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这个词在小编心中相当重要。
当时在北京软件行业工作的人,几乎没有人不把在摩托工作视为一种荣誉。
那么为什么今天有什么事情促使我写这篇文章呢?其实原因是Moto X、Moto、Moto G这三款极其糟糕的购买和使用体验,这些体验彻底击碎了我心中对MOTO的感情。
MOTO,昔日品控鼻祖,今日用户的悲哀。
摩托罗拉,曾经是手机的代名词,拥有手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六西格码(Six Sigma)是广泛采用的质量流程管理理论,是Moto卓越质量的理念。
完美总结; Hellomoto,这句广告语广为流传,深深扎根于80后一代的记忆中,是潮流的象征; Moto V3引领了手机超薄设计的潮流。
如今,这家昔日的通讯巨头几经易手,并于2018年1月30日成为联想集团的一员。
在谈及收购摩托罗拉时,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曾表示,“我们不仅会带来摩托罗拉的移动业务重回健康盈利增长轨道,同时也向智能手机领域的前两名玩家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小编二月份发布后就在京东买了一台MotoX。
收到后,他发现曾经提出6 Sigma管理理论的Moto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些让用户感到惊讶的问题。
买来后他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手机背面那个歪歪扭扭的MOTO标志。
我3月份在京东购买了Moto G,由于无法识别、无信号等问题,不得不在京东更换。
经过这两个问题,小编虽然对联想收购Moto后的品控问题产生了一些怀疑,但出于对一个品牌的信任,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例外。
然后我在2019年1月美国CES展期间购买了一块Moto手表。
三个半月后,手表背面破裂,手环和手表之间的连接断了。
这彻底让小编对Moto的品控产生了怀疑。
根据“Moto质量控制”和“Moto破解”在百度上随机搜索发现,网络上同样存在大量问题,这着实让Moto的形象一落千丈。
Moto出现破解后,小编尝试通过客服询问能否修复。
回复是该表在国内没有,也无法在国内维修。
只能通过在美国的商店购买才能享受售后相关保修。
这对于一个在中国的人来说,因为对于在美国因为喜爱Moto的设计而购买的用户来说,他们根本无话可抱怨。
随后,在通过新浪微博投诉摩托罗拉的品控后,摩托罗拉官方微信私信小编,表示可以帮忙安排维修。
留下联系方式后,官方微信回复称会有人联系他。
4个月后的今天,编辑依然没有收到任何联系电话,什么也没有发生。
事情发展到今天,小编对杨元庆董事长收购摩托后的表态深表怀疑。
当Moto产品出现这样的质量控制问题时,可以说,moto不仅没有回到健康的轨道,反而越走越远。
在小编心目中,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
与其他国产品牌相比,这样的品控并没有什么优势。
客户投诉的处理以及后续的后续管理也反映出Moto团队乃至联想整体的内部管理问题。
承诺之后是漫长的等待,对产品的失望之后是客户服务,对品牌的深深失望。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Moto第二代产品即将发布的消息。
在新产品热销的同时,如果质量控制问题不得到重视和改进,相信随着产品的发布,Moto品牌的用户也会对产品产生不满。
质量控制无法容忍,公司逐渐远离这个受人尊敬的品牌。
一个伟大的品牌将会被质量控制的“蚁巢”毁掉。
这是球迷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