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确实是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但贪得无厌却是企业发展的大忌。
由于阿里巴巴、腾讯等明星公司的出现,这两家公司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无所不能。
因此,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认为一个成功的公司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一切都得自己做。
与此同时,同样是国内手机巨头的华为,也有着较为成功的芯片产业布局。
由此,很多人对小米做芯片充满期待,甚至幻想小米会收购在芯片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联发科,发展自己的芯片业务。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1、联发科仍有实力,无意出售。
小米没有机会收购它。
台湾联发科公司是全球顶级IC设计制造商之一。
其主要业务涉及无线通信和数字多媒体等技术领域。
公司提供的芯片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在无线通信、光存储、DVD等领域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
联发科的崛起与华强北的崛起密切相关。
正是联发科的存在,让手机制造从高科技、高门槛的行业转变为组装业务。
联发科也有“山寨之王”的称号,在山寨手机盛行的那些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小山寨厂竞争力堪忧,逐渐退出市场。
联发科也受到牵连,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
国产手机前五名中,来自美国的苹果拥有自己的芯片,来自中国的华为也大量使用自家的麒麟芯片,小米主要使用高通芯片,只有OPPO和vivo与联发科的合作较多。
由于联发科的高端芯片竞争力不强,品牌形象不佳,因此OPPO和vivo在旗舰机型上也倾向于青睐高通。
因此,联发科的整体形势确实不好。
不过,尽管如此,联发科仍然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强大芯片研发能力的公司之一,其生产的芯片依然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
2019年,联发科的年营收依然高达16亿元新台币,这可不是一个可以被别人操纵的小角色。
目前还没有消息称联发科有被吞并的意图。
因此,小米没有机会收购联发科,尽管小米也是一家比较有实力的公司。
2、小米与高通关系密切。
众所周知,小米与高通关系密切。
小米近期的IPO也得到了高通的支持。
除非有非商业不可控因素,否则小米本身并不需要担心缺核的问题。
对小米有一定影响力的高通自然不希望小米转投任何其他芯片厂商。
因此,考虑到小米与高通之间较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双方利益的紧密结合,小米放弃高通而选择联发科的可能性相当低。
如果小米放弃联发科,那么即使花费所有的财力和精力来吞并联发科,也没有多大意义。
3、企业整合的难点 企业整合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即使小米和联发科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合并,缺乏芯片业务基础的小米也不具备整合联发科、重振联发科威望的能力。
相反,如果整合不有效,失去一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因此,一方面小米没有机会收购联发科,另一方面也看不到令人垂涎的回报。
因此,收购联发科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小米收购联发科作为自己芯片布局的基础。
发生了一些事。
因此,这是一个完全站不住脚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