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智能家居是什么样的?是“昂贵”、“复杂”还是“不切实际”?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智能家居行业尚未解决的症结所在。
尤其是购买、安装、使用的成本,让很多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我们来算算,一套功能齐全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常规灯光遥控、电器遥控、电动窗帘遥控、多房间家居背景音乐和视频共享功能、安防报警和网络视频监控功能,购买国产品牌至少需要2万到3万元,国际品牌则要5万到10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你至少要多花一部分整个房子的装修费用。
事实上,成本高的问题不仅是消费者遇到的,也是智能家居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看一下智能家居领域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
早在今年年初,不少企业的业绩就已经受到成本上涨的影响。
近日,安居宝《年度业绩预告》还披露,由于企业成本上升,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43.18%-71.59%。
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安防品牌之一,安居宝荣获“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第一名。
虽然其核心竞争力很强,但由于成本过高,其利润不可避免地会大幅减少。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企业迫切需要解决成本高的问题。
智能家居企业的成本有哪些? 1、研发费用。
一套完整、功能齐全的智能家居系统包含了数十项先进技术,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数据存储与传输、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
这些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必须经过复杂的研发测试,完美嵌入传统家居产品中。
因此,高科技研发成本是智能家居企业运营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
2、生产成本。
由于消费市场尚未完全开放,智能家居产品生产规模较小,无法实现销量突破,生产成本普遍较高。
让我们举个例子。
最早的固定电话和宽带非常昂贵,安装时还要额外付费。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普及,现在固定电话免安装,交网络费后包含宽带安装,网关和送机顶盒进一步刺激消费。
智能家居也是如此。
只有“量”上升了,成本才会下降。
3、人工成本。
智能家居无论多么华丽,它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多数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原材料投入成本上升和产品需求萎缩也挤压了他们的利润空间,带来一定的生存压力。
。
4、融资成本。
尽管如今的智能家居行业“价格昂贵”,标准不一,但投资市场却一直蓬勃发展。
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投资关注,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时刻产生效益。
就国内市场现状而言,企业生产成本较高,营销效果不明显。
暂时无法满足投资市场的预期。
然而,智能家居企业想要继续筹集资金生产产品,又无法斩断资金链,只能用自己的腰包来推动和升温市场,迫使资本转向自己,进入无限循环。
资本融资周期。
智能家居企业如何从成本中寻求利润?事实上,上述四类成本造成企业瓶颈的情况在中国并不少见。
尤其是早期处于黄金时期的电子制造业,利润往往大于成本,导致经营者尚未意识到高成本的危害。
当行业成熟后,企业的成本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如果放任不管,成本差距很快就会变得更大,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
智能家居行业也正在经历整个行业从内到外的成熟阶段。
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协同配合,成本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1。
产学研合作,降低研发成本。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通过校企协同合作,我国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材料等多个技术领域攻克了多项技术要领。
智能家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时,可以依托高校的科研实力,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尽可能降低研发成本。
更重要的是,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进一步了解产业政策走向,可以从“产学研”转向“政策产学研应用”再转向“政策应用”产学研”协调发展。
虽然智能家居主要聚焦消费市场,但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智慧生活场景的讨论中,企业仍能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2.“工业4.0”和智能工厂。
这是适用于所有制造业降低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实施精益生产、推进自动化生产、全面降低人工成本的方法。
然而,这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来建造新工厂;因此,中小型智能家居厂商可以选择先建设几个智能车间,实现部分自动化生产,等市场规模扩大后再慢慢完成。
此外,产品定制和按需生产更符合中国当前的智能家居需求,也可以适当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零售模式。
3。
建立联合体验店,推广智能家居概念。
海尔U-home智能家居体验店、嘟嘟E家智能体验店、UIOT紫光物联网体验店、科蒂体验店……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体验店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在体验店里参观一下您可以在这里触摸智能音箱、智能锁、智能家电等物品,体验一体化的智能家居体验。
总体而言,目前的智能家居体验店无法实现推广智能概念的功能。
一方面,体验店多以单一品牌为主,产品和功能相对单一;另一方面,互联网网店实体体验店较少,集中在一线城市,瞄准高端消费市场。
体验店是推广智能家居的好方法。
企业可以尝试联合开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吸引普通消费者的关注,增加其消费欲望。
4。
适当地传递给消费者,但不要吓跑他们。
据OVUM联合电信行业第三方咨询机构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亿元。
2019年智能家居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未来五年(~)约为48.12%。
到今年,1.2亿家庭将使用智能家具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元,占全球市场的25%。
数字很??诱人,但如果产品不被市场接受,这些巨大的数字就永远是数字。
现在我们看单品,比如智能门锁每台售价两三千,看上去比较贵,但实际上它的市场规模才达到1000万台,而门锁企业赚取的利润甚至是1000万台。
较少的。
因此,生产成本应该适当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是可以理解的,有价值的产品自然会被人们消费。
只是价格不能太高,把握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对产品进行高性价比的定位。
总结 智能家居本身就是消费升级的产物。
高昂的成本将大众消费者挡在了门外。
受此影响,智能家居行业目前仍处于推广阶段,迟迟没有迎来大规模爆发。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这个行业做大。
企业应该把这类具有未来属性的产品降维、降低门槛,让老百姓用得起,让他们认识到智能家居的好处。
,从而愿意为产品和服务付费。
只有全产业链各参与者愿意投入研发、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良性循环,企业的智能产品才能变得更加高效,消费者的产品才能变得更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