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乐心医疗A股上市可穿戴设备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4-05-22 16:10:24 科技赋能

11月16日上午,深交所见证“中山板块”再度扩容——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乐心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心医疗,股票代码:62)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山市第15家A股上市公司。

也是国内首家完成A股上市的智能硬件企业。

今年9月,国际权威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IDC宣布《Q2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

报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再创新高。

其中,乐欣医疗出货量突破百万台,以4.6%的市场份额跻身全球前五,与苹果、Fitbit等国际品牌竞争。

IDC同期发布的《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也显示,乐心医疗出货量较上季度的66.8万台增长54.6%,位列中国第二,紧随小米之后。

这家进入可穿戴市场仅一年多的“新”公司,被誉为“智能硬件第一股”。

从最初的电子秤解决方案提供商,到健康医疗设备硬件供应商,成为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医疗设备。

作为健康管理服务商,现在智能手环销量已经紧追小米,甚至在创业板上市。

它靠什么能力才能一步步追赶上来? 1999年,邓永秋、陈宇转型做智能硬件。

2011年刚刚从原来公司辞职的潘伟超,和几位同学一起创业,成立了中山市创源电子有限公司(乐欣医疗的前身)。

当时正值国产机械秤向电子秤转型的关键节点,但国内尚无相关技术支持。

潘伟超在这方面拥有一些专利和技术。

经过三年的研发和积累,创源电子已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秤控制板和传感器供应商,最高峰时月出货量达到70万台。

当年,公司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虽然销量再创新高,但潘伟超当时判断,单纯供应配件很难长期发展,因此乐欣医疗开始向整机产品转型。

随着业务的拓展、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的增强,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公司营收逐年增长。

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传统ODM业务面临压力。

“当时很多OEM厂商在广交会上大打价格战,为4或3.95的单价拼得你死我活。

”作为出口制造企业的一员,潘伟超见状却心痛不已。

,他不希望自己的公司为了增加市场份额而牺牲利润。

于是,乐心医疗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不解的决定,进军当时国内鲜为人知的智能硬件:以家庭医疗健康管理为发展方向,研发生产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硬件。

家用医疗保健电子产品。

“其实当时还没有智能硬件这个东西。

潘总等人在与国外客户交流时,大家都有一个类似的想法,就是将电子秤等数据进行提取、共享、管理和应用。

“产品。

”广东乐信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徐迎峰回忆道。

然而,乐心医疗要将愿景变为现实,从单纯的硬件制造商转型为软硬件结合的服务商,难度极大。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的缺乏。

此前,乐心医疗没有App应用开发和运营的相关经验,在中山招聘到合适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并不容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乐欣医疗在深圳设立研发公司,作为前端“招才”的窗口;随后,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移动应用研发部门来开发应用产品,并在广州开设了移动应用研发部门。

新的研发办公室致力于应用软件和云服务器的开发。

为了拓展国内销售市场,乐欣医疗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销售。

随后,进一步布局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销售网络,实现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全覆盖。

对于拥有十几年经验、已成为多个品牌供应商的乐欣医疗来说,硬件是其优势。

自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以来,乐欣医疗后续的创新发展路径已经非常清晰。

至此,乐信医疗走上了一条彻底转型的道路。

2、有针对性地“挖角”引进大疆高管。

相比前期拥有大量用户流量支撑销量的小米,乐心医疗在腕带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市场开拓上也算是“从零开始”。

在徐迎峰看来,打造一款成功的智能设备,硬件、算法、平台、APP、运营、营销等多重因素缺一不可。

“很多做智能硬件的团队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其中一个方面没有做好。

比如有的团队软件开发很强,但不懂硬件、不懂营销;有些人有传统硬件背景。

是的,硬件制造有很大优势,但软件开发和营销都是短板。

所以我觉得我们能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最大原因就是我们敢跨界,提前规划,有积累,这样我们才能跨界好。

“跨界已经成为我们的优势。

”徐迎峰笑着说道。

当然,跨界的背后是优秀团队的支持。

今年年初,大疆创新副总裁潘农飞来到乐鑫乐欣的团队中还穿插有来自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知名公司的前高管,这进一步丰富了这家新兴智能医疗产品公司的内部架构。

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才挖角”和内部人才培养,乐欣医疗的核心团队不断壮大,产品、技术、营销和管理架构不断完善和成熟。

2017年,紧随“可穿戴热潮”,乐心医疗推出了智能远程血压计、测脂仪、身高测量仪、智能手环等多款产品。

在销售渠道方面,也进行了精心布局,如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苹果经销店等国内经销商渠道的开发比如酷东数码。

系统。

随着销售渠道的布局和知名度的提升,公司国内销售额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5700元增长到2018年的2.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从8.49%提升到33.73%。

上半年,公司内销收入达1.68亿元,占比46.4%,与出口业务几乎持平。

随着大牌集体跳槽乐信,乐信医疗智能穿戴产品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去年,乐心医疗的智能手环成为继小米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品牌。

今年上半年,乐心医疗智能手环销售额达到1.41亿元,占乐心医疗主营业务收入的近40%。

对于这份成绩单,徐迎风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 3提前准备迎接慢病管理“窗口”。

11月16日,乐欣医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敲钟仪式,成为中山市A股上市公司第15家。

本次上市拟募集资金总额2.31亿元,将投入到主营业务的生产、研发、销售三个方向。

其中,拟投资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是扩大乐心医疗现有的电子健康秤、测脂仪、电子血压计、可穿戴运动手环等产品的产能,将进一步提高乐心医疗的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此次投资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以公司现有研发中心为基础的。

通过建设新的实验场地、购买先进的实验和检测设备、加大研发投入,升级产品技术和工业设计,乐信智能健康云平台和APP应用的研究是主要方向。

营销渠道方面,乐欣医疗拟投资“营销网络优化建设项目”,对公司现有营销体系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形象,为公司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覆盖率。

公司为更高层次的市场奠定基础。

根据规划,乐欣医疗将以中山市为基地,将上述生产和研发项目落户火炬开发区。

抓住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深茂铁路等项目机遇,改善片区交通,实现进一步发展。

发展。

未来,乐欣医疗仍将加快国内市场自有品牌的运营,同时积极拓展国外高端ODM业务,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另一方面,慢病管理业务也将是乐信医疗未来布局的重点。

“这两年一提到乐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我们的智能手环。

其实智能手环只是我们产品线的一部分,近几年的窗口期,这部分业务可能会占到占比较高,但从长远来看,乐信的智能硬件设备会更加丰富。

”徐迎峰表示,乐心医疗在智能硬件、运动减肥和慢病管理两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资金投入。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乐心医疗就开始布局智能硬件。

慢病管理领??域,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产品,逐步形成该领域的先发优势。

这个产业方向是国家支持的。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老龄化,市场容量巨大,我们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徐迎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