方面进行评价used),至少3个以上比较好的作品,最好是做过H5游戏,交互流畅。联系人最好是产品经理,而不是根本不懂技术的所谓项目经理。一是通讯很麻烦,基本就是个麦克风,没什么用,二是会影响整个H5开发的进度。如果可能,去项目组工作的地方。能把项目做好的公司,从办公室的氛围就能看出来,还能杜绝N次外包的情况。值得花一天时间去看。适用条件:预算2万-5万,开发周期1-3周资源渠道:社会人才圈、书影、H5说等4、得益于微信,H5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技术飞跃一年前,以前外包给技术团队需要几万块钱,现在一个不懂代码的设计师,一个工具就可以搞定。专业在线工具的出现,对很多技术性的H5小团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主要是工具效率的提升以及相应的人力成本的降低。同样复杂度的H5技术实现,设计师使用工具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最多一周内就可以完成,而技术外包往往需要两周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算一笔账,高级设计师的人工成本大概在500~1500元/天,两天的工作时间加上各种临时需求,大概成本在1500~5000,这是工具开发的成本;如果你找技术外包:按低配置计算,前端(500/天),后端(500/天),设计(500/天),基于10天的开发周期,加上各种服务器和测试,成本是2万多。所以,如果你不是找完整的caseplan,对效果的要求没有W和LXU那么复杂,建议用工具实现H5,效率和资金成本上是最好的。事实上,一些工具在H5技术的落地上已经超越了大部分技术开发团队。ih5.cn等工具已经可以实现3D动效、时间轴动画、H5弹幕、多屏直播投票、微信登录、高级H5特效和数据查询等数据应用。此外,工具的好处是可重用性。相信很多人都幻想过把别人的H5改成自己用的。这种场景是工具可以解决的问题。ih5.cn比较有趣的功能之一是复制案例。可以照搬别人的H5,改素材自己定制!当然,前提是作者愿意公开分享作品的使用权。这种高效的H5制作模式,笔者认为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当然对于品牌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不需要花大价钱去制作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下面还推荐一个比较实用的东西。是一款移动H5轻应用商店。有很多高级定制的H5可以复制使用。都是一些作者分享的优秀H5作品。除了常见的邀请函、微信官网外,还有免费的结合社交和数据的H5应用模板,比如议价、收藏点赞、好友PK、H5弹幕、会议签到、多屏等相互作用。STC、澎湃新闻、SocialBeta、首席品牌官、3W咖啡等专业媒体联合ih5.cn推出。可以通过识别二维码进入,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嗯,我承认有点像广告,但确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以后,Marketing的童鞋们就不用再担心成本和开发问题了,这种只要换材料就能做出高级“定制化”H5的东西,简直是万千预算一万的品牌经理的福音千元→_→#p#二、如何推广H5?如何增加交流量?首先,影响H5传播量的重要因素有两个:转发率(内容)和打开率(标题和转发文案)。转发率取决于内容。除了内容要贴合观众场景、有创意外,最重要的是参与感。在ih5.cn统计的Top1000作品中,流传最广的类别是心灵鸡汤、试题、社交。前十名都在百万以上,最高的更是五千万。鸡汤能产生共鸣,试题反馈结果,社交和好友PK,这些都是参与的体现。打开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控制的。因为决定打开率的是短短几十个字的标题和转发文案,往往只能靠感觉来决定。下面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剔除最后一个位置来选出最好的H5转发文案:Step1为同一个H5设置5组标题和转发文案,这样用户每次转发都会出现一组相等的文案可能性。Step2用户每次打开H5,记录来自哪个文案,在推广开始一段时间后,通过后台数据监控,去除浏览量来源最低的文案。Step3每隔一定时间执行第二步,直到只剩下一套文案。(备注:因为几组文案都是同一个H5链接,只是参数不同。也就是说所有的H5内容都是一样的,转发率是一样的,每次出现的文案都是等概率的,所以浏览量可以准确的反应出打开率的高低。通过逐步剔除浏览量低的方案可以得到最优解。以上需要一点数学能力才能看懂→_→)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技术实现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已被验证是可行的。你可以要求你的供应商下次试试这个方法。此外,ih5.cn还计划在工具中集成自动优化转发文案的功能。用户可以定义几组文案和淘汰的时间间隔,系统会自动为您优化。关于文案自动优化功能,ih5.cn将于10月底开启内测资格。如果您有兴趣,请访问链接进行注册。除了提升H5本身的转发率和打开率,渠道也是影响传播的一大因素。据不完全统计,H5推广的方式有: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广告、微博、LinkedIn、QQ群、QQ空间、新闻客户端、App广告、广点通、线下海报……其中其中,微信群和朋友圈效率最高。公众号的效果取决于内容。微信群推广有几点建议:一般以工作属性居多,适合贴近工作场景的H5推广,比如一些2B产品的推广。内部员工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团队渠道。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从内部扩大精准KOL,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内容要好,频率不要太高,火力要集中在一发上。朋友圈推广基于生活属性,有趣、好玩、参与感是关键。据统计,朋友圈分享最多的H5类型是测试题,测试游戏排名前三(案例&数据来源:ih5.cn):找出你靠什么生活?UV49955986测测你在二战中能成为什么样的军人?UV7,358,480测试你的新年运势?UV4,032,529ih5.cn/idea/mcase,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手动复制到微信浏览打开浏览器,本文推荐的百万案例都在这里了,看看长啥样。公众号没什么好说的,全靠文案质量,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数据,公众号阅读平均1.2元,阅读原文转化10%.H5只能链接阅读原文链接或二维码,所以一个UV大概12元!当然,如果内容好,阅读均价可以无限低,原文转化率可以提高到20%。另外,公众号一般都是准确的人,所以效果也可以很好。通常2B公司比较适合这种方式,因为一般客单价大,对人群的精准度要求比较高。#p#3。H5的未来?品牌营销的理性回归?说实话,H5的“砰”的一声,让不少营销人员摸不着头脑。很多营销人员缺乏技术知识,以至于整个H5供需市场处于一种无序、低效的状态。有几个原因:H5太新,没有定价标准,只能根据市场供需调整。但由于市场不透明,技术本身不成熟,最终的市场调整结果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信本文的读者也会有不少被忽悠、被骗的经历。各种乙方未按时上线,甲方拒收该账号。现在很多品牌都会逐渐思考这样的问题:做一个H5的投入到底有多合理?如何分配制作和推广预算?它会对我的业务/用户增长产生什么影响?笔者认为,像H5这样的技术应该是为品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给搞营销的人套上“枷锁”。其实技术是需求驱动的,之所以有H5,是因为消费者更喜欢更丰富的信息表达方式。事实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基于HTML5的富媒体内容形式都是大趋势,而微信却先行一步,推动了这一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因此,如果我们从内容载体的角度来理解H5,我们可以发现,其实H5应该是一个深入到品牌和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载体和连接点,目的是促进商业和提升体验,并且由于自身具有传播特性,可以带来节点的广播效果,从而带来更多的流量。因此,H5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将成为以需求为导向、以业务为导向的“关联产品”,服务于特定的市场和运营目标,带来业务提升。这是一种持续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