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炙手可热的智能穿戴设备行业似乎正在进入冬天。
CNBC 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英特尔已经在两周前砍掉了三年前收购的一家健康手表公司 Basis。
Basis 所在的新技术集团现在更加专注于增强现实领域。
早在今年11月,被英特尔收购的Basis就被报道解雇了80%的员工。
当时,英特尔没有对裁员做出回应,但声称不会退出可穿戴行业。
此前,英特尔一直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行业,甚至为此收购了Basis和自行车头戴式显示设备公司Recon。
此后,它甚至与Fossil、Tag Heuer等时尚手表公司合作推出智能手表。
英特尔主要为他们提供芯片。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爆发,市场动能发生了变化,可穿戴设备不再受到用户和市场的欢迎。
英特尔并不是唯一一家决定放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公司。
7月7日,以健身手环和便携式扬声器闻名的Jawbone宣布进入清算程序。
据悉,该公司于6月19日向债权人发出通知,称该公司已根据加州法律进入破产程序。
Jawbone一直在努力与苹果、Fitbit等公司竞争,但由于其产品价格高昂,反响平平。
苹果和Fitbit这两家同样被称为可穿戴行业巨头的公司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年5月,智能穿戴制造商Fitbit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2.99亿美元,同比下降40.86%;净亏损3400万美元,同比减少2.99亿美元。
暴跌。
41%;与此同时,本季度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万台,同比下降%。
去年年底,Fitbit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涉及人员。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持续低迷是Fitbit裁员的主要原因。
此前,Fitbit刚刚收购了其主要竞争对手Pebble,但收购价格仅为1万美元,远低于外界此前预估的1万美元。
如此低廉的收购价格,也从侧面证明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低迷。
反观苹果,根据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5月4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Apple Watch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约为1万台。
此后,苹果一举击败Fitbit,称霸全球智能可穿戴市场,市场份额达15.9%。
今年Q1季度,Apple Watch出货量仅为1万台,但今年Q1出货量升至1万台,同比增长59.09%。
Fitbit 出货量从去年同期的 10,000 台骤降至不足 10,000 台。
随后今年6月8日,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总计1万台,同比猛增17.9%。
小米手环今年一季度出货量突破万台。
虽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3%,但其市场份额也从17.9%下降至14.7%。
苹果能够独自保持逆向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Apple Watch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更是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协同并提升其他相关设备的体验。
小米销售了更多几十元的智能手环。
与刚上市时一个季度过万的疯狂销量相比,小米手环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尽管苹果依然保持逆增长,但可穿戴行业降温已是不争的事实。
用户“刚性需求”的减少也是各家企业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外,市场注意力也转向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