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家居产品超级爆发期,全屋智能暂时“凉”了吗?

时间:2024-05-22 18:49:43 科技赋能

物联网时代,玩法多样,百家争鸣。

各参赛阵营都在积极准备、努力,希望通过智能家居硬件或软件分得一杯羹。

简单来说,智能家居硬件的呈现形式是:一是单一的智能家居产品,二是集成的智能家居系统。

目前,对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最流行的描述是“全屋智能”。

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这个定义。

智能单品是脱离全屋智能系统、仅指定特定功能的产品。

同时,它们是与全屋智能系统兼容的智能产品。

全球智能家居产品的鼻祖是Nest智能恒温器。

Nest的巨大成功首先基于美国巨大的温控市场需求。

其次,Nest的创业者来自苹果团队,在平台、集合和服务三个方面拥有非凡的专业知识。

强大的技术支持。

由于国内分体空调主要是室内分体挂机空调,基本采用遥控器代替温控器,因此国内智能温控器并没有效仿Nest在智能单品上实现爆发性突破。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智能插排、智能灯泡等智能家居产品在2018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但由于痛点不足,并没有引起现象级的普及。

进入2009年,除去智能家电、智能穿戴和传统智能硬件品类,出现了五款超级热门、现象级的智能家居单品。

目前按照单品爆热度排名依次为: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机器人(如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陪伴儿童机器人)和智能干衣机。

上述“五王”支撑了目前单一智能家居产品一半的市场份额,市场渗透率远高于全屋智能家居系统。

平衡尺:智能单品与全屋智能的交织。

目前,智能单品的快速增长已远远超过系统级智能家居。

从目前C端市场整体情况来看,智能单品的出货规模大于智能家居全屋系统的出货量。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个现象。

目前,大多数全家居智能系统制造商也是单一产品的供应商。

同时,他们还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单一智能产品的投资和研发。

在国内最专业的智能家居展会——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SSHT)上,展现了其风向标的地位。

我们在前几年的展会上都嗅到了这种趋势。

全屋智能厂商的展位上,几乎都有摄像头、门锁、魔镜、晾衣架、智能音箱等热门智能单品。

与传统的基于总线的智能家居系统相比,单品销量在C端爆发,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加有利。

企业与用户深度接触的权利从全屋智能转向智能单品。

这种趋势也将在未来几年出现。

智能家居硬件琳琅满目。

我们预计下一波品类将包括:智能马桶、智能猫眼、智能鞋柜、智能花盆、智能窗帘电机、智能恒温器、智能镜子、智能垃圾桶、智能传感器、智能路由器等一系列暂时不受欢迎的单品阵营随时可能在一夜之间爆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智能开关、智能传感器、背景音乐等智能家居产品形态都在向轻量化的单品转型。

从单品到场景:解读智能家居单品属性。

爆款智能单品都具有高频基因,几乎每天都会被用户使用。

智能家居热门单品确实可以解决传统设备无法提供的功能和便利。

今年由于智能家居产品的介入,智能家居不再是一个噱头,不再是圈内热外冷,而是真正进入落地年,确实正在改变你我的生活。

可以说,智能家居产品为原本对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的“智能家居”点燃了一把火,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我们把每一年都称为“智能家居元年”,但我们似乎已经变得麻木了。

单品的爆发给行业带来了提振。

业内人士不忘初心,携手走向未来。

一些智能家居用品具有很强的DIY属性,可以独立购买和安装,例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等。

但有些安装起来也比较重,比如智能门锁、智能干衣机。

主流智能晾衣架的价格是手摇式、落地式、外置式晾衣架等传统晾衣架价格的4-5倍左右;主流智能锁的价格也在上面,是传统机械锁价格的数倍。

这两款都是价格相对较高的智能产品,目前多为中高端用户使用,并且比其他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更多的安装服务。

转型为物联网平台的互联网公司在推广智能家居的单品时,比如典型的小米“单品派”,往往把用户获取和后期运营视为盈利点,而不是硬件本身,因此利润率硬件的成本很低,用户的初始购买成本也很低。

物联网的低价硬件策略会伤害传统智能硬件厂商的利益,但超低价并不意味着高性价比和过硬的产品品质。

智能单品市场足够大,很难形成垄断。

同时,传统硬件智能厂商在产品细分和硬件实力方面也不容小觑。

更加差异化、精细化的智能单品正在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一个智能产品再好,也无法掩盖其原有的功能属性。

功能稳定性应该超越功能多样性。

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应该高于一切。

这些都是智能产品立足的必要条件,值得每一次购买。

制造商很警惕。

智能家居产品“上半场”和“下半场”的阻力 智能家居产品的“上半场”主要是问世。

回溯五年前,智能家居产品和系统还处于沉寂的时代。

智能家居产品仍然被行业过度忽视。

业界错误地认为,无法互联互通的弊端极大阻碍了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

随着产品的市场渗透,构建场景化的系统级智能家居是必由之路。

经过近两年单品市场的爆发并被打脸后,to C策略以高性价比的智能单品大规模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有效变成无效的最终原因是产品真正触及了用户的G点。

在消费升级、新零售、众筹等热词冲击下,主要消费群体是80、90后。

他们年龄较小,经济能力提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更加追求生活品质。

大多数消费者往往都是从单一的智能产品入手,体验满足后,消费需求才会升级,而不是一次性购买全屋的智能设备。

我相信一定有一款智能家居产品陪伴千禧一代消费者的生活。

当多品类智能家居产品问世时,他们会考虑“人生的下半场”。

所谓“生命的下半场”就是二次突破,因为智能家居产品还存在很多不足。

当用户单品过多时,也会出现过多无法联动的应用,降低体验。

不同智能单品不能共用一个APP。

太多的单一产品仍然无法解决碎片化的问题。

N个智能单品的简单组合只能构建一个简单的场景,有“光智能”和“伪智能”之分,但这并不是智能家居的初衷。

生活下半场突破后,目前比较“酷炫”的全屋智能将得到大量智能爆款产品的支撑。

未来,智能单品将像拼图一样集成到统一的系统中,让所有用户都熟悉各个组件。

但有了全屋智能控制系统,届时全屋场景的教育成本将“几乎为零”,因为消费者对里面的产品非常熟悉。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现在的全屋智能化就像“刘奶奶初游大观园的体验”。

这就是单品还没有普及、节点带来的质变还没有到来的原因。

用户深入玩过某一品类的智能单品并获得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后,会选择购买更多的单品。

当用户家里有多个单品时,联动的需求和想象就会随之而来,联动后系统就会呈现场景。

“单一产品智能化”正在逐步向“场景智能化”过渡。

未来,用户将聚焦于完整的家庭体验。

单一产品不可或缺的阵营:物联网梯队转型为以单一产品和平台为主的物联网公司。

单一产品品类内,物联网重点布局的领域出现了价格站和品牌的大规模洗牌。

目前受影响最严重的领域是智能音箱和智能摄像头。

在物联网巨头品牌的影响力冲击下,智能音箱、智能相机变得非常实惠。

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板块?因为单一产品提供的智能功能可以解决单一场景或局部的功能需求。

其中,智能音箱具有语音入门级属性,智能门锁具有家庭安全入门级属性。

智能门锁、智能机器人、智能干衣机目前都是“品质与品质并重”,因此价格相对较高,让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物联网企业有意向进入这三个品类,这三个品类都很热门。

它还可能进入物联网企业攻击的落区。

智能音箱作为家庭的核心交互硬件,是一个新兴的产品类别。

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集成了下一代核心交互系统——智能语音。

通过第三代立体人机交互界面,将智能音箱重新打造为方便各年龄段的使用。

交互方式是迭代全屋智能控制入口。

例如,2018年,BAT、小米、京东、谷歌、亚马逊和苹果都在打造智能音箱。

随着物联网巨头的不断入局,智能音箱进入了洗牌期。

在2019年9月3-5日的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览会(SSHT)上,您将看到大量兼容国内外知名智能音箱的智能单品和全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大话语权时代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亚马逊、谷歌、小米、华为等都大规模涉足智能相机领域。

智能安防是目前智能家居最重要的子系统,需求旺盛,而摄像头是安防的核心硬件。

物联网公司将利用视觉AI来体现云数据的优势。

站在物联网制高点的法宝就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去年以来,智能锁市场销量数倍爆发有目共睹。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件,到智能硬件品类销量第一,智能锁率先闯入百亿市场,令人瞠目结舌。

小米、三星电子等都涉足智能锁。

这样的营会和促销情况还将继续扩大。

毕竟智能锁市场的肉已经够好吃了。

物联网阵营的下一波单品可能是智能干衣机。

与单一功能的传统晾衣架相比,智能晾衣机集成了多种功能,省去了部分人工晾晒过程。

烘干、杀菌甚至香薰功能更好地满足雨天、阴天等恶劣天气条件的需要。

天气条件下的衣物烘干需求和体验升级场景。

智能晾衣架只占晾衣架整体市场容量的1-2%,但从高铁、机场、央视的广告战来看,C端教育已是满满。

大生态:物联网巨头打造的单品互联平台云平台的长足进步,推动了智能单品的互联互通,如HomeKit、Alink、HiLink、DuerOS等互联网公司打造的软协议物联网平台,通过云端互联,可以将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单个产品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场景联动。

单产品接入大平台的方式也很简单,比如模块接入、SDK接入或者云到云接入。

例如,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已经可以联动大量智能单品。

再比如亚马逊的Alexa语音平台,搭配矩阵智能音箱硬件,实现与数以万计的设备联动,其中不少是智能单品。

绝大多数 Alexa 连接的设备是通过云而不是本地设备连接的。

设备之间的联动无缝连接智能家居的前后安装系统,打造多种超级智能家居场景。

目前,单品依赖的平台仍处于野蛮增长期。

未来,平台之间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问题而无法互联。

其所附着的平台中的互连设备仍然无法统一到一个云中。

因此,统一高层互联的时代不会到来。

但不可否认的趋势是,未来智能家居产品想要与大量其他智能产品互联,必须依赖平台提供的本地边缘计算和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