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无线耳机终于变得越来越流行,高通正在帮助下一代音频需求

时间:2024-05-22 16:40:20 科技赋能

当今的手机设计中,许多接口都在发生变化。

比如USB-Type C接口就成功完成了转型,成为了当今主流手机的标配功能。

至于3.5mm耳机插孔,正在经历一个动荡的变革阶段。

一方面,以苹果为代表的品牌采取了取消3.5mm接口、改用无线耳机的做法;另一方面,很多品牌不断提供这个接口,以满足用户使用这个接口的耳机。

需要。

客观地讲,无线耳机目前还没有取得什么突破,很多新手机也没有贸然取消3.5mm耳机接口。

毕竟目前大多数用户仍然拥有大量的有线耳机,并且仍然没有必要使用3.5mm耳机插孔。

有一个刚性需求。

至于除此之外的原因,恐怕就体验而言,无线耳机的实际使用体验确实与传统有线耳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无线耳机目前主要通过蓝牙连接,其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与有线环境相比,蓝牙传输的不确定性更大。

延迟或断断续续的声音会完全破坏用户体验,甚至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奏,用户也会记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音频体验已经能够赶上有线使用环境。

高通在9月21日的交流活动中与我们分享了其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功。

TrueWireless Stereo Plus改变了蓝牙连接方式。

为了让无线耳机获得稳定可靠的音频传输,高通开发了多种技术来改善无线耳机的使用体验。

TrueWireless Stereo Plus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是TrueWireless Stereo的升级版本。

TrueWireless Stereo适用性广泛,兼容几乎所有支持蓝牙4.2的手机,并且不受手机系统和SOC的限制。

在传输方式上,它采用耳机与手机进行连接通讯。

同时,它还充当中继的角色,将从手机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另一个耳机。

这种传输方法有局限性。

首先是它发送到另一个耳机的信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通过人体传输。

信号会衰减,因此在可靠性上会存在隐患,并且由此产生的声音延迟会极大地影响体验。

TrueWireless Stereo Plus 技术发送两个独立的数据流分别连接两个耳机。

两路信号互不干扰,可以有效解决信号传输带来的延迟问题,可靠性高。

利用这种技术手段解决无线耳机和有线耳机的可靠性差异,是真正能够替代有线耳机的尖端技术。

不过,Tru??eWireless Stereo Plus 目前有更高的使用限制。

它只能在高通设备之间互连。

这意味着无线蓝牙耳机必须使用高通的芯片,手机也必须使用高通最新的SOC。

当满足条件时,耳机和手机会自动匹配。

虽然它有一些使用限制,但最新的高通产品已经完全支持它。

Qualcomm Snapdragon //移动平台可以使用TrueWireless Stereo Plus技术。

aptX Adaptive 有助于无线耳机的普及。

无线耳机要想真正取代有线耳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其实就是音质、可靠性和延迟。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涵盖几乎所有的耳机体验问题。

音质无疑是无线耳机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方面。

据用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6%的用户在选择耳机时首先考虑的是音质。

无线耳机的数据传输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增加传输的数据量会限制音质的提升,但大量数据的传输也会对连接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aptX Adaptive 将连接的最大带宽降低至 Kbps。

与上一代超过Kbps的传输相比,低数据量对于保持稳定性尤为关键。

它可以根据手机报告的链路质量指标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动态地将比特率从 kbps 调整到 kbps。

整个过程完全自动,不需要用户手动干预。

在传输延迟方面,aptX Adaptive技术具有低系统延迟和低算法延迟的双重保证,整体声音延迟用户无法感知。

音质方面,权威机构评测显示,kbit/s aptX Adaptive与24bit/96kHz有线连接音频没有明显差异。

适用于头戴式耳机、耳麦、扬声器等终端的aptX自适应解码器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始在高通CSRA0和高通QCC系列蓝牙音频SoC中提供。

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的 aptX Adaptive 编码器版本预计将于今年 12 月开始在 Android P 上推出。

在aptX Adaptive技术普及之后,或许无线耳机的普及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