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保持体脂秤身体回顾!网上的相貌、体脂率等数据准确吗?

时间:2024-05-22 16:30:47 科技赋能

Keep今天发布了体脂秤,这也是继跑步机之后的第二款智能硬件。

我们作为媒体提前拿到了这个定价的产品。

除了评测之外,我们还去了威尔士亦庄韦德、浦东市民体质检测中心、以及一个小型社区健身房做了体脂率等数据的体测——只是为了对比和确认,就是Keep,这个漂亮的在线体脂秤,实际使用准确吗?除了检测体脂之外,它还能做什么呢?拆箱和装载与当今所有智能秤相同。

体脂秤的设计风格非常简洁,官方宣传照中使用了大量的马卡龙图案。

显然,产品定位更针对家庭使用,尤其是女性用户。

抹茶绿、桃粉色、氧气紫、泡泡蓝、月光白、海洋蓝……这些颜色也都非常清新清新——编辑部的妹子们都夸它的颜值,而直男们却以为是月光白颜色很有MUJI风格。

材质方面,Keep体脂秤采用磨砂ABS塑料,电极片为H不锈钢。

正面中间有一个Keep标志,比较低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闪烁作为提醒灯。

背面有四个活动秤脚和两个安全支撑脚用于支撑。

整个秤非常简洁,背面只有一个按钮,并且采用凹进式设计,不用翻身就能快速够到按钮。

使用四节 AA 电池。

Keep还采用了专门定制的版本,电池上有自己的标志。

根据官方数据,每天测试4次,每次测试时间30秒,待机时间约为6个月。

不过,除了完美的外观之外,或许是考虑到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Keep体脂秤的表面并不大——以常见的男性尺码42.5(US9/UK8.5/mm)为例,你可以踩在上面它几乎占据了整个秤区域↓↓女尺码37(US6.5/UK4.5/mm)↓↓我们来和其他项目(iPhone 8/iPhone)比较一下体脂秤和电极片面积X/一元硬币)↓↓双面 弧形设计,赤脚站在上面不会有刺痛感。

测试踩在边缘时的晃动情况。

如果在家站不稳或者不小心踩到,倾斜都可以接受↓↓体脂秤净重1.4kg。

总体而言,经济实惠的 Keep 体脂秤在秤上的外观和感觉都很棒。

当然,作为一款可以测量体脂、可以连接自带APP并提供身体数据分析和饮食健身建议的智能秤,我们接下来还要来看看它的实际功能表现。

体脂秤检测原理 家用秤主要有两种:老式体重秤,只能测量体重;老式体重秤,只能测量体重;老式体重秤,只能测量体重。

如今常见的体脂秤,除了体重之外,还可以测量体脂百分比、BMI、肌肉/水分/骨骼重量、蛋白质、内脏器官等。

脂肪、基础代谢……等各种数据。

无论是家用还是医用体脂秤,实际上都是通过测量+算法计算来确认体脂百分比,并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得出结果,也就是“BIA测试法”。

目前,市场上有采用ITO薄膜和电极片制成的传感器来测量体脂,Keep体脂秤就属于后者。

原则上,人体肌肉含有较多的血液等水分,可以导电,而脂肪则不导电。

因为电流通过身体,导体是肌肉-体脂秤一般有4/8的电极垫。

电极片发射小电流来测量人体阻抗值。

结合测试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当前通过的难易程度,利用一定的算法模型计算出阻抗值对应的体脂百分比,以及肌肉和脂肪的重量。

使用BIA测试方法的仪器的结果不会完全相同。

温度变化、接触面含水量变化、运动后身体含水量变化等都会影响电阻值的准确性,而且每个品牌的算法模型也会有一些差异。

秤检测和数据呈现连接Keep软件后(连接非常简单),将体脂秤放在平坦的硬质表面上,赤脚走上秤,双脚接触四个电极。

体脂秤屏幕上会闪烁称重值。

3次表示测量结果确定。

然后体脂秤屏幕显示从左到右亮起“----”,同时Keep标志灯亮起——至此,一次体脂分析完成。

一次测量大约需要 12 秒。

注意双腿不要并拢,脚底尽量清洁干燥,测量前尽量擦拭电极,以保证数据准确。

测量完成后,您可以在Keep App中看到详细的身体报告↓↓点击每一项具体数据,您将得到详细的解释,包括对未来生活/运动/饮食的建议。

体脂率检测数据对比我们原本想用目前公认最准确的“DE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方法来检测保留体脂秤数据,但DEXA只能提供在大型医院和科研机构。

,并且很少对外开放。

于是我们找到了大型健身房(One Mega Wade和Wales)、浦东市民体质测试中心、社区健身房(Barj Fitness)和Keep体脂秤来对比数据——两名测试者:男性,25岁,cm,53-54kg 、瘦身型、很少运动;女,29岁,cm,57-58kg,身材匀称,经常游泳、健身跑步; 1M韦德和威尔士都使用过Inbody体脂检测仪,两者数据基本没有差别;浦东市民体质检测中心是市体育局所属专业机构,使用Inbody;另一个办公室社区健身房使用健美运动。

各自的数据如表所示: 可以看出,在BMI方面,Keep体脂秤与其他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BMI的数据并不直接衡量身体脂肪含量,但与身体脂肪含量有关,可以作为身体脂肪量的参考;体脂百分比(PBF)、Keep体脂量表和Inbody比较接近,但更接近。

第一次测量后发现,对于相对瘦弱的男性来说,体脂率显得比其他测量值要低。

经常锻炼的女性体脂百分比略高。

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基于BIA测试方法的四次测试的数据水平参差不齐。

这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

与DEXA、断层扫描、磁共振等更专业的体脂测量方法相比,即使对于同一个人,错误率也更高。

但普通人不可能定期去医院检查体脂(很多医院不向大众开放),所以BIA是在家最常用的方法,数据可能有偏差。

比较适合长期定期测量后的数值进行比较。

可见体脂率的变化发生了变化,想知道具体数据是否准确,或许不是BIA能交出的答案。

从体重数据来看,Keep体脂秤处于这些数值的中间,可以认为是比较准确的。

——这里对数据做个小总结:以体脂率代表的数据,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不是数值(不同机器上测量的误差较大),而是一个人在同一时期与不同时期。

,了解您近期的生活/运动/饮食对体重/体脂的影响; Keep丰富的数据可以帮助一些轻度/中度运动者有针对性地改善身体状况。

适合大多数家庭成员。

而且,Keep作为一款健身软件,本身针对身体脂肪过多等身体问题,也有相应的减脂课程。

这些轻度/中度运动者可以考虑在家练习;对于更专业的运动训练,如果人们,甚至是健身/健美爱好者,想要得到特别准确的数据,无论是一般的健身房,还是像Keep这样的家用体脂秤,都可能无法做到。

Keep体脂秤数据更具有参考意义,可以作为统计数据——您可以在App中查看每项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如:对于体重53.6kg、BMI为18.9、体脂率为23.5%的女性,Keep会提供饮食建议(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这对很多想要减肥的女孩会有帮助。

减肥了却不知道怎么吃。

很有帮助。

我们还会推荐训练课程——如果你没有私人教练,又不喜欢去健身房,你可以尝试在家练习一段时间,看看你的体脂率和其他数据是否有变好。

总结的是各品牌家用体脂秤的价格区间——小米、荣耀、有品、云麦等都有这个价位区间的产品,用Keep体脂秤“一见钟情”并不难规模。

毕竟看起来不错。

颜值确实是王道,而且也很养眼——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如果正遭受着站在体脂秤上的煎熬,这种煎熬的负担应该更好看,才能挽回一些心情;我们没有选择同价位的体脂秤。

与上述相比,有几个数据与公民体能测试中心的One Mega Wade和Inbody of Wales这两款仪器比较接近。

当然,以上所有的数据(甚至包括Inbody自己的两台仪器测得的详细报告),我们一一对比,发现都是一样的。

存在一定的误差,这让判断哪些数据最接近真实情况有些困难,只能认为偏差并不算太离谱,各有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这些基于BIA测试方法的品牌每个都有自己的算法,比较自己随时间的变化比比较机器之间的“准确度”更有意义;小米擅长将智能家居与软硬件结合起来。

在这个话题上,Keep的特色是基于运动生活的建议,包括如何饮食、如何运动。

还给出了一些可以直接参考的详细内容。

如果你是家庭用户,尤其是女性,你真的可以尝试一下这些。

除了身体测量之外,Keep体脂秤还有更大的价值。

最后是Keep体脂秤的一些参数(部分数据以官方公布为准): 体脂秤净重1.4kg;待机时间——每天测试4次,每次测试时间30秒,待机时间约为6个月左右;当体重在50kg~kg范围内时,Keep体脂秤测量误差值小于±0.3kg;有Wi-Fi连接和热点模式连接两种形式,目前仅支持2.4G Wi-Fi;体脂秤屏幕显示的体重以斤为单位,App显示千克、千克、磅三种选项,默认单位为千克;相同网络状态下,每个体脂秤最多允许10个用户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