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跨界布局办医院、建健康产业园、推广保健食品……药企转型升级延伸完善产业链,开拓新领域。
放缓,是今年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话题??。
各行各业都谋求转型升级,一些药企“抓住机遇”玩出“新花样”。
记者观察发现,近两年,湖南药企开始布局大健康产业——设立医院、建设健康产业园、推广保健食品……大健康产业逐渐成为市场巨大的新兴产业。
潜力,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时期。
图为位于浏阳经济开发区的尔康药业淀粉胶囊生产基地。
自国内爆发“毒胶囊”事件以来,尔康药业加快布局绿色、安全、环保的淀粉植物胶囊业务。
前景:多元化的综合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正在形成。
慢性病的侵袭、亚健康的蔓延、衰老的加速、保健观念的强化。
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大健康市场快速增长,也引发了市场竞争之战。
。
随着医改的深入,包括医疗、养老、保健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医疗健康产业正在形成。
什么是大健康产业?康尔佳药业董事长杨晓洲表示:“大健康产业涉及面很广,主要是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包括医疗保健、保健治疗、康复等。
与传统医药行业相比,大健康产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健康生活的解决方案,从而创造了更大的商机。
2008年,康尔佳药业成立了糖尿病中药研究院,与医药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湖南中山医科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创了二型糖尿病新疗法——综合干预疗法,治疗糖尿病的重点不是减量和控制,而是调和。
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需要在院内生活一段时间,在调和和补充的过程中,患者使用的药物种类逐渐减少。
和量,从而维持血糖稳定,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当前,我国居民的健康资源正在被大量消耗和透支。
比如医疗费用高,重医疗轻保健,卫生支出重治疗,亿万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许多领域仍需以新思维重新开发,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广阔。
跨境:17家上市公司并购医疗机构。
大健康产业改变了原来求医的思路,转向疾病预防。
其受众已从传统医药行业仅面向患者扩大到面向大众消费者。
因此,它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
该行业正在向综合健康产业转型。
近年来,各类医疗机构资本并购蔚然成风。
康美药业、北大药业、度医微、马应龙等至少17家上市公司宣布并购医疗机构。
纵观长沙本土药企,面对增长放缓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药企跨界进入大健康领域。
去年10月,三诺生物投资2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三诺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以1万元收购北京姐妹糖尿病医院80%的股权。
姐妹医院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治疗的专业私立医院。
三诺生物希望以该医院为试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慢病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慢病监测、评估、干预和管理服务。
。
“中生生物收购姐妹医院是出于布局大健康产业的考虑,想要打造健康产业的服务链。
糖尿病是一个适合建立远程监测和评估系统的领域。
进入医院模式可以提供监控工具,实现监控。
“干涉。
”中生生物董事会秘书黄安国表示,“近两年,国家对健康产业给予了比较有力的支持,适合这个行业的发展。
中生生物希望发展成为一个健康产业。
”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市场更加广阔。
”消息人士透露,药企收购或自建医院主要是因为药品生产受到更大的价格管制,医院正在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除盈利因素外,药企投资与其产品相关的专科医院,将为药企延伸产业链、减少药品进入医院的障碍、缩短药品支付时间、直接获取新药的临床数据。
趋势:可穿戴设备已成为重点投资领域。
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年内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健康服务产业。
品牌。
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8万亿元市场的蓝图让很多熟悉医院行业的药企非常兴奋。
去年4月,国药控股湖南公司投资15亿元在伦建设占地1000亩的大型健康科技产业园,包括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一个以金银花等中药材产品研发、资质认证、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到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健康产业链平台。
“九芝堂是一个有300年历史的品牌,它也想创新发展。
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是公司整体规划的结果。
为此,去年成立了大健康事业部,负责选择产品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九芝堂综合健康事业部营销总监杨辉表示,去年九芝堂频频推出主打保健食品的新品。
推出润喉糖、黑芝麻糊等近10款产品,针对注重健康的各年龄段消费者。
人群。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十年,从诊断、监测、治疗到给药的医药细分领域将迎来智能化时代,医疗器械行业向便携化、智能化发展是趋势。
在此背景下,随着现代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传统医疗器械或将被移动医疗、可穿戴医疗、商业保险、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所颠覆。
智慧医疗,尤其是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重点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