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可穿戴设备传感技术竞赛开始。
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最近推出了各自的首款可穿戴产品,不仅再次炒热了市场话题,也将健身手环和智能手表传感器规格大战推入了新的局面。
两家公司各自利用紫外光、压力和心率等传感器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新颖的环境和生物传感功能,预计将刺激其他品牌制造商效仿,引发新一波传感技术大战。
工研院南院微系统中心特别助理陈宏仁表示,微软和苹果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研发多年,积累了大量专利。
近期,微软Band和Apple Watch两大科技厂商的产品相继落地后,也立刻成为了业界的焦点。
尤其是微软和苹果有兴趣将可穿戴设备定位为健身管理和智能助手的专用产品。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环境和生物信号传感器实现各种新颖的功能,有望推动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的新浪潮。
设计热潮。
陈宏仁强调,在微软和苹果的支持下,可穿戴环境和生物传感应用的发展已经达到沸点,刺激许多行业迅速跟进。
以小米为例。
最近投资了4万美元新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Misfit,专注于睡眠状态检测和时尚的外观设计,希望创造出比原来的小米手环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MC10还针对运动专业人士、孕妇和婴儿开发专属心率监测解决方案,这表明可穿戴设备的设计范式正在逐渐改变。
事实上,系统厂商推出的第一波可穿戴电子产品大多是手机智能配件,仅配备加速度计等运动传感器,提供计步等简单功能;为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近期运动产品包括品牌和移动设备开发商正在加速开发具有健康监测、医疗保健或个人助理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从而激发了一波环境传感器的热潮,例如压力表、温度/湿度和紫外线 (UV),以及心率和血氧传感器。
、血压或脑电波等生物传感器需求。
因应市场趋势,意法半导体(ST)、Bosch Sensortec、飞思卡尔等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厂商不遗余力地拓展环境和生物传感器产品阵容;其中,Bosch Sensortec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率先展示了压力、温度、湿度和气体传感器四合一解决方案,赢得了对设计空间极其敏感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的青睐。
陈宏仁透露,继生物和环境传感之后,下一轮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技术竞争预计将集中在红外(IR)成像、语音识别和气体传感等领域。
看微软和苹果的产品规格,都配备了MEMS麦克风来唤醒Cortana或Siri语音助手,减少了可穿戴设备对手机的依赖;一些新的制造商还计划推出红外成像模块,以提供夜间行走辅助和热源检测。
诸如此类的功能,或者通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传感器,随时提醒用户空气污染状况。
显然,新兴传感技术已成为可穿戴设备功能竞争的焦点,将为MEMS芯片制造商带来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