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小米手环销量突破600万台是如何实现的?

时间:2024-05-22 15:33:53 科技赋能

本文根据华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汪在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米手环的出货情况。

截至2020年6月10日,小米手环总出货量突破1万只,仅米粉节期间就售出了20万只小米手环。

根据今年一季度IDC数据,全球可穿戴市场第二名是小米手环,剩下的三四五六七都比我们小一个数量级。

华米科技成立于2019年1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中国最大、全球前三的智能手环和互联网服务公司。

那么,小米手环作为一款新硬件,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华米科技在做出这款热门产品后,发现了一些制造规律,今天分享给大家。

  将单一类型的元件做到了极致。

想要打造爆款产品,首先需要将单一类型的零部件做到极致,这样供应商才能获得大订单和低成本的控制能力。

这样我们就可以逆向梳理供应链带来的优势。

小米手环外壳的供应商一个月只生产一个外壳,但却生产数万个外壳。

只做一件事能有多好?确保整个塑料外壳在触碰时外观没有任何差异,甚至用指甲都刮不破——这是供应商经过全程努力才达到的效果年或更长时间。

该单个零件的质量越好、生产能力越高,摊余成本就越低。

反观这些小米手环的供应商,当时的很多中小厂商,经过一年甚至十八个月的时间,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的单品零部件厂商,并获得了成品供应商的美誉。

,成品制造商带来的大量订单。

还有一点就是选择有匹配能力的中小型合作伙伴,这实际上改变了整个制造业。

整个制造业原本在深圳、珠三角、长三角有大量的中小型零部件生产企业,品类众多。

让我举一个例子。

小米手环的金属装饰内部有三个LED端口。

它们不是直接挖出来的,而是用激光打孔出来的。

每个激光微穿孔有70多个微穿孔,制作这么小的金属需要3块钱以上。

但一年后要花多少钱呢? 1 ——仅为原价的 1/3。

效率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质量也远好于原来的质量。

很多人认为像小米这样的公司或者与小米相关的公司在做硬件时有很多供应链优势。

他们可以找到富士康或同等供应商。

作为一家没有这些资源的初创公司,我们如何在新的硬件供应链中寻找合作伙伴?我认为一个初创公司找一个大工厂来负责制造是违反市场规律的。

想一想,我是一家国际一流品牌的大型制造商,我的核心团队服务于给我带来更高利润和最多订单的国际顶级品牌制造商。

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核心资源来服务公司?初创公司呢?这显然是一个悖论。

因此,很多企业家如果涉足国际大型制造工厂,就认为制造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这是一段极其危险和陷阱之旅的开始,因为你将无法获得真正优势的资源。

我们应该寻找什么样的供应商?事实上,你应该寻找与你的优势相匹配的中小型合作伙伴。

您可以要求中小型工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及其核心团队与您合作。

只有和你的创始人合作,就像创业团队的联盟一样,才有可能在当今硬件巨头众多的背景下,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

突破了,你不可能做到月出货量100万,但是做到月出货量10万是有可能的。

我认为这个模式才是真正寻找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模式。

只有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才能给新硬件创业带来最好的体验。

我觉得应该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当然,现在很多初创公司都在进行软件和硬件的整合。

我们来看看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也许大家都很清楚,大家都在搞互联网。

仅靠硬件并不能带来利润。

华米做小米手环的时候,最终的售价是79元。

事实上,我们把价格定在成本的边缘。

如果你希望在手环上赚大钱,那么你订79块钱就赚不到钱。

如果赚不到钱,在软件方面也没有未来想象的空间,那么创业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热门单品赢得大量用户,同时按成本定价。

通过大量用户中百分之几的转化率,从这些用户那里赢得增值服务的机会,是单纯做硬件无法实现的互联网模式。

有很多创业团队在思考另外一个事情,那就是我们能不能做软件?让我们制作一个 Android ROM 或其他 ROM。

硬件太累了。

脏活、哭活、累活都在硬件上。

事实上,这也不是真的。

一旦你的竞争对手将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体验将远远好于仅仅制作ROM+APP。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要做新的硬件,就必须把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

对于新硬件初创企业来说,中国比硅谷更有优势。

这两年我一直往返于北京和硅谷之间。

在和硅谷很多创业公司交谈时,我得出一个观点:在新的互联网硬件时代,中国实际上比硅谷更有竞争力。

硅谷有优势。

那么优势在哪里呢?首先,大多数硅谷初创公司都是搞硬件的,但他们还是靠卖硬件来赚钱。

中国的新兴硬件企业大多试图通过增值服务来赚钱。

对于这种商业模式,我相信大多数中国创业公司比硅谷创业公司走得更快、思考得更深入。

同时,硅谷的团队做硬件比中国的难度更大。

因为深圳是全球制造中心,降低成本、精密制造必须在中国完成。

这对于远离制造中心的硅谷来说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这种痛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事实上,我们中国大量的创业团队虽然在大数据、智能大数据分析方面还落后于硅谷,但其实也并不弱多少。

对于中国的创业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好时代,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回顾过去,如果总结新硬件的制胜模式,有四种:前提是我们要打造一款爆款单品;二是要懂得如何逆向梳理整个供应链;三是一定要软硬结合;第四个是扎根于中国土壤。

最后,我们该如何定义华米呢?我认为它是一家想要让人们无感觉地连接到互联网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可穿戴设备的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