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全球10%的人将穿着联网服装,千亿级智能穿戴市场尚待挖掘

时间:2024-05-22 18:19:32 科技赋能

作为全球新技术、新应用的重要方面,智能穿戴设备备受青睐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预计2018年中国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将突破1亿元。

在这个“趋势”上,不少国内企业开始逐步涉足和进军智能可穿戴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涉足该领域的有31家。

一件贴身衣物或饰品未来可能具有健康、社交、娱乐甚至教育等多种功能。

iWatch、Google Glass以及后续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的出现正在逐渐验证这一趋势。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撰写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到今年年底,全球10%的人将穿着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衣服。

今年9月,以岭药业旗下以岭健康城投资约1亿元,成为以色列医疗级可穿戴互联网厂商Health Watch第一大股东。

该公司目前正在运营全球首个医疗级可穿戴心电监护项目。

它生产的用于实时动态健康监测和心电活动预警的终端产品,看起来只是一件贴身的T恤。

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全球新技术新应用的重要方面,受到市场青睐,发展潜力巨大。

据知名咨询公司IHS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计算设备销售额将从97亿美元增长至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9%。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据统计,中国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

在这一“趋势”上,国内不少企业开始逐步涉足并进军智能穿戴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涉足该领域的有31家。

其中,北京君正致力于可穿戴设备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的研发。

公司还推出了国内首款智能眼镜;奋达科技拥有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九安医疗的iHealth可穿戴智能健康手表可与微信连接。

Paulette、Sunwanda等公司也宣布重点开发智能可穿戴产品。

为进一步支持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内的国内智能硬件产业发展,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智能硬件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智能可穿戴设备方面,支持企业加快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虚拟现实等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满足消费者运动、娱乐、社交等需求。

行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参与者都能轻松受益。

2018年进入智能穿戴领域的中晶电子,目前尚未拿出可以推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而另一家公司力源信息则此前推出了针对中老年健康市场的“鼎新红表”项目。

今年也宣布放弃。

从全球范围来看,智能穿戴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行业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IDC数据显示,苹果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20%下降到今年的7%,而小米则以14%的市场份额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另一家电子巨头尼康也在近期宣布,不排除未来推出运动相机、可穿戴设备和无人机相关产品的可能性。

面对未来价值千亿的全球智能穿戴市场,中国可穿戴计算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WCISA)副秘书长陈雪涛认为,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未来重要的市场细分指标,未来还将加强应用场景。

而细分市场,基于设备的金融支付、智能家居互联、移动医疗等领域将充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