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揭秘苹果、谷歌、微软之间的可穿戴生态系统争夺战

时间:2024-05-22 15:11:50 科技赋能

(作者:方楠)苹果最终将谣言变为现实,推出了公司历史上第一款可穿戴产品AppleWatch。

据外媒报道,很快,微软还将推出自己的专利智能手表,可以拨打和接听电话、查看和回复短信。

当然,“谷歌眼镜”已经可以提供类似的功能,尽管这种“未来就在这里”的产品还没有大规模销售。

消费者想要它们吗?当然。

研究机构NPD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整体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同比增长约90%。

其中,中国今年以来已超越北美市场,引领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

明年,愿意购买个人健康活动追踪器的智能手机用户比例将高达55%。

Apple Watch 售价或将过万元 【玩法】基于自有硬件终端搭建各种可扩展平台,吸引第三方加入【优点】iPhone、iPad 等终端销量大,用户范围广【 【缺点】用户过多关注终端而不是平台作为个体消费电子市场具有“超验”的存在,而苹果的做法一般是用自己的产品来带动行业。

例如,当第一代iPhone推出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其全新的手机交互模式和炫酷的外观上。

没有人关注App Store 是什么。

随着App Store的不断发展,它也成为了iPhone行业的坚实基础。

它让每一位购买iPhone的用户每天都能获得更多新的第三方应用,不断丰富手机的可玩性。

这次的 Apple Watch 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被它18K金的外观所吸引,或者是适合不同场合的6条表带,让人们迅速站在潮流之巅,起到“身份象征”的作用。

但苹果的目标绝对不是卖几款硬件产品那么简单。

如何基于Apple Watch构建新的可穿戴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产品中嵌入的策略。

这让苹果看起来比谷歌和微软更领先,因为硬件在市场培育过程中占据领??先地位,让产业链上下游更加“有的放矢”。

不过,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苹果一直依赖硬件作为引爆点。

如果一款新产品未能爆款,实际销售收效甚微,后续的生态布局也可能受到影响。

南都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明年推出的Apple Watch已经敲定了正版版本的人民币售价,产品预计将突破万元。

  Google Glass《未来已来》【玩法】用纯互联网思维改造各行各业【优点】互联网思维超前,开源Android系统用户数量惊人【缺点】迄今为止还没有与公司规模相匹配的杀手锏 产品外观 “Google Glass”这种“未来已来”的产品,尚未大规模销售。

事实上,谷歌的可穿戴设备布局不仅仅只有Google Glass。

早在2009年,谷歌就秘密收购了Android系统智能手表制造商WIMM。

然而,“易主”之后,WIMM却突然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将不再继续生产和研发智能手表产品,耐人寻味。

但可以肯定的是,谷歌一直在关注未来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各种可能性。

这一点从Google的其他一些布局也可以看出。

此前,据富士康美国专利咨询公司 MiiCs 执行副总裁唐纳德·博尔斯 (Donald Boles) 透露,谷歌从富士康购买了一项与头戴式显示设备相关的专利,通过该设备,谷歌眼镜可以将虚拟图像叠加到真实场景上。

富士康表示,这些专利一般用于航空航天、战术/地面显示、工程和科学设计应用。

今年6月,谷歌在年度I/O大会上发布了新版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展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新型电视机顶盒和智能手表,并推出了车载版Android操作系统。

统一展示穿着布局。

但这种只注重平台建设、在实际产品上进展甚少的策略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尤其是苹果发布Apple Watch之后,有人认为,由于苹果已经开始发力,谷歌如果动作太慢,可能会错失市场机会。

  传闻微软将推出自家专利手表【玩法】基于现有优势资源,进军个人消费市场【优点】研发实力雄厚,底蕴深厚【缺点】B2C硬件市场太弱【模式】 ] 立足现有优势,追求锦上添花,进军个人消费市场。

在可穿戴概念受到广泛关注之前,微软就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但微软的产品动作??甚至比谷歌还要慢。

例如,十多年前,微软发布了自己的基于Windows XP系统的平板电脑,比苹果iPad的发布整整早了8年。

比尔,当时的微软总裁。

盖茨在产品发布会上满怀期待地表示:“随着平板电脑的出现,整个行业将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移动计算新时代。