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携手”小米,推动移动医疗“圈地运动”。
2019年,移动医疗领域绝对是最受关注的互联网细分领域之一,投资者和创业者不断传出消息。
近日,除了宣布将iHealth相关全球业务调整为新的独立实体(拟命名为iHealthInc)架构并引入小米对新公司的1万美元投资外,九安医疗还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8.1拟募集不超过1亿元资金将用于建设智能硬件及移动医疗周边生态领域。
九安医疗董事长、iHealth创始人刘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小米的合作是传统企业“改造自己的命运”。
刘毅表示,此前iHealth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基本为“零”。
此次与小米的合作是iHealth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的信号,并透露了下一步计划成立独立实体“iHealth中国”。
有分析师曾向记者表示,目前移动医疗行业的市场结构过于分散,用户集中度较低。
但激烈的竞争有利于产品创新,未来市场可能会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携手小米开拓国内市场本月,苹果正式推出iOS8系统。
据外媒报道,由于程序错误,健康管理平台HealthKit并未第一时间与iOS 8同步上线,但这似乎并没有让移动医疗市场“退烧”。
“我们要做医疗健康行业的‘苹果’。
”7月底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毅透露了这家以“代工”起家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拥抱移动的雄心。
九安医疗开始联系苹果,目前是HealthKit的合作伙伴之一;九安医疗找到了小米作为盟友,九安医疗在《关于引进小米投资的公告》中表示,小米将投资1万美元。
iHealth Inc.增资完成后,小米投资将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iHealth将成为小米在移动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
此外,小米投资及其关联方承诺不再投资。
当被问及引入小米的具体考虑时,项目完成后两年内主要从事健康业务的大数据医疗平台、产品,或以血压、血糖测量产品为单一功能的项目或公司。
刘毅告诉记者,这是九安医疗旗下的。
转型的逻辑没有改变。
仍然是以销售硬件为突破口。
在获得足够数量的用户并接收相关健康数据后,将逐步形成配套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小米引入投资,是因为小米的商业模式和用户量有望帮助iHealth硬件实现销量突破。
对于双方在电商、云服务方面的合作细节,他进一步表示,iHealth智能云血压计已在小米平台进行公开测试。
该产品将于本月25日在小米商城发售。
他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吸引、打动“米粉”。
在云服务层面,我们希望改变用户只在需要测量血压时才使用产品的习惯。
针对控制血压的需求,我们计划逐步完善健康咨询、疾病诊断、社交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刘毅认为,iHealth产品打开国内市场大门的关键在于线上渠道。
但在携手小米之前,iHealth产品基本只在电商平台京东进行测试。
九安医疗在半年报中表示,“旨在在健康、智能家居、母婴监护等领域实现突破”。
小米还生产智能硬件。
双方有硬件层面的合作计划吗?刘毅回应称,他和小米现在是一家人,“双方不排除各种合作的可能”。
此外,对于小米投资后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九安医疗在相关公告中概括为两点:一方面,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投资者与原股东之间可能存在意见分歧。
和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引入小米投资后,公司将加大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投入,费用将上升。
如果销量不及预期,将对短期造成压力”。
- 长期表现。
” 为移动医疗筹集更多资金九安医疗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得益于“内销增长以及iHealth新品销量增加”,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万元,同比增长10.46%;运营成本同比增长20.62%至2万元;此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4.85%至万元。
转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九安医疗曾在年报中总结近十年来的首次亏损:“公司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方向仍处于转型初期,研发投资和营销投资已经发生转变。
”实现相应的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半年报中,九安医疗预计公司今年1-9月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亏损幅度为-1万元至-1万元。
记者注意到,除了引入小米作为iHealth的投资者外,九安医疗近期还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8.40元每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1亿元。
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聚焦公司战略主线,投资智能硬件和移动医疗周边生态领域。
相关公告显示,为了增强用户对产品的直观了解,九安医疗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等五个城市设立10个产品体验中心。
此外,拟在天津南开工业园区建设“移动医疗周边生态及智能硬件研发基地”。
对此,刘毅表示,以上两件事目前还处于筹划阶段。
除了完善基础移动医疗周边产品及相关服务外,九安医疗有意拓展智能硬件的研发领域,未来可能通过该基地拓展产品类别和服务类型。
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正在升温。
今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相继投资移动医疗领域。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鼎香源、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相继获得巨额融资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将进入残酷竞争、赛道争夺的阶段”。
如果错过了最关键的布局期,那就很难了。
未来的移动医疗市场可能会丢失。
”研究报告还表示,仅依靠单一环节很难全面带动移动医疗业务的拓展。
打造生态系统,打造一体化医疗服务闭环,是发展移动医疗的“必由之路”。
谈及与苹果的合作进展,刘毅表示,HealthKit需要连接两端,一是iHealth等数据收集者,二是医疗服务提供商。
在血压、血糖、血氧等医疗数据采集方面,iHealth产品已与平台对接;未来还将与医院等专业机构进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重新定义硬件与用户的关系”,九安医疗于6月和8月与微信合作,将iHealth智能健康手表和云血压计两款硬件产品与微信平台打通。
对于探索进展,刘毅直言,与微信的合作目前还在收集用户反馈、帮助产品迭代的过程中,相关产品还需要一个打磨的过程。
与HealthKit等聚合平台的布局思路类似,记者近日获悉,QQ手机近期也推出了“健康中心”。
QQ健康产品负责人刘涛认为,可穿戴智能硬件市场前景广阔。
之所以出现“雷大雨小”,与四个因素有关,即产品设计水平、出货量、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用户粘性。
形影不离。
想要有效击中用户的“痛点”,还需要等待引领行业、广受好评的爆款产品的出现。
将它们与社交属性相结合也将是趋势之一。
基于此,数据聚合平台希望打破不同品牌的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壁垒。
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刘涛向记者坦言,收集数据后,只是一个愿景,帮助智能硬件厂商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由于其背后存在风险、投资成本高等因素,目前他们还没有介入这个环节。
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市场的成熟度和未来监管政策的完善。
对于目前国内移动医疗行业的关注度,刘毅回应称,资本的青睐、用户的关注、进入行业的团队增多无疑是好事。
但他指出,要推动整体发展,竞争的核心仍然是定义和打磨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相关厂商还处于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